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自学)基本要求
6.3 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6.4 自动装配
主要内容包括机械装配的基本概念、装配工艺过程及组织形式、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配尺寸链实例分析与计算、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的原
则和步骤,自动装配的内容、形式,零件自动送进系统和装配作业自动化技术等方
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重点难点为机械装配精度分析、装配尺寸链组成环、封闭环的确定,装配尺寸链的基本计算方法、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的原则与方法。

上交作业第256页5-1~5-8、5-14题
备注教材的第5章
编者:刘永红作业
第二章作业题
2-1、车床床身导轨在垂直平面内及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对车削圆轴类零件的加工误差有什么影响,影响程度有何不同?
2-3、试分析在车床上加工时,产生下述误差的原因:
1)在车床上镗孔时,引起被加工孔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

2)在车床三爪自定心卡盘上镗孔时,引起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误差;端面与外圆的垂直度误差。

2-4、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削细长轴时,出现图2-80a、b、c所示误差是什么原因,分别可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少或消除?
图2-80
2-5、试分析在转塔车床上将车刀垂直安转加工外圆(见图2-81)时,影响直径误差的因素中,导轨在垂直面内和水平面内的弯曲,哪个影响大?与卧式车床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图2-81
第三章作业题
3-1、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3-2、为什么机器零件一般总是从表面层开始破坏的?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有哪些影响? 3-7、为什么在切削加工中一般都会产生冷作硬化现象?
3-16、机械加工中,为什么工件表面层金属会产生残余应力?
3-20、什么是强迫振动?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第四章作业题
4-1、何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工艺规程在生产中起何作用?
4-2、简述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工艺卡和工序卡的主要区别以及它们的应用场合。

4-3、简述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设计原则、步骤和内容。

4-13、在图4-73所示工件中,L 1=025.0050.070--mm ,L 2=0025.060-mm ,L 3=15.00
20+mm ,L 3不便直接测量,试
重新给出测量尺寸,并标注该测量尺寸的公差。

图4-73
4-14、图4-74为某零件的一个视图,图中槽深为3.005+mm ,该尺寸不便直接测量,为检验槽深是否合格,可直接测量哪些尺寸?试标出它们的尺寸及公差。

图4-74
4-20、何谓劳动生产率?提高机械加工劳动生产率的工艺措施有哪些?
第五章作业题
5-1、何谓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何谓机器的总装?
5-2、装配工艺规程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经过哪些步骤制定的?
5-3、装配精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装配精度与零件的加工精度有何区别?它们之间又有何关系?试举例说明。

5-4、装配尺寸链是如何构成的?装配尺寸链封闭环是如何确定的?它与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有何区别?
5-5、在查找装配尺寸链时应注意哪些原则?
5-6、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装配场合?
5-7、说明装配尺寸链中的组成环、封闭环、协调环、补偿环和公共环的含义,各有何特点? 5-8、机械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包括哪些主要内容?试举例说明。

5-14、减速机中某轴上零件的尺寸为A 1=40mm ,A 2=36mm ,A 3=4mm ,要求装配后齿轮轴向间隙A 0=25
.010.00++mm ,结构如图5-43所示。

试用极值法和统计法分别确定A 1、A 2、A 3的公差及其分布位置。

图5-43
第六章作业题
6-1、分析图6-83所列定位方案:①指出各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②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③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图a )过三通管中心O 点打一孔,使孔轴线与管轴线O x 、O z 垂直相交;
图b )车外圆,保证外圆与内孔同轴;
图c )车阶梯轴外圆;
图d )在圆盘零件上钻孔,保证孔与外圆同轴;
图e )钻、铰连杆零件小头孔,保证小头孔与大头孔之间的距离及两孔的平行度。

图6-83
6-2、分析图6-84所列加工中零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选择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并在图中示意画出;确定夹紧力作用点的位置和作用方向,并用规定的符号在图中标出。

图a)过球心打一孔;
图b)加工齿轮坯两端面,保证尺寸A及两端面与内孔的垂直度;
图c)在小轴上铣槽,保证尺寸H和L;
图d)过轴心打通孔,保证尺寸L;
图e)在支座零件上加工两通孔,保证尺寸A和H。

图6-84
6-3、在图6-85所示套筒零件上铣键槽,要求保证尺寸0
14.054 mm 。

现有3种定位方案,分别如图b 、c 、d 所示。

试计算3种不同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已知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0.02mm )。

图6-85
6-7、指出图6-89所示各定位、夹紧方案及结构设计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提出改进意见。

图6-8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