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XA数控车培训教程
CAXA 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在上海、广州、天津、沈阳、成都、重庆、武汉、西安 等地建立了 35 个营销服务中心,设立了台湾和美国分公司。截至 2008 年,CAXA 累计销 售正版软件超过 280,000 套,拥有 46 个产品著作权和 45 个技术专利,600 多个教育培训中 心,300 多家代理经销商,超过 2000 多所院校 CAXA 实体设计 2009 使用 CAXA 软件进 行教学或培训,各大出版机构出版 CAXA 教材超过 500 多种,是我国 CAD/CAM/PLM 业界 的领导者和主要供应商。
退刀方式: 与加工表面成定角:指在每一切削行后加一段与轨迹切削方向夹角成一定角度的退刀 段,刀具先沿该退刀段退刀,再从该退刀段的末点开始垂直退刀。角 度定义该退刀段与轨迹切削方向的夹角,长度定义该退刀段的长度。 垂直退刀:指刀具直接退刀到每一切削行的终止点。 矢量退刀:指在每一切削行后加入一段与系统 X 轴(机床 Z 轴)正方向成一定夹角的 退刀段。
二. 数控车软件功能
1. 基本概念
数控车加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对图纸进行分析,确定需要数控加工的部分。 (2) 利用图形软件需要数控加工的部分造型。 (3) 根据加工条件,选合适加工参数生成加工轨迹(包括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
工轨迹)。 (4) 轨迹的仿真检验。 (5) 配置好机床,生成 G 代码传给机床加工。
最后一行加工次数:精车时,为提高车削的表面质量,最后一行常常在相同进给量的 情况进行多次车削。
拐角过渡方式: 圆弧:在切削过程中遇到拐角时刀具从轮廓的一边到另一边的过程中,以圆弧方 式过渡。 尖角:在切削过程中遇到拐角时刀具从轮廓的一边到另一边的过程中,以尖角方 式过渡。
反向走刀: 否: 刀具按缺省方向走刀,即刀具从机床 Z 轴正向向 Z 轴负向移动。 是: 刀具按缺省方向相反的方向走刀。
CAXA 2008 数控车
培 训 教 程
郑州长城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1
CAXA 数控车培训教程
一. CAXA 数控车简介
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实力,北航海尔开发出了中国第一款完全自主研发的 CAD 产品——CAXA。
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即 CAXA)是中国领先的 CAD 和 PLM(产品生命周期管 理)供应商,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优秀代表和知名品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 CAD、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DNC(分布式数控)、 EDM(Email 营销、电子邮件营销)、PDM(产品数据管理)、MES(制造执行系统)、MPM(制 造过程管理)等 PLM 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了制造业信息化设计、工艺、制造和管理 四大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装备制造、电子电器、汽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工程建设、 教育等各个行业。
系统弹出加工参数表如下图:
5
2) 在参数表中首先确定被加工的是外轮廓,还是内轮廓或端面,接着按加工要求确定 其它各加工参数。
3) 拾取被加工的轮廓和毛坯轮廓,拾取方法大多为“限制链拾取”,此外还有“链拾取”, “单个拾取”。拾取箭头方向与实际加工方向无关。
4) 确定进退刀点。生成轨迹。
5) 生成 G 代码。点击 工具条中的 指令。
6
加工参数: 加工精度:对于直线和圆弧,机床可以精确地加工,机床将按给定的加工精度把 样条转化成直线段处理。 加工角度:刀具切削方向与机床 Z 轴正方向的夹角。 干涉前角:做前角干涉检查时,确定干涉检查的角度。 干涉后角:做后角干涉检查时,确定干涉检查的角度。 加工余量:加工结束后,加工表面与最终加工结果相比的剩余量。
切削方向的夹角,
刀尖宽度:螺纹齿底宽度。
4. 轮廓粗车
功能:实现对工件外轮廓表面 、内轮廓表面和端面的粗车加工,快速清除毛坯的多余 部分
操作要点:要确定被加工轮廓和毛坯轮廓,被加工轮廓和毛坯轮廓两端点相连,两轮廓 共同构成一个封闭的加工区域。此区域的材料将被加工去除。
操作步骤: 1) 在“数控车”菜单的子菜单选取“轮廓粗车”,或在工具条中点击 图标,
直于切削方向的夹角。
刀具名:用于刀具的标识和列表。 刀具号:用于后置的自动换刀指令。对
应机床的刀库的刀号。 刀具补偿号:刀具补偿值的序列号,其
值对应于机床的数据库。 刀具半径:刀具的半径。 刀尖角度:钻头前段尖部的角度。 刀刃长度: 刀具的刀杆可用于切削
部分的长度。 刀杆长度:刀尖到刀柄之间的距离。
刀尖半径补偿: 编程时考虑半径补偿:所生成代码即为已考虑半径补偿的代码,无须机床再进行 刀尖半径补偿。 由机床进行半径补偿:在生成加工轨迹时,假设刀尖半径为 0,按轮廓编程,不
13
2) 进退刀方式
进行刀尖半径计算。所生成代码在用于实际加工时应根据 实际刀尖半径由机床指定补偿值。
进刀方式: 与加工表面成定角:指在每一切削行前加一段与轨迹切削方向夹角成一定角度的进刀 段,刀具垂直进刀到该进刀段的起点,再沿该进刀段进刀至切削行。 角度定义该进刀段与轨迹切削方向的夹角,长度定义该进刀段的长度。 垂直进刀:指刀具直接进刀到每一切削行的起始点。 矢量进刀:指在每一切削行前加入一段与系统 X 轴(机床 Z 轴)正方向成一定夹角的 进刀段。
机床参数:数控车床的参数有主轴转速,接近速度,进给速度和退刀速度
2
(4) 刀具轨迹和刀位点 (5) 加工余量 (6) 加工误差
3. 刀具管理
刀库管理
用如图的方式打开刀具库管理,通过菜单数控车下刀具库管理也可以。 刀具分为轮廓车刀,切槽刀具,钻孔刀具,螺纹车刀。
1) 轮廓车刀 刀具名:用于刀具的标识和列表。 刀具号:用于后置的自动换刀指令。对 应机床的刀库的刀号。 刀具补偿号:刀具补偿值的序列号,其 值对应于机床的数据库。 刀柄长度:刀具可夹持段的长度。 刀柄宽度:刀具可夹持段的宽度。 刀角长度:刀具可切削段的长度。 刀尖半径: 刀尖部分用于切削的圆 弧的半径。 刀具前角:刀具前刃与工件旋转轴 的夹角。
3
2) 切槽刀具 3)钻孔刀具 4)螺纹车刀
刀具名:用于刀具的标识和列表。 刀具号:用于后置的自动换刀指令。对
应机床的刀库的刀号。 刀具补偿号:刀具补偿值的序列号,其
值对应于机床的数据库。 刀具长度:刀具的总体长度。 刀柄宽度:刀具切削刃的宽度。 刀尖半径: 刀具切削刃两端圆弧的
半径。 刀具引角:刀具切削段两侧边与垂
刀具名:用于刀具的标识和列表。 刀具号:用于后置的自动换刀指令。对
应机床的刀库的刀号。 刀具补偿号:刀具补偿值的序列号,其
值对应于机床的数据库。 刀柄长度:刀具可夹持段的长度。 刀柄宽度:刀具可夹持段的宽度。
4
刀刃长度:刀具切削刃顶部的宽度。对
于三角螺纹车刀,刀刃宽
度等于 0。
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刀具角度:刀具切削段两侧边与垂直于
举例:
9
毛坯轮廓
上图被加工轮廓的粗车采用轮廓粗车 1) 选中 ,按下图设定好加工参数
被加工的轮 廓
2) 设定进退刀和切削用量参数表
10
3) 设置轮廓车刀
注意:刀具干涉前角和干涉后角的设置, 4) 设置好对话框后,用单个拾取拾取被加工的轮廓,回车,再用限制链拾取毛坯的
轮廓。回车,给定进退刀点。产生如图的轨迹。
拐角过渡方式: 圆弧:在切削过程中遇到拐角时刀具从轮廓的一边到另一边的过程中,以圆弧方 式过渡。 尖角:在切削过程中遇到拐角时刀具从轮廓的一边到另一边的过程中,以尖角方 式过渡。
反向走刀: 否: 刀具按缺省方向走刀,即刀具从机床 Z 轴正向向 Z 轴负向移动。 是: 刀具按缺省方向相反的方向走刀。
详细干涉检查: 否:假定刀具前后干涉角均为 0 度,对凹槽部分不做加工。 是:加工凹槽时,用定义的干涉角度检查加工中是否有刀具前角及底切干涉,并 按定义的干涉角度生成无干涉的切削轨迹。
2)进退刀方式:
7
进刀方式: 与加工表面成定角:指在每一切削行前加一段与轨迹切削方向夹角成一定角度的进刀 段,刀具垂直进刀到该进刀段的起点,再沿该进刀段进刀至切削行。 角度定义该进刀段与轨迹切削方向的夹角,长度定义该进刀段的长度。 垂直进刀:指刀具直接进刀到每一切削行的起始点。 矢量进刀:指在每一切削行前加入一段与系统 X 轴(机床 Z 轴)正方向成一定夹角的 进刀段。
详细干涉检查: 否:假定刀具前后干涉角均为 0 度,对凹槽部分不做加工。 是:加工凹槽时,用定义的干涉角度检查加工中是否有刀具前角及底切干涉,并 按定义的干涉角度生成无干涉的切削轨迹。
退刀时沿轮廓走刀: 否:刀位行首末直接进退刀,不加工行与行之间的轮廓。 是:两刀位行之间如果有一段轮廓,在后一刀位行之前、之后增加对行之间轮廓 的加工。
3) 切削用量
8
速度设定: 根据加工的实际情况选择进退刀是否快速走刀。 进刀量可以选择毫米/分(min)、毫米/转(rev)
主轴转速:机床主轴旋转的速度。 样条拟合方式:
直线:对加工轮廓中的样条线根据给定的加工精度用直线段进行拟合。 圆弧:对加工轮廓中的样条线根据给定的加工精度用圆弧段进行拟合。
4)轮廓车刀 对加工中所用的刀具参数进行设置。
CAXA 四个字母,读作“卡萨”,是由 C--Computer(计算机),A-- Aided(辅助的),X (任意的),A--Alliance、Ahead(联盟、领先)四个字母组成的,其涵义是"领先一步的计 算机辅助技术和服务"(Computer Aided X Alliance - Always a step Ahead)。
加工参数: 加工精度:对于直线和圆弧,机床可以精确地加工,机床将按给定的加工精度把 样条转化成直线段处理。 切削行数:刀具轨迹的加工行数,不包括最后一行的重复次数。 干涉前角:做前角干涉检查时,确定干涉检查的角度。避免前刀面与工件干涉。 干涉后角:做后角干涉检查时,确定干涉检查的角度。避免后刀面与工件干涉。 加工余量:加工结束后,加工表面与最终加工结果相比的剩余量。 切削行距: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沿加工轮廓走刀一次称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