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畜禽粪污处理
摘要:畜禽粪污处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下面就畜禽粪污问题谈谈畜禽粪污处理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几点处理方法。
关键词:畜禽粪污处理
1、畜禽粪污处理的现状、必要性和总体思想
1.1畜禽粪污处理的现状、必要性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的畜禽养殖量在不断增加,畜禽粪污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畜禽养殖业发展大大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4]。
一个千头猪场每年排放环境中氨100吨,磷30吨,10万只养鸡场年排放环境中的粪便3000吨。
环境污染已经从常见的点源污染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而且面源污染比例有增大的趋势[2]。
最近几年来,畜禽养殖业的经营方式和饲养规模日益朝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然而大多数养殖场却未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使得畜禽养殖污染成为一个重要的面源污染源。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总量超过27亿吨[6],再加上集约化生产的冲洗水,实际排放的污水总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因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如何妥善的处理
好畜禽养殖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防治畜禽养殖业的污染,使畜禽养殖业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2畜禽粪污处理的总体思想
在社会的其它行业,也同样经历过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压力。
随社会经济发展,各国主要是发达国家率先开始应对环境污染与公害的挑战。
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对生产过程末端的废物进行处理,即所谓的末端处理。
在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乃至大规模复杂的全球环境问题方面,末端治理出现越来越不能有效保护环境的弊端:从环境污染防治政策体系、整体设计和技术对策的实施上看,其着眼点侧重于污染产生后的治理,使一个综合的污染产生、控制、排放系统人为的割裂开来,因而呈现着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分离脱节,环境污染治不胜治的明显弊端。
末端处理作为传统生产过程的延长,不仅需要投入昂贵的设备费用、惊人的维护开支和最终的处理费用,而且本身还要消耗大量资源、能源[3].用一句常说的话就是总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开始治理环境污染,这是西方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道路给予我们的警示,它警示我们不要再走末端治理的老路,而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从生产过程和末端治理两个方面来减少和治理环境污染,只有通过这双重控制,才能实现环境保护最终目标的实现。
2、生产过程中减少粪污产生量。
生产过程中减少粪污的产生量在以往总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做到的其实有很多。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建立畜牧养殖小区,科学选址,规范建场。
把发展规模养殖小区作为减少畜禽养殖污染和节约养殖用地的有效措施。
合理选址,合理规划,养殖小区建设既要符合土地管理法规,也要符合畜牧技术要求。
选用适合于远离居住和噪音环境,无水、土、气污染,同时自身也不能给周围环境带来污染的地带。
充分利用适宜的区域开发养殖小区,合理规划,将畜禽粪便统一集中,统一处理。
2.2对新建养殖场进行环境设计。
对新建的大型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措施必须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的同时予以落实。
2.3科学合理配制饲料。
一些蛋白质饲料营养价值的高低不仅在于其蛋白质的含量,更重要的是蛋白质的利用率、氨基酸的含量和氨基酸的平衡程度。
根据畜禽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以可消化氨基酸代替粗蛋白质的需要量,配置符合畜禽需要的氨基酸平衡日粮[5],降低氮的排出量。
有实验表明,在日粮氨基酸平衡较好的条件下,日粮蛋白质降低2-3个百分点,氮排出量可减少20-50%,动物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1]。
2.4推广微生态制剂饲喂畜禽,使粪便感官上达到无害化。
在畜禽饮水中添加EM等微生态制剂,可以明显降低畜禽粪便中的臭味,达到感官上无害化的目的。
2.5清洁的水源和先进的饮水设备。
养殖场饮用水要保持清洁的水源,采用先进的自动饮水设备,需要喝多少水就供给多少水,减少了水的浪费,也减少了终端污水处理量。
2.6改进饲养方式,科学投料。
目前在畜禽生产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只注意每千克饲粮中养分的水平,而对饲料的日投料量重视不够,误以为多喂饲料畜禽的生产性能就能充分发挥。
但殊不知畜禽过量采食引起消化不良,既造成饲料浪费,又因未消化的饲料发酵增大了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在动物的饲养管理中,一定要重视饲料的科学投料,达到既保证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又尽量减少饲料浪费的目的。
2.7清理粪污技术。
使用“四改两分”技术,即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有限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改渗漏地面为防渗地面,固液分离[6],雨污分离。
3、末端处理治理畜禽粪污。
末端处理作为畜禽粪污的主要处理方式,我们当然要紧抓不舍,不能放松。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污水处理。
3.1.1推行生态净化法。
经过预处理后的污水,利用吸附性能强的水葫芦、细绿萍等水生植物吸附从畜禽场排放的污水,达到初级净化,再浇灌水田达到二级净化。
其中稳定塘工艺便是一
种采用自然生物处理的方法。
它是一个菌藻共生的生态系统,是集好氧与厌氧于一体的兼性塘,其原理是废水进入塘内,水中溶解的有机物为好氧细菌所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除通过大气扩散进入水体或通过人工曝光加以补充外,相当一部分有藻类和水生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所释放,而藻类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则由细菌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产生。
废水中的可沉固体和塘中生物尸体沉积于塘底,构成污泥,它们在产酸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为有机酸、醇、氨等,其中一部分可进入好氧层而被氧化分解,另一部分则被污泥中产甲烷菌分解成沼气。
可以说,稳定塘工艺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合理的废水处理方法。
3.1.2物理、化学处理法。
利用格栅、化粪池、过滤网进行沉淀物理处理;利用化学药品与污水中污染物反应,除去污水中的污染物。
3.2固体粪便处理。
3.2.1推广有机肥生产。
生产有机肥生产所用原料为畜禽粪便、某些植物、微量N、P、K肥,将上述物料经混合高温、加压、灭菌、发酵,加工成有机肥。
3.2.2利用生物发酵,使粪污中有害微生物和有机物通过发酵作用,达到消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同时通过生物发酵产热,为生产提供能源。
3.2.3生产沼气。
沼气综合利用是指畜禽粪便经沼气池发酵后,所产生的沼气被作为清洁能源利用,而沼液、沼渣按食物链
关系作为下一级生产活动的原料、肥料、饲料和添加剂等进行再利用。
沼液是含有多种养分的速效肥料。
沼渣大多作为优质有机肥使用。
3.2.4利用发酵床处理猪粪技术。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选用木片、锯末、树叶等原料形成垫料,添加一定比例的酵素、新鲜猪粪、土、盐、水等与垫料拌匀后形成混合物发酵,将有害菌杀死。
猪只的粪尿排泄在垫料床面上,经过猪只的习惯性拱翻或人工均匀扬开后,经过酵素的降解,转化成菌体蛋白供猪只食用,因此不用清粪,更不用水清圈,使圈舍无臭味、无氨气,达到环境污染零排放。
为进一步促进畜禽粪便处理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议加强技术研究开发,完善法律法规,制定优惠政策,以期解决畜禽粪便环境污染问题,种养结合,农牧结合,较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生态农业的的可持续发展。
[1]颜新春环境污染与生态营养饲料[J]四川畜牧兽医2000,1-18-19
[2]陈岩孟凡朋等浅谈面源污染的现状与防治对策[J]山东环境2002,1-18
[3]赵欣浅谈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报2003(16),1-57-58
[4]王宪山浅谈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J]现代畜牧兽医2006,10-25-26
[5]武云生译自《Poultry International》August 1998,38
[6]张玉华,韩捷,陈通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利用技术及工艺研究[J]Proceedings of 2003-IFBBE 306-307
[7]李庆康,吴雷,刘海琴等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利用现状及展望[J]农业环境保护2000,19(4):25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