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3)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生物学功能C.使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预期显色结果是呈现橘黄色D.脂肪氧化分解时提供的能量比等质量的糖类多,所以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答案:D 解析: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脂质中的磷脂是生物膜的成分,固醇类激素具有调节代谢的作用,脂肪具有储能作用;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时呈现橘黄色;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2、代谢旺盛的细胞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细胞内结合水含量增多B.细胞核核膜上的核孔数目增多C.细胞中线粒体数目增多D.ATP和ADP相互转化速度加快解析细胞中的自由水与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因此,结合水比例应下降而不是上升。
答案 A3、(2017·湖北十校联考)某实验小组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化合物X降低了淀粉酶的活性B.曲线Ⅰ的实验作为对照实验C.化合物X降低了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D.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催化的最适温度解析曲线Ⅱ的酶促反应速率较曲线Ⅰ低,而二者的区别是Ⅱ加入了化合物X,则可以推测化合物X降低了淀粉酶的活性,或化合物X升高了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从实验处理上看,曲线Ⅰ是对照实验,据图可知曲线Ⅰ、Ⅱ对应的最适温度相同。
答案 C4、(2017·山东日照二模)用X射线处理某动物细胞,其结果不可能是(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会减少B.刺激细胞产生更多的自由基C.细胞中的蛋白质活性下降D.使正常代谢活动受损而凋亡解析X射线处理某动物细胞,可能诱导基因突变,则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A正确;X射线处理某动物细胞,可能刺激细胞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导致细胞损伤、病变等,B正确;X 射线会导致蛋白质变性,活性下降,C正确;用X射线处理某动物细胞,不会使得正常代谢活动受损而凋亡,应该是坏死,D错误。
答案 D5、关于细胞衰老的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水分减少,导致细胞萎缩、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B.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从而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答案:D 解析: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6、(2016·大连重点中学联考)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B.着丝点分裂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DNA数量不变解析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说明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染色体DNA一定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组成,C正确;着丝点分裂前,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因此每条染色体DNA数量发生改变,D错误。
答案 D7、(2017·辽宁锦州质检)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某种生物,基因A突变为基因a,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碱基类似物通过改变核酸的碱基使基因A突变为基因aB.基因A 突变为基因a ,两者的碱基对数目可能不同C.与基因A 比较,基因a 的结构不一定改变D.用紫外线再次处理该生物,基因a 不一定突变为基因A解析 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答案 C8、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C.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分离比D.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先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后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解析 当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这时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可能出现9∶6∶1、12∶3∶1等分离比,这些比例中数字之和仍然为16,仍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A 错误、C 正确;两大定律均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B 错误;在生物的遗传中两大定律同时发挥作用,故D 错误。
答案 C9、[2018·甘肃张掖一诊]将一个不含放射性同位素32P 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 呈环状,共含有m 个碱基,其中有a 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32P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如图Ⅰ、Ⅱ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 )A .DNA 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 有Ⅰ、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3B .DNA 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C .复制n 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 -1)m -a 2D .复制n 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数为2n +1-2答案:D 解析:由DNA 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可知,DNA 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 有Ⅰ、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1,A 错误。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基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 错误。
一个DNA 分子中有m 个碱基,a 个胸腺嘧啶,则胞嘧啶有(m /2-a )个,复制n 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m /2-a )·(2n -1),C 错误。
无论复制多少次,子代DNA 均只有两条链不含标记,故复制n 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数为2n +1-2,D 正确。
10、(2017·改编题)如图细胞乙为胰岛B 细胞,调节其分泌活动的信号分子有两个来源。
细胞乙受A或B刺激后分泌能降低血糖的物质C,a、b为细胞乙表面特定的结构。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物质C为胰岛素,它可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B.a、b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导致二者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不同C.细胞甲可能为垂体细胞,图中体现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D.细胞乙的细胞膜上可含有胰高血糖素受体,也含有葡萄糖受体解析胰岛B细胞可直接接受下丘脑有关神经的支配,可不受垂体制约。
答案 C11、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点和b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B.0~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不为零C.a~b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解析由于a、b点种群起始数量不同,故其增长率未必相同,A错误;a~b时间段内,因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C错误;b~c时间段内,当出生率/死亡率大于1时,该时间段种群数量应增长,D错误。
答案 B12、科研人员以蓬琪菊插条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对蓬琪菊插条生根的影响。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多效唑溶液浓度/(mg·L-1)检测指标0 20 50 100平均根长/cm 0.3 0.9 1.2 0.4最长根长/cm 1.0 6.0 2.1 1.2平均生根数/个 2.7 5.3 7.1 6.2A.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对蓬琪菊插条生根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B.表中几种浓度的多效唑溶液对蓬琪菊插条的生根作用效果不同C.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多效唑对蓬琪菊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实验所用蓬琪菊插条应为幼嫩枝条,从作用效果看多效唑属于植物激素解析表中并没有多效唑溶液浓度大于100 mg/L的实验数据,因此不能确定在更高浓度下多效唑溶液对蓬琪菊插条生根的作用,故A错误。
表中数据相互对比可以看出,这几种浓度的多效唑溶液对蓬琪菊插条的生根作用效果不同,B正确。
表中施加多效唑溶液的实验组中没有一组表现出生根状况劣于不施加多效唑的一组,故不能说明多效唑对蓬琪菊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错误。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题干中没有证明多效唑属于植物激素的相关信息,故D错误。
答案 B二、非选择题1、(2017·河南八市联考,30)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将休眠状态的某植物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 ℃的低温下1~2个月,可使种子提前萌发。
处理过程中两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1)秋季成熟的种子内激素a含量较高,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分析,低温处理可使种子提前萌发,主要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用激素b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会引起茎叶生长速度过快,稻谷产量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中a为脱落酸,b为赤霉素。
脱落酸使种子休眠,有利于种子度过不良环境。
(2)低温处理可使赤霉素含量升高、脱落酸含量降低,前者促进种子萌发,后者抑制细胞分裂。
(3)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会引起茎叶生长速度过快,向稻穗输送的营养物质减少,而使稻谷产量下降。
答案(1)有利于种子度过不良环境(2)使赤霉素含量升高,促进种子萌发使脱落酸含量降低,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减弱(3)降低营养物质过多用于茎叶生长,向稻穗输送的营养物质减少[2018·河北冀州中学检测]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绵羊的有角和无角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基因,无角基因h为隐性基因,在杂合子(Hh)中,雄羊表现为有角,雌羊则表现为无角,这说明杂合子的表现型受性别影响。
黑面(M)对白面(m)为显性,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由放养的种群中,公羊表现型有________种,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用有角黑面雌绵羊与无角白面雄绵羊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则F2中有角和无角的比例为________。
黑面和白面的比例为________。
(3)现有一只无角黑面雌绵羊,欲鉴定其基因型,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表现型为________的雄绵羊与其杂交,并观察后代的表现型:①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②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