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钱穆的养生故事
“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钱穆的养生故事
病故.父亲也仅活到41岁长兄亦英年早
逝。"三代不寿"的隐痛.让钱穆深受刺激. 感慨道:"人生不寿.乃一大罪!"为此.生活中他处处 注意养生调理。
一动一静之太极养生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钱穆十分认可这 句话.他认为大自然的力量可以调养生息。据他的学 生回忆,只要天气好,钱穆喜欢每天早饭后,带着学生 —起沿着湘江西岸散步。钱穆说他喜欢听流水的声音, 时间久了可以修身养性,减少烦恼。
除了散步.钱穆坚持打太极拳几十年。他每天清晨洗 漱完毕就开始打太极,几十年下来颇有功夫.一趟下来 可以打半小时,收势气定神闲。有一次钱穆正在上课,门 外不知从哪来了两个流里流气的家伙向教室里探头探脑, 十分恼人。钱穆走出教室,对这两人怒目而视.抬手挪脚, 摆出"揽雀尾"的架势。这两个小混混一看钱穆气势十足. 双臂有力,转身落荒而逃。此事也在学校传为美谈。
静坐在民国时代曾蔚然成风。时任教育部秘书长、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东南大学校长等职的蒋维乔,出版
48 »20:9.11扌交筋壬徒
eq.MMM
谈古说今I古今中外E
了一本《因是子静坐法》.畅销全国,甚至流传到海外. 多次再版.影响颇大。后来又撰写了《因是子静坐法续 编》,风靡一时,全国上下静坐成风。五四运动前后青 年学生对于自我与身心的探索都充满了好奇心.蒋维 乔在教育部就职时就被北大学生邀请去演讲静坐法. 后来广受追捧.北大学生还自发组织了北大静坐会.由 蒋维乔负责具体指导。
1952年钱穆到台北演讲.演讲中发生意外.不得
不留在台北养病,在此期间结识了当时还在台北求学的 胡美琦。4年后两人在香港结婚,虽然这段"师生恋"有 所争议.但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胡美琦对钱穆生活、治 学都有着极大的贡献。武侠小说家金庸在《神雕侠侣》 修订版的后记中.还专门提到了这段"钱胡恋".指出他 们的结合当时曾经受到某些香港文人的批判.但是他 却亲眼见到胡美琦对钱穆无微不至的照顾.见到钱穆 夫妇婚后幸福的生活.对他们深为敬佩。
钱穆喜欢走出户外与大自然亲近,他常说:"读书 游山.用功皆在一心"在北大任教时.他就喜欢到附近 的太庙去备课.在那里"或漫步.或偃卧.发思古幽情"; 在遵义讲学时.一看到芳草遍山,溪流潺潺.竟"流连 不忍去";到了无锡.经常独自泛舟太湖,悠然自得。
钱穆还很喜欢养花.不出门就在家摆弄花草。不大 的家里,在书桌.茶几甚至柜子顶上摆满了大大小小近百 盆花草.他用栽花赏花代替了运动。பைடு நூலகம்花也不轻松.每天 劳动量也不小.浇水.松土、施肥.剪枝.有时候还需要 移盆.换盆.举高端低.走来走去,可称是全身运动。花 草的光照.温度、空气.土壤、水分也需要格外注意.这
钱穆弟子何泽恒说:"大凡到过素书楼的人.无不 承认钱师母对宾四师的贡献。确切地说.没有师母.便 没有宾四师的晚年。”钱穆自己在写给幼女的信中也表 达了对夫人照料之功的感激:"我此数年来.双目渐盲. 但还能写稿.都由你后母先誉正再改定。若非她.我此 两年亦不能再写此许多稿。"后来钱穆完全失明,夫人 就帮他查阅旧籍,引述成语。文章写成后.又请夫人诵读, 口授订正。他的最后一部著作《晚学盲言》就是这样诞 生的。而钱穆晚年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临终前三个月 口授.由夫人记录整理而成的。结婚时.钱穆说:"对 于夫人.不希望她是一个只懂管理家务的主妇,希望她做 —个懂得我、了解我的知己。"钱夫人确实很好地践行了 这一点,给了钱穆治学上的帮助,也给了他卜灵上的抚慰。
一内一外之乐衽自然
钱穆的长寿与他豁达.开通的性格密不可分总能保 持一份好心情,这都源于他生活中一内一外的快乐源泉。
1939年,顾颉刚(钱穆好友,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在成都齐鲁大学创办国学研究所,想邀请一些名家来 任教。顾颉刚对钱穆有知遇之恩.接到挚友的邀请.钱 穆当然一口答应了下来.1940年便到了成都。齐鲁大学 国学研究所在成都西北郊崇义桥赖家花园,是个生活 很不方便的偏僻地方,但钱穆到此却很高兴。钱穆本就 是个喜欢乡居的人.他觉得这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 微笑着说:"乡居最惬吾意。"
当代科学研究显示,静坐时人体彻底放松,意念专 呼吸绵长均匀。通过停止纷杂的思绪.梳理紧张的 身体.达到意识与机体的和谐统一不仅对身体有所调 养,对精神状态也很有帮助。钱穆一生遇到很多波折、 困难.但都能做到"每逢大事有静气".泰然处之,与长 期坚持静坐不无关系。建议中老年朋友可以在专业人 士的指导下尝试。
古今中外I谈古说今
“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 ——钱穆的养生故事
文/玲珑
左£穆.字宾四.1895年7月30曰生于江苏无锡,
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人称"最后一位国学 大师"、"最后一位士大夫"。其《国史 大纲》.《中国思想史》等著作备受推崇。
1928年,钱穆的第一位妻子邹氏和
新生婴儿不幸去世。在料理后事过程中, 不到四十岁的钱穆兄长钱声一竟然因过 度伤心也撒手人寰。钱穆的祖父37岁就
就不光是闲情逸致了还需要用心、用脑,甚至学习点植 物学.园艺学知识。养花可以愉悦心境.陶冶情操,传统 中医曾有句话说:"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 胜于服药者也。"养花有潜移默化的健身作用。
一内一外之知己相伴
钱穆先生一生共结过三次婚J928年原配夫人及新 生婴儿相继去世。后又与小学校长张一贯结婚.有三子一 女。抗战时期钱穆独自一人南下,后来赴广州乃至香港都 是只身一人.继配张一贯与子女都留在了内地。初到香港. 由于没有人照顾,生活缺乏规律.致使钱穆经常犯胃病。
太极拳养生健体功效是公认的。太极拳讲究"神形 合一.内外兼修".动作虽缓但意贯全身,可以很好地起 到调整全身气血运行的效果。看似运动量不大.不像跑 步、登山、打球那么刺激.但长期坚持,效果显著。
(6.6T0 rN) E O Y n p 一
一 扫 除 侏 玄 画
一动一静之静坐养生
据钱穆第三任妻子胡美琦回忆.她与钱穆刚刚结 合时.发现五十岁的钱穆每天在学校很忙,似乎有办不 完的事。但他下班回到家只要静卧十几分钝就又可以 开始伏案工作.甚至通宵达旦。有时参加学校的活动. —早出门,黄昏回家。年纪轻轻的学生们都喊累,钱穆 却只需要休息片刻又可以继续工作。胡美琦觉得奇怪, 便问钱穆体力为何如此充足.钱穆自己总结说都是因为 有静坐之功。他年轻时曾花了不少时间研究静坐.如今 将静坐之中的"息念"功夫运用纯熟.乘车、行路时都 用心"息念".所以能精力充沛,很快进入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