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表剂(双语药学)_PPT幻灯片

解表剂(双语药学)_PPT幻灯片

生姜、甘草、大枣。
❖ 主治心阳虚弱,寒水凌心之奔豚。
❖ 4.桂枝加芍药汤:
❖ 桂枝、芍药(芍药再加三两)甘草、大枣、生姜。
❖ 温脾和中,缓急止痛。主治:太阳病误下伤中,土虚木乘之腹痛。
银翘散《温病条辨》
[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辛凉透表。 [主治]:温病初起。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风发热,头痛汗出,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
脉弱。
方解: 风邪相犯,邪正相争,卫失顾护,营阴不固
—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邪气郁滞,肺胃失和
-- 头痛,鼻鸣干呕
组成:
❖ 桂枝—助阳通络,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君
❖ 白芍—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

❖ 生姜—助桂枝辛散表邪,兼和胃止呕 佐
咳嗽,鼻塞、流涕、喷嚏、咽痛、汗等一般感冒伴 随症状。 ❖ 舌苔(fur /coat)
练习:
❖ 请用中英文双语描述:什么是“解表剂”? (1)中文解表剂的定义 组成 功效 主治 (2)英语表述
Any formula that is composed of exteriorreleasing medicinal herbs, has diaphoretic, muscle-releasing and eruption-promoting effects, and is used to treat exterior patterns/ syndromes.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 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 浮数 。
《温病条辨》“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 平剂银翘散主之。”
病机:
温病初起 邪在卫分
邪袭肺卫,卫气被郁—发热,微恶风寒
有汗或无汗
温邪上犯,经脉不利—头痛 温邪上犯,肺气失宣—咳嗽 风热蕴结成毒-咽喉红肿疼痛
配伍意义
二、分 类:
1.辛温解表—风寒表证(表寒证)
Relieving the exterior with acridity and warming
2.辛凉解表—风热表证(表热证)
Relieving the exterior with acridity and cooling
3.扶正解表—正虚兼外感证(虚人外感)
Relieving
the
exterior
supplementing antipathogenic qi
with
三、注意事项
(1)煎法。 “多浸少煎”。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宜于轻煎,以免药性耗散,
作用减弱。
(2)服法。 药后温覆,避免风寒。或可食热粥或热开水以助药力。汗出以遍
身微汗为最佳。既不可发汗太过,亦不能发汗不彻。 (3)中病即止。 不必尽剂 (4)禁生冷、油腻之品。 (5)辨表里先后
病汗与药汗的区别:
❖ 曹颖甫称 -外感风寒表虚证之汗为“病汗”; 服桂枝汤后之汗为“药汗”。
并指出:“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 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
1、寒热 2、时间 3、部位(病汗多为局部--遍身漐漐微似有汗益佳) 4、汗后感觉
❖ [附方]
❖ 1.桂枝加葛根汤:
❖ 大枣—益气补中,资脾生津
❖ 炙甘草—调和诸药
使
配伍特点:(2+2对)
调和营卫:1.桂枝配芍药 2.生姜配大枣(补脾和胃)
桂枝配甘草、芍药配甘草
用法:
❖ 1.温服,啜热稀粥以助药力。 ❖ 2.加盖衣被,温覆取微汗,不宜太过。 ❖ 3.一服汗出病愈,则止后服。 ❖ 4.汗不出,再服。直至汗出病瘥。
金银花,连翘—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 君
芳香辟秽
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荆芥、淡豆豉—辛而微散,解表透邪
芦根、淡竹叶—清热生津

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
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利咽止咳
佐使
❖ 配伍特点: [配伍特点]
❖ 1.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既利于透 邪,又不悖辛凉之旨。(荆芥、淡豆豉去性取用)

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葛根。

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经。主治: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 2.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汤:
❖ 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厚朴、杏仁
❖ 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 主治:素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或风寒表证误用下剂后, 表证未解而微喘者。
❖ 3.桂枝加桂汤:
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闷 虚人外感之征--舌苔白腻,脉浮按之无力
配伍意义
❖ 羌活、独活—发散风寒,祛湿止痛

❖ 川芎—行气活血,并能祛风

❖ 柴胡—肌表透邪,且能行气
❖ 桔梗—宣肺利膈

❖ 枳壳—理气宽中
❖ 前胡—化痰止咳
❖ 茯苓—渗湿 消痰
❖ 人参—益气扶正,驱邪外出,散中有补
❖ 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
❖ 2.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相配伍,具有外 散风热、内清热毒之功,构成清疏兼顾,以 疏为主之剂。
注意: 本方多为芳香之品,不宜过煎。
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又叫人参败毒散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无汗,鼻塞声重, 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病机]:正气素虚,又感风寒湿邪 风寒客肺,肺气不宣—
小结
❖ 解表剂分三类: ❖ 1、辛温解表 ❖ 重点掌握:麻黄汤、桂枝汤 ❖ 2、辛凉解表 ❖ 重点掌握:银翘散 ❖ 3、扶正解表
❖ 重点掌握:败毒散
解表剂相关英语词汇:
❖ 基本专业术语:解表剂(药)、表证、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扶正解表、发汗(解肌)、透疹等(见前
页PPt)
❖ 相关专业术语: ❖ 恶寒、发热,苔薄白(黄),脉浮,头痛,身痛,
佐使
❖ 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药性

本方特色:
1、人参的配伍意义。(人参虽然出现在方名中但不是君药。) 人参为佐药,功效有三点
1)助正气鼓邪外出 2)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3)防止邪气再次入侵
2、三对特色配伍。
1)桔梗配枳壳 2)前胡配柴胡 3)羌活配独活
3、“逆流挽舟”
喻嘉言用此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气 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此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
麻黄汤(《伤寒论》外感表实证的代表方)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
表现: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病机] 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
--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 风寒袭表 肺气不宣,上逆--喘 表寒证 --舌苔薄白、脉浮紧。
桂枝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