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教学中的几种思维训练

作文教学中的几种思维训练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几种思维训练作文这是一个一直困扰师生的难题,为了写好作文,老师学生都上下求索,倍尝艰辛。

然而作文本身又是创造力的心智活动。

要让学生写出符合要求的有创意的文章,必须进行科学有序的思维训练。

几十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一直注重这项训练,受益匪浅。

并且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思维训练,使学生逐步走出了习惯的思维定势,摆脱了封闭型求同的束缚,打开了主体审视客体的多元思维之门,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联想思维训练
联想是作文的翅膀,因为联想能给客观事物架起一座由此及彼的桥梁。

联想要紧扣“联”安,找出彼与此的内在联系。

那些脍炙人口、浮想联翩的叙写,无不以健翅翱翔,以飞蹄驰骋;哪些旁征博引,纵横开合的论说,无不冲破单层次、单角度的论证模式而拓展开去。

学生作文最大的困惑,就是无话可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掌握联想的思维方法。

只要通过有序的科学的训练,再加上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会文思泉涌,云集笔端。

补救上联想的过程就是移植的过程,从表面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从道理上讲,却是事不同而理相通。

如,我在作文课上以“钢铁的联想”为题,来训练学生的联想思维。

首先把学生分为四组,让他们分别从钢铁的外形、特征、冶炼过程以及用途封建社会联想,
各组讨论热烈,经过老师的,他们很快有了答案。

学生们踊跃地回答说:“钢铁的外形多种多样,可拟题为‘人应该有多才多’。

”“钢铁的特性是能耐高温、高压,硬度强,坚忍不拔,可拟题为‘硬汉精神永存’‘铁人***’等”“钢铁来源于碎小的铁矿石,经过多次高温,高压的冶炼、提纯才变得十分坚硬、钢柔,不怕锤炼,显出一副铮铮铁骨,可拟题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要有意志,经得起考验’”。

钢铁的用途非常广泛,小至一颗螺丝钉,大至飞机、导弹,它们都离不开钢铁。

可拟题为“祖国哪儿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拟题为‘任祖国挑选我们’”……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联系,联想也就有不同的方式和类型。

同类事物间可进行相类联想。

如由司马迁想到屈原;同“团结就是力量”可想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等。

两种不同的事物可进行相似联想。

如由吐丝的春蚕想一为人民做贡献的人世面由走路摔跤、游泳喝水,想到实践的重要等。

根据囊括间具有相反的特点可进行相反联想。

职由改革开放联想到闭关自守;由今天的光明想到过去的黑暗等。

相关事物间可进行相关联想。

如由秋收想到春种;由家乡的变化想到全国的变化等。

联想具有创造性,不能把思维局限在一个圈子里,也不能只接通“旧线路”。

如果思路展不开,人云亦云,那就又变成封闭性思维,是不可取的。

(二)想象思维训练
想象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部分,它和联想并称为作文思路的双翼。

写文章常借助想象开拓思路,抒发感情,塑造形象,创造意境。

文章的选材、立意、结构、表达都离不开想象的参与。

但在写文章中须注意想象要合理、要独立。

如有这们一道小作文题,要求是以一个圆的想象物作为描写重点,展开想象,描述成一个画面。

经过训练,我班的一位学生写出了这样的作文:我思绪中的圆是向日葵。

湛蓝的天空下,一阵清风吹过,它正盈盈地绽开笑脸。

深棕色的花盘边缘,懒洋洋地张开几片绿叶,煞似少女娇慵的脸上飘散的确秀发。

看它整个面容都绽开笑脸,光彩照人,有规律的横文竖线,那一定是它的笑纹。

它笑得这么忍俊不禁,一定是风儿搔动了它的痒处。

它笑得腰肢摇晃,修长的身板旁是黄色的菜花,不远处是小溪边喝水的水牛。

一只蝴蝶正朝它姗姗飞来。

好一幅和谐的景象。

这位学生以细腻而富有情致的笔触,生动地描写了蓝天下,清风中向日葵那光彩照人的笑脸和摇曳多姿的优美身段。

在这个主体形象周围,又巧妙地调遣了菜畦中黄色的菜花,溪边喝水的水牛,姗姗飞来的蝴蝶与之相伴,构成一幅有主有次,层次分明、景象和谐的田园风光。

可见,他一是调动了深厚的生活积累,二是展开了想象的彩翼,高质量的完成了这一作文。

再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这样的高考作文题,只规定了作文的范围,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中见,这明显是考查学生的想象力。


练有素质,擅长于想象的学生,凭借着想象的翅膀飞越时空的阻隔,进入了“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写作境界,自然会受到阅者的青睐。

在训练中,我发现缺乏想象的学生面对作文题的变化而难以应付,个别学生竟写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那就把科学家的记忆移植给我,省得再为考大学费力了。

”讲课进我说移植是可以的,但那属于谋私行为。

缺乏吃苦精神,道德水准偏低,想象不合理,这样作文不可能得高分。

因此,在训练想象思维时,必须注重引导学生想象的合理性与独创性。

(三)逆向思维训练
“文贵创新”,而文章的创新老师首先应该是立意的创新。

要使文章的立意新颖深刻,逆向思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那么怎样才能突破思维定势,破“格”出“规”而达到求新求异呢?我们都熟知曹冲称象、诸葛亮草船借笑箭、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些都是运用逆向思维的典范。

逆向思维运用于作文中更是屡见不鲜。

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劝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他的《秋词》也一反“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萧条景象,创造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清词丽句。

毛泽东写的“梅花”,叶剑英笔下的“夕阳”,无不一反古人之“公案”,赋予了描写对象以全新的积极的意义,令人耳目一新。

如以《雪》为题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多数学生立意赞雪的洁白无瑕,装扮大地,个别学生立意贬雪:虚伪软弱,以其洁白的外表掩盖世间的污
秽;来时张牙舞爪,冷酷无情,万木萧条。

再如以《牵牛花》为题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有的学生歌颂其充分利用外界条件,努力地攀援上长,直到超过外界条件的进取精神。

有的则批判其骨气、依赖他人,是吹鼓手。

逆向思维就是正题反作,也可是反题正作。

如“有志者事竟成”,可写成“有志者事未必成”;“开卷有益”,也可写成“开卷未必有益”;“班门弄斧”也可写成“弄斧就要到班门”等等。

逆向片面求异而弄巧成拙。

(四)辩证思维训练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每一个事物和现象的存在都是有条件。

离开一定的条件、时空,就会使我们弄不清“下雨有利还是有害”。

大旱之季,普降甘霖当然有利用;水涝成灾之时,淫雨不止无疑是有害的。

一切依条件而定,这就要运用辩证思维。

如1991年的高考作文题,这个题目本身就充满着辩证思维,它告诉人们“墨”黑不黑关键在于主观因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只要我们从思想上筑起反腐防变的钢铁长城,就能近“墨”而不黑。

像南京路上的好八连,金钱美女不但腐蚀不了他们,反而增强了好八连抵黑抗黑的能力。

可有些学生不能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上去思考问题,竟写成了“近墨者未必黑”,断定“近墨都黑是错误的观点”造成了观点的绝对化,显然是不对的。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要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而不是用
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各种文章素材,在强调这一方面时,不要忽略了相关的另一方面,要弄清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局部与整体、必然性和偶然性、普便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否则顾此失彼,“说过头话”失之偏颇,都可致使习作失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