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环境法律法规介绍

最新环境法律法规介绍


2)环境法的制定
——宪法由全国人大制定。 ——环境保护基本法和各单行法由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 定。 ——环保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制定。 ——地方性法规依据法规的级别和适用区域分别由省 (区、市)、地(市、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 会制定。
2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环境法体系的层次结构
5 目前正在建立和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
●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限期淘汰制度 ●环境标志制度 ●清洁生产法制化制度
6 我国的环境管理六项制度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征收排污费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
6.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概念
关键词: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各种规划、进行调查、预测、 评价提出报告、批准、建设。
2)适用范围
我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 项目。
3)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的分类管理
——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填写 环境影响登记表。
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国 家 级
基本法、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环境保护行政规章
环境标准(国家和地方)
地 方 级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其他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 法律规范(包括国家和地方)
2)环境法体系内容结构
整体环境保护法
宪法中的环 环境保护基 环境规划法 国土整治法 境保护条款 本法
污 染 害 和 防 其 治 它 法 公
自 然 保 护 法
自 然 资 源 保 护 法
环 境 管 理 法
特 别 方 面
环 境 标 准 法
环 境 程 责 序 任 法 和
3)我国现行的主要环境保护法
a) 整体环境保护法 ★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环境保护基本法; ★环境规划法; ★国土整治法; ★城乡规划法。
b) 污染和其它公害防治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 ★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海洋污染防治法; ★辐射污染防治法等。
e) 特别方面环境管理法:
★开发建设环境管理法;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法; ★对外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法; ★环境监测法; ★环境监理法; ★环境宣传教育法。
f) 环境标准法:
g) 环境责任和程序法:
★环境行政处罚法; ★环境损害赔偿法; ★环境犯罪惩治法; ★环境税费承担法; ★环境行政执行程序法; ★环境纠纷处理法; ★环境诉讼程序法等。
4) 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
a)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b)环境标准、监测制度; c)废物综合利用制度; d)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 e)环境保护许可证; f)严重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限期淘汰; g)总量控制; h)环境标志。
4 目前比较成熟的环境法律制度还有:
●环境标准制度
●环境监测制度 ●废物综合利用制度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制度 ●现场检查制度
——技术改造项目
——一切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项目 ——确有经济效益的综合利用项目
3) 要求
——在建设项目正式施工前,建设单位,须向环保行政
主管部门提交环保篇章,批准后,才可施工。 ——在正式投产和使用前,须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交 环保设施的验收申请报告。 ——环保部门收到验收申请报告要在一个月内组织审查 验收。
6.3 征收排污费制度
1) 概念
又叫排污收费制度,是指国家环境管理机关对排污者征
收一定费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
2) 征收排污费的对象
——超过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
单位。 ●特例: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要交排污费。
3) 范围
——污水 ——废气 ——固体废物
——噪声
——放射性
●特例:对于蒸汽机车和其他流动污染源排放的废气,在符合环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环境法律法规介绍
二ΟΟ四年二月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介绍
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概述
1)环境保护法
▲ 定义: 也叫环境法,是指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 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民健康, 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 含义: ——环境法是一些特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环境法的目的是协调人与自然、保护人体健康、促 进经济发展。 ——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
3 环境法律制度 1) 什么是环境法律制度
环境法律制度是调整特定环境社会关系的一系列环境法 律规范所组成的相对完整的规则系统,是环境管理制度 的法律法。
2) 特征:
★调整; ★ 完整; ★可操作。
3) 分类:
a)地位(大法、一般法); b)作用(主导、辅导); c)阶段(行为前、行为后、发生期); d)对象(新、老污染源); e)实用范围(国家、地方、行业)。
4)环境周围环境状况。 ——项目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 ——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建议。 ——结论。
6.2 三同时制度
1) 概念
关键词: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 适用范围
——新建、扩建、改建项目
c) 自然保护法
★自然保护基本法; ★生物多样性保护法; ★野生动物保护法; ★野生植物保护法; ★水土保持法; ★荒漠化防治法; ★湿地保护法; ★风景名胜保护法; ★自然遗迹保护法; ★人文遗迹保护法; ★海岸带保护法; ★绿化法等。
d) 自然资源保护法:
★土地资源保护法; ★水资源保护法; ★森林资源保护法; ★草原资源保护法; ★矿产资源保护法; ★水产资源保护法;
保标准的贮存或处置的设施、场所内贮存、处置的工业固体废 弃物,进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污水,不征收排污费。
4) 收费的计算方法
——同一排污口排放两种以上污染物的,只按收费最高的 一种计算收费。
6.4 限期治理制度
1) 概念
——指对现已存在的危害环境的污染源,由法定机关作出决定,
令其在一定期限内治理并达到规定要求的一整套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