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灌注骨水泥注意事项
胸椎注射骨水泥2-4ml以内,腰椎注射骨水 泥4-6ml以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对注入较 多骨水泥仍无阻力感,应警惕骨水泥已经渗 漏至椎体外
实用文档
椎体成形术
实用文档
椎体后凸成形术
此法在椎体成形基 础上,先用特制的 气囊将压缩椎体复 位,然后在低压下 注入骨水泥,减少 渗漏
实用文档
椎体后凸成形术
实用文档
两者比较
实用文档
手术适应症
最佳适应症:
具有疼痛症状的原发或 继发性的椎体骨质疏松 性压缩骨折
实用文档
手术适应症
扩大到: 有症状的椎体血管瘤;椎体浆细胞瘤、椎 体骨髓瘤或淋巴瘤、溶骨性椎体转移瘤等 姑息性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
实用文档
球囊停止加压: A.终板抬高,达到治疗时
B.球囊靠近骨皮质或终板时
C.对比剂已注入4ML
D.扩张压力已达到15个大 气压左右
实用文档
经椎弓根途径
注入骨水泥 准备四个骨水泥注入器 骨水泥呈牙膏状开始注入 注入骨水泥时透视 填充量:胸椎2-4ml,
腰椎4-6ml 留置骨水泥注入器,并不时
近来:越来越多学者主张不需保守治疗, 一旦明确诊断尽快性椎体成形术治疗,可 迅速消退剧烈的腰背部疼痛,使患者在短 期内即能恢复正常生活。
实用文档
手术入路
经椎弓根途径(T10-L5) 经椎弓根旁(T10以上胸椎) 单侧椎体侧方(颈椎)
实用文档
椎体后凸成形器械
实用文档
经椎弓根途径
椎体定位:正侧位 脊柱呈标准正位:左右两侧椎弓根投影对称,
确定致痛椎体。 椎体后壁骨质破坏或不完整者 椎体压缩程度大于80%,确实无安全穿刺
入路者 体质虚弱,不能较长时间俯卧而难以难受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治疗经验的积累与适应症范围的不断扩大 禁忌症已发生改变 从前的禁忌症已变为相对禁忌症或适应症
实用文档
治疗目的
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 防止塌陷 缓解腰背疼痛 恢复椎体高度
棘突投影位于椎体正中央 进针点:椎弓根外侧缘中点略偏足侧的体表投
影向外旁开1.5-2cm。 进针方向:向矢状面成
10°-15°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经椎弓根途径
侧位:针尖至椎弓根的1/2; 正位:针尖位于椎弓根影的中线处 侧位:针尖至椎体后缘; 正位:针尖位于椎弓根的内侧缘 侧位:针尖至椎体前中1/3 交界处;正位:针尖位于椎体中 线略偏对侧
经皮椎体成形术
实用文档
历史发展
1984年(1987年文献正式报告)法国神经放射 医生Galibert和Deramong首先对C2椎体血管 瘤用15G穿刺针穿刺注射骨水泥治疗,获得满意 止痛效果,将该方法命名为经皮椎体成形术。
1990年 Deramong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骨 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取得满意的止痛效果 和强化椎体的作用--开创了这类骨折治疗新纪元。
实用文档
灌注骨水泥注意事项
注射的过程应在透视监测下进行,当骨水泥 到达椎体后1/5时应减慢注射速度,一旦发 现骨水泥到达椎体后缘时应立即停止注射。
骨水泥注射量或填充程度与临床止痛效果并 无直接线性关系。因此,在灌注骨水泥时应 适可而止,盲目追求尽可能地充盈椎体,会 使骨水泥渗漏的风险增高。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当椎体T1WI、T2WI无信号改变,即使X线片 椎体有压缩改变,亦说明椎体骨折已愈合,椎 体已处于稳定状态,为非责任椎体,可不予治 疗。
相反对于X线片椎体无明显压缩,但MRI有显 著信号改变者应考虑为责任椎体,予以手术。
实用文档
手术时机选择
早期:相关学者主张须经保守治疗4周后 疼痛症状仍不能缓解,CT或MRI检查排除 其他原因所致的疼痛方可行椎体成形术治 疗。
实用文档
手术椎体的确定
X线片上往往不能判断脊柱骨折处于骨质愈合 的哪个阶段
多椎体的骨折可能发生于不同时期,并非每个 被压缩椎体都是责任椎体,需要手术治疗
MRI在判断骨折椎体是否愈合及选择手术椎体 时起重要作用
实用文档
急性期或亚急性期(2-30天之间的骨折): T1WI 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 晚期(30天以后):T1WI和T2WI上表现等信号。
实用文档
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无症状的稳定性骨折 其他治疗方法有效者 对骨量减少但无急性骨折迹象者的预防性
应用 靶椎体骨髓炎 无骨质疏松症的急性创伤性椎体骨折 患有凝血障碍性疾病者 对骨水泥或显影剂过敏者
实用文档
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 与椎体压缩无关的神经压迫引起的根性痛 脊柱骨折造成椎管容积变小 肿瘤侵入硬膜外腔造成椎管容积变小 弥漫性腰背痛,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均不能
实用文档
经椎弓根途径
骨钻建立通道:钻头尖到达椎体前1/3处 钻动骨钻时可闻及钻动骨质的沙沙声
用带芯的骨水泥填充器探测,证实椎体前缘皮质 未破
实用文档
经椎弓根途径
放入可扩张球囊,确保球囊 位于椎体内(扩张前透视) 扩张球囊:先加入2ml左 右造影剂,同时时观察压力 表,后每次增加造影剂0.5 ml,透视至椎体扩张到满意 程度,球囊系统压力控制在 15个大气压左右。 注意:扩张球囊时对侧骨钻要抽出
实用文档
脊柱压缩性骨折 实用文档
注入骨水泥
可能的止痛机制Biblioteka 患椎强化后刚度和强度恢复,消除了 骨折微动
调配的灌注剂中的未聚合的单体有细 胞毒性,对周围感觉神经末稍有作用
PMMA聚合过程中产生的热对神经末 稍有破坏作用
患椎内压下降也可能是止痛的原因之 一患患椎强化后刚度和强度恢复,消 除了骨折微动
转动,至撞击声清脆时可拔出
实用文档
灌注骨水泥注意事项
骨水泥在稀薄期时注射,流动性较大,则容易向周围 扩散渗漏,甚至引起肺栓塞死亡;若在团状期的后期 注射骨水泥,骨水泥弥散欠佳,且易造成导管堵塞
实践中先将骨水泥注入注射套管中,然后用骨水泥椎 杆轻推套管口,若骨水泥处于拉丝后期、团状期的早 期为注射的良好时机
实用文档
历史发展
1994年美国Jensen医师首先将经皮椎体 成形术引进美国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骨折,并迅速被美国介入放射学和骨外科 学界广泛认同。
1994年Wong和Reiley等设计球囊扩张 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实用文档
历史发展
1999年东南大学附属 中大医院在国内率先 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 这一技术,该院2001 年5月举办首届全国经 皮椎体成形术专题研 讨会和手术演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