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填料塔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摘要填料塔作为一种传质设备, 具有效率高、压降低、持液量小、构造简单、安装容易、投资少等优点, 广泛用于分离操作。
论述了国内外填料塔技术的发展现状, 详细介绍了各种新型散堆填料、规整填料、液体分布器和气体分布器的结构特点、流体力学性能和传质性能, 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
同时展望了填料塔今后发展趋势和技术开发方向。
关键词填料塔散堆填料规整填料液体分布器气体分布器填料塔具有效率高、压降低、持液量小、构造简单、安装容易、投资少等优点, 是石油、化工、化纤、轻工、制药及原子能等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气液接触传质设备之一。
过去,由于其存在着放大效应和壁流效应, 使其应用仅仅局限于小塔上。
近年来, 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目前应用的规整填料最大直径可达14~20m, 突破了仅限于小塔的传统观念, 并在现代化工生产中得到更为普遍的应用。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填料、液体分布器和气体分布器等方面。
本文就是这几个方面的一个综述和展望。
1 新型填料11散堆填料散堆填料是具有一定几何尺寸的颗粒体,在塔内以散堆方式堆积。
散堆填料及其塔设备主要用在吸收、解吸、精馏、干燥和萃取等气-液或液-液接触的传质传热过程。
近年来一些新型高效散堆填料的出现以及在一些行业的成功应用, 如环保行业从烟气中除去HCl和SO2等, 说明散堆填料将在某些领域得到新的发展[ 1 ]。
另外, 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表明, 在液液萃取、液气比很大的吸收和高压精馏情况下, 应用散堆填料的操作性能优于规整填料和塔盘[ 2 ]。
因此在合成氨的气体净化、石油化工和焦化等领域, 散堆填料得到广泛的应用。
此外, 反应蒸馏、硫化干燥和超重力分离等领域也在使用散堆填料。
(1) I MPAC填料[ 3 ]I MPAC填料最初由美国Lantc公司提出,它集扁、鞍和环结构于一体。
它可以看作由若干个I ntal ox填料连体而成, 采用多褶壁面、多层筋片、消除床内死角和单体互相嵌套等技术, 所以该填料兼有规整填料和散堆填料之特性。
其特点如下: ①与一般的散堆填料相比,通量可以提高10% ~30%; ②具有高比表面积, 可达131m2/m3, 与一般的散堆填料相比,单元传质高度低, 可下降5%~35%;③无翻边结构, 避免了气液滞留; ④多层翅片, 自分布性能优良, 故对气液分布器的要求远不如规整填料严格; ⑤压降小, 可比一般散堆填料下降5%~15%;⑥单位外形呈扁环, 填料单元立放最稳, 有利于加强气液湍动, 活化内表面; ⑦既具有一般散堆填料拆装方便、维修改造灵活的特性, 又具有规整填料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流体分布均匀的优点。
(2) 阶梯短环填料阶梯短环填料(Cascade Mini Ring, CMR)是美国Glitsch公司兼并英国传质公司后大力推广的一种散堆填料, 与其前身阶梯环相比,其高径比从原来的015降到013。
这种看似简单的几何特性却是CMR性能优越的关键。
大量试验表明, CMR的性能确实明显优于鲍尔环和筛板塔, 其压降约为拉西环的30% , 传质系数比拉西环大约提高50%。
因此, CMR的应用很广泛, 已在近千座工业塔中得到广泛应用。
(3) 超级扁环填料[ 4 ]清华大学研制的内弯弧型筋片扁环填料(QU - 1型扁环填料) , 其结构特点为: ①采用和传统填料不同的内弯弧型筋片结构, 使填料内部的流道更为合理, 提高了传质效率, 同时这种结构可提高填料的强度; ②针对液体系轴向混合严重的特点, 采用012~013的高径比, 使填料在乱堆时也能体现一定程度的有序排列, 从而降低了阻力, 在有效抑制了两相的非理想流动, 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处理能力和传质系数; ③可根据体系和生产要求, 采用多种材质加工制造, 且有多种规格, 因而选用范围宽, 操作弹性大。
试验研究和工业应用表明,QH - 1型扁环填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用于液液萃取时, 此填料的性能明显优于鲍尔环、Intal ox等填料, 轴向混合小, 处理能力大, 压降小, 传质效率提高20%以上。
为进一步提高扁环填料的性能, 又开发了新的挠性梅花扁环填料(QH - 2型扁环填料) ,比QH - 1型又有所提高。
试验表明, 与鲍尔环相比, QH - 2型扁环填料处理能力约提高15%~35% , 传质系数约提高15%~25%[ 5 ]。
12规整填料近年来, 有关规整填料性能、设计方法和应用方面的报道很多[ 6~8 ]。
规整填料塔(丝网波纹填料、孔板波纹填料等)以其处理能力大、效率高、压降低、能耗小等特点, 在填料塔的应用及塔盘的改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规整填料上的网孔或波纹便于液膜形成, 其波纹的导向性有良好的细分布作用, 且使液体的沟流大大减少。
规整填料塔中壁流仍是影响塔内介质反应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填料层过高时尤其如此。
所以, 掌握塔内的壁流量并设法降低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规整填料种类多、形状不同、特性各异。
但理想的规整填料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阻力压降小; ②分离效率高; ③通量大; ④操作弹性大, 适应性强; ⑤放大效应低。
Mellapak填料(带孔波纹板,材质不锈钢等,比表面积700m2/m3)是瑞士Sulzer公司的专利产品, 它的问世是20世纪70年代规整填料史上一座重要里程碑[ 9 ]。
此后, 规整填料新品种层出不穷。
近几年瑞士KUHN I公司的Rombopak填料, 德国RASCH IG公司的Ras2chig - Super pak填料开发应用比较成功。
国内在规整填料方面也有突破, 如天津大学与英国Ast on大学联合开发的Unpak脉冲规整填料、天津大学的Zupak填料、天津博隆科技开发公司的CH I NAPAK填料等、天津市天进新技术开发公司开发的板花规整填料、清华大学开发的新型复合填料、分层填料等, 都在工业中取得了成功的应用[ 10~11 ]。
(1) Rombopak填料该填料是瑞士KUHN I[ 12 ]公司20世纪80年代研究开发的一种垂直板网类规整填料。
它率先开辟了按照气液最佳流路设计规整填料的新途径。
据悉, 该填料已推广应用于400多座塔中, 最大塔径4000mm。
(2) Raschig - Superpak填料该填料是德国Raschig公司开发的高性能规整填料。
据称Raschig - Superpak 300在比表面积和分离效率相同的条件下, 与传统的规整填料相比,通量提高了26% , 压力降降低了33%。
(3) Op tifl ow填料瑞士Sulzer公司在ACHEMA’ 94展览会上推出了一种称为高技术产品的一流结构填料(Op tifl ow)。
这种填料的基本原件是压有横向纹理液流沟糟的菱形薄片, 并在其中开小孔,将菱形片搭成翼轮状, 由于这种填料有很好的几何结构形式和高度的对称性, 因而可以显著提高填料的分离技术性能。
2 新型液体分布器填料性能再好, 没有良好的塔顶液体初始分布, 填料是发挥不了它的优越性的。
因此,液体在塔顶的初始均匀喷淋, 是保证填料塔达到预期分离效果的重要条件。
由此正确设计液体分布装置显得尤其重要。
经过长期的摸索, 人们总结设计出了种类繁多的各式液体分布器, 它们结构各异,适用的对象也不尽相同。
从最初的压力喷头到现在高性能的槽式液体分布器, 分布质量越来越高, 结构也越来越精细[13 ]。
(1) 带垂直分布液板的槽式液体分布器多级槽式液体分布器在大型填料塔中应用很广, 目前多采用带垂直分布液板的线分布型结构, 按其支承方式可分为3 种型式[ 14 ]:①压圈托槽式; ②悬槽式; ③埋藏梁托槽式。
其中悬槽式液体分布器因其喷淋孔的水平度不受填料床层变化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
(2) 槽盘式及新型槽盘式液体分布器槽盘式气液分布器是天津大学获国家发明奖的专利技术, 由五部分组成: 矩形升气管、V形挡液板、特制导液管、铺板和连接件。
有三种基本结构[15 ]: ①全可拆式结构; ②局部可拆式结构; ③全焊接式结构。
新型槽盘式气液分布器主要特点在于增设了防护屏和自动排污系统, 抗堵塞能力更强。
与同类产品相比, 该分布器具有更优良的综合性能[16 ]: 抗堵塞、防夹带、升液位、适闪蒸、易采出、盛漏液、布气均、布液均。
从1990年首次用于济南炼油厂Á 4200mm润滑减压塔至今, 已用于数百座塔中。
(3) 托盘式液体分布器托盘式液体分布器是在槽盘式液体分布器基础上开发而成, 其液体分布盘的外径比塔的内径小, 分布盘外径的具体数值由液体分布点的要求决定。
另外在收集槽的上面增加一个梅花型挡圈, 以收集壁流液体。
这样使塔内靠塔壁的环形部分变成了既能通气又可设置液体分布点的大通道, 使塔的分离效率得到提高, 此外还可提高塔的允许通量。
3 结束语以上就高效新型填料、气液分布器等进行了概述。
其实, 就高效填料塔成套分离工程技术的国产化开发而言, 重要的方面包括开发新型模拟计算方法, 采用最佳工艺路线等。
所以今后填料塔将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一是不断开发更简单、更高效的填料, 即沿着理想塔填料的方向发展。
所谓理想塔填料就是要求传质效率高、分离能力大、压降低和成本合理。
二是塔内件。
它是填料塔技术发展的关键之一, 发展方向应是开发先进的与高效填料相匹配的低压降气液分布系统。
另外, 在工艺流程方面也应作相应的改进, 建立复合分离技术会是一项全新而有效的节能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一些新型塔板及大通量、低压降、高效规整填料和塔内件的开发应用成功, 塔器成套分离工程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可以预测, 21世纪的塔器分离技术将向行业化、复合化、节能化、大型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 刘乃鸿. 塔技术的最新发展与新型填料的开发应用[ J ]. 石油化工设备, 1991, 20 (2) : 44~48.[ 2 ] Cihla Z, Schmidt O Coll . Behavi or of liquids trickingthrough the packing in a cylindrical column [ J ]. CzechChem Comn, 1957, 22 (3) : 896~897.[ 3 ] Le Goff P, Les p inasee B. Hydr odynamies of packed col2umns [ J ]. Rev I nst Fr Pet, 1962, 17 (1) : 21~28.[ 4] 魏建华, 伍昭化, 陈大昌, 等. 高效填料塔成套分离工程[ J ]. 现代化工, 1996, 16 (10) : 29~33.[5] Petre C F, Larachi F, Liuta I , et al . Pressure dropthr ough structured packings : Breakdown int o the contribu2ting mechanis ms by CFD modeling [ J ]. Chem Eng Sci,2003, 58 (1) : 163~177.[6] Brierley R J P . Higlr p ressure distillation is different [ J ]. Chem Eng Prog, 1994, 90 (7) : 68~77.[ 7] Olujic Z, Kamerbeek A B, Graauw J A. A corrugation geometry based model for efficiency of structured distil26) : 683~695.[ 8] 喻冬秀, 程江, 杨卓如. 填料塔的理论研究[ J ]. 石油化工设备, 2003, 32 (4) : 46~50.[ 9] 白鹏, 刘建新, 王世昌. 规整填料塔的设计计算模型[ J ]. 化工机械, 2001, 28 (4) : 232~236.[ 10 ] 陈强, 王树楹. 塔器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J ].现代化工, 1997, 17 (11) : 16~19.[ 11] Sher wood T K, Pigford . Abs or p tion and extraction [ J ]. McGraw Hill, NY, 1995, 23 (12) : 248~250.[ 12 ] Bllingham J F, BonaquistD P, LockettM J . Character2 izati 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packed distillati on columnliquid distributors [A ]. In: I nstitution of Chemical En2gineers Symposium Series [ C ]. Maastricht : I ChemE,1997, 142 (2) : 841~851.[ 13 ] Fitz C W, King D W, Kunesh J G . Contr olled liquid maldistributi on studies on structured packing [ J ]. TransI nst Chem Eng , Pt A, 1999, 77 (6) : 482~486.[ 14 ] Bllingham J F, LockettM J . A simp le method to assess the sensitivity of packed distillation columns to maldistri2bution [ J ]. Trans Inst Chem Eng , Pt A, 2002, 80(4) : 373~382.[ 15 ] 徐世民, 张艳华, 任艳军. 塔填料及液体分布器[ J ].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6, 23 (1) : 75~80.[16 ] 张敏华, 吕惠生, 李海平, 等. 高分布性液体分布器[ P ]. CN: 2625021, 2003 - 06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