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与法同行健康成长班会教案PPT

与法同行健康成长班会教案PPT



案例2

一失足成千古恨:
• 《死囚犯写给弟弟的一封信》
弟弟,父母这一辈子,养了你我两个孩子,现在我走了,孝 敬父母的重担全靠你一个人挑,哥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你。 我现在唯一能够做的,是给你留一句话:千万要学好,决不可 做坏事,就是很小很小的坏事也不可做。自从我被送进死牢房 里,就一直在想,我是怎么落得这样可悲的下场?追根寻源, 就是开始干坏事的时候,一点也不在乎,总认为没有什么了不 起的。记得我第一次做的坏事,是在小摊贩那里偷了两个苹果, 虽然心里害怕,但没有被人发现,平安无事,心里觉得占了便 宜,所以后来就不断地干些小偷小摸的事。占了一点小便宜, 慢慢地就想占大一点的便宜,在后来就想占更大的便宜。见了 好的东西,眼睛就盯住不放,心里发痒,手也痒了,总控制不 住自己。有时也很害怕,心里说别干了,别干了,可手伸出去 了。偷得多了,十次八次不被发现,但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的。 为此,我两次被送劳教。本来,这是改掉坏毛病的好机会,管 教干部也都很和气,天天组织学习,讲道理,也尽了心。好多 像我这样的人都改好了,重新做人了,可我表面装着改好了, 但心里没改,出来后干得更厉害,心也变得狠了,终有今日的
触目惊心: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 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 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 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 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 外界因素影响外, 青少年违法犯 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大家谈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中度不良行为 轻度不良行为


• 我们郑重宣誓: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彻底告别 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法制意识,远离 违法犯罪,做一个文明学生,做一个 合格公民,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 •
• • • • • • • • • • •
主题:与法同行,健康成长 活动目的: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法规,目的就是知道运用法律武器 ,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同时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使学生养成自学遵守法律 法规,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 一、 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二、主持人:当代青少年有着明显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当前的青少年人群往往表现出极强的个性,勇往直前,对新事物接受快,崇拜英雄人物,富 有创新精神,可塑性较强。 缺点:当前的青少年人群往往表现出极强的个性,他们考虑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和偏执性,处理问 题时也易盲目、冲动、不计后果,社会责任感相对欠缺。 三、学生观看一组犯罪数据,让同学们谈谈哪些行为属于不良的行为? 1、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2、给出一些日常的不良行为,并让学生进行分类。 四、两个青少年犯罪的案例。 1、学生看两个青少年犯罪的案例; 2、主持人引导同学谈谈感想。 五、主持人:如果我们因触犯了法律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们会伤害了谁?
与法同行,健康成长
—增强法制观念,抵御不良诱惑
• 优点:
当前的青少年人群往往表现出极强的 个性,勇往直前,对新事物接受快,崇拜 英雄人物,富有创新精神,可塑性较强。
• 缺点:
当前的青少年人群往往表现出极强的 个性,他们考虑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和偏 执性,处理问题时也易盲目、冲动、不计 后果,社会责任感相对欠缺。
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偷窃、故意损坏财物;观看收听色情、淫秽 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 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场所;其它 严重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吸烟、酗酒。
普法知识竞答
1.《刑法》的概念是什么?
《刑法》是犯罪和刑罚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普法知识竞答
2.什么是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 故意犯罪 。
• • • • •
• • • • • •
• • •
1、对方 2、家长 3、亲人 4、学校、老师和朋友 5、社会秩序 6、最主要伤害了自己。 六、主持人: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让我们健康成长,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做好自我预防, 切记:“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七、青少年犯罪之前都会有一些征兆,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 八、主持人: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时候是由于我们的不懂法、不知法造成了犯罪,因此学习 有关法律知识就十分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呢?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矫治 1、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预防和矫治犯罪的基础。 2、增强法律意识,是预防和矫治犯罪的保障。 3、坚持防微杜渐,是预防和矫治犯罪的有效措施。 4、学会拒绝,是预防和矫治犯罪的良策。 九、主持人:法律象眼睛时刻伴我行,安全象耳朵时刻把我来提醒,让我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让 幸福快乐永远与我们相伴。 十、班主任讲话、寄语。 希望同学们能走好青春的每一步,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好 公民!
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 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光头、教学区打球、 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自制刀 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 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毒、注射毒品;
• 1、对方 • 2、家长 • 3、亲人 • 4、学校、老师和朋友 • 5、社会秩序 • 6、
自我预防——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 正身避邪,防微杜渐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 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 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 坚决摒弃不良行为。
殷切的希望
普法知识竞答
3. 醉酒的人犯罪,是否要 负刑事责任?是否从轻处 罚? 应负刑事责任,不从轻处 罚。
案例1
悲剧 少年合谋杀死继外祖母
15岁的少年赵小林(化名)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被继 外祖母责备。最终,他不满继外祖母对他的管教,邀约几 名在网上认识的未成年人,将老人残忍杀害。日前,成都 市中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赵小林无期徒刑,另外3 名少年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12年和8年。
• 1、勤奋学习,掌握必要的政治、文化、科学、法律知识 和劳动技能,提高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 2、遵守社会公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 爱社会主义,敬爱父母、尊重老师、敬老爱幼,艰苦朴素, 不做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事情,应当诚实谦虚,接受 别人的帮助教育,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 3、遵纪守法,不吸烟、不饮酒、不打架骂人、不赌博、 不早恋、不逃夜逃学、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仅向 成年人开放的娱乐场所、不观看不良的影视读物、不做其 它危害自身和他人身心健康的事。 • 4、努力锻炼身体,讲究卫生,增强体质。 • 5、同学之间应当团结友爱,互学互助,共同进步。
据了解,赵小林年幼时父母离异,母亲到了外地。案 发前,父亲又因吸毒被关进了看守所,他只能跟继外祖母 生活。由于长期无人管教,他迷恋上网,经常向继外祖母 要钱,继外祖母时常训斥他。今年1月31日,赵小林因上 网再次遭到继外祖母责备。赵小林对继外祖母怀恨在心。 2月1日凌晨,赵小林邀约了一起玩网络游戏的3个少年, 来到成华区继外祖母住处,将老人当场砍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