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第 23 号 查验准则 (2005 年)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秘书处
1
目录 批准 引言 范围 参考文献 定义 要求概述 要求 1 一般要求 1.1 查验目的 1.2 查验的前提条件 1.3 查验的责任 1.4 对查验人员的要求 1.5 查验需要考虑的其他内容 1.6 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相关的查验 2 特殊要求 2.1 审查货物的有关文件 2.2 验证货物及其完整性 2.3 感观查验 2.3.1 有害生物 2.3.2 植物检疫要求的符合性 2.4 查验方法 2.5 查验结果 2.6 查验制度的审查 2.7 透明度
4
第 a 项,1997)。
1.4 对查验人员的要求 查验人员作为国家植物保护机构授权的官员或代理人,应具有: ― 有权履行其职责并对其行动负责; ― 具有技术能力,特别是具备有害生物检测的能力; ― 具有识别有害生物、植物和植物产品及其它应检物的相关知识; ― 使用查验设施、工具和设备的能力; ― 具有书面准则(条例、手册、有害生物一览表); ― 酌情了解其它管理机构的工作情况 ― 客观公正性。 查验人员对货物的查验目的: — 查明是否符合具体指明的输入或输出要求; — 查明是否携带所指明的限定性有害生物; — 查明尚未确定的植物检疫风险的生物。
定义
本标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的植物检疫术语定义参见国家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5 号(植物检疫术语表)。
要求概述
国家植物保护机构有责任“检验国际运输植物和植物产品货物,酌情检验其它限定物,特别是 为了防止有害生物的引入和/或扩散。”(《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第Ⅳ条第 2 款 c 项,1997 年)。
查验人员依据对有害生物和限制物品的感观查验、文件核查以及货物本身完整性查验,确定其 是否符合植物检疫要求。根据查验结果,查验人员对货物做出放行、扣留、退运或进一步留验的决 定。
― 关注的有害生物,危害症状或病征,可凭感观查验; ― 查验有可操作性; ― 承认存在有害生物未能发现的可能性。 要承认在查验时,存在有害生物未能被发现的可能性。因为查验常依据抽样,而非对整批货物 100%的感观查验;另外在货物或样品查验时,不能保证 100%检出某种有害生物。当查验作为一种 风险管理措施时,也存在某种有害生物存在于某批货物中但没有被检出的情况。 查验样品数量的大小,通常依据某种限制的有害生物及其具体商品而确定。如果要在货物中查 验几种或所有限制的有害生物,要确定查验的样品数量就比较困难。 1.3 查验的责任 国家植物保护机构负责查验工作。查验可以由国家植物保护机构实施,也可在国家植物保护机 构的管辖下进行(见国家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7 号出境证书系统第 3.1 项;国家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第 20 号进境植物检疫管理系统准则第 5.1.5.1 以及 IPPC 第四条第二款第 a 项、c 项和第五条第二款
出境查验,是为了确保货物在入境时符合进口国的特殊植物检疫要求。根据对货物的查验结果 确定是否签发植物检疫证书。
进口查验,是为了验证货物是否符合进境植物检疫要求。当发现植物检疫风险尚未确定的有害 生物时,可继续实施查验工作。
查验程序还可以与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试验或者鉴定有害生物种类。 查验可以作为风险管理程序。 1.2 查验的前提条件 由于对整个货物进行查验是不可行的,查验经常依据抽样(抽样准则见国家植物检疫措施标准 第 31 号)。查验可作为发现有害生物是否存在的一种方法,也是确定或核实有害生物流行程度的一 种手段。对一批货物的查验应依据下列前提条件:
国家植物保护机构可确定查验时的抽样比例。抽样方法应依据不同的查验对象而确定。
3
要求
1. 一般要求
国家植物保护机构(国家植物保护机构)的职责包括“对国际贸易中的植物和植物产品和其它限 定物进行查验,特别是为了防治有害生物的引入和/或扩散”(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第Ⅳ条第 2 款 c 项, 1 997 年)。
货物可由一种或多种商品组成,也可由多个批次组成。如果一批货物由多种商品或多个批次组 成,其符合性就是由各个感观查验结果来综合评定。通过本标准“货物”一词的使用,对货物的使用 准则同样适用于该批货物内的每一个批次。 1.1 查验目的
货物查验的目的是,确认有关检疫性有害生物或非检疫性限定有害生物方面是否遵照输入要求 或输出要求。检验往往有助于验证在前一阶段所采取的其它植物检疫措施的效果。
2
批准
本标准于 2005 年 4 月由植物检疫措施临时委员会批准。
引言
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植物、植物产品和其它检疫物在进出境时的查验程序。查验的重点是通过感观查 验、文件审查、货物本身和完整性验证,确定其是否符合植物检疫要求。
参考文献
出口出证体系,1997 年。国家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7 号,粮农组织,罗马。 植物检疫术语表,2004 年。国家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5 号,粮农组织,罗马。 植物检疫进口管理系统准则,2004 年。国家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20 号,粮农组织,罗马。 有害生物根除计划准则,1998 年。国家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9 号,粮农组织,罗马。 违规和紧急行动通报准则,2001 年。国家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13 号,粮农组织,罗马。 限定性有害生物名录准则,2003 年。国家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19 号,粮农组织,罗马。 植物检疫证书准则,2001 年。国家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12 号,粮农组织,罗马。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97 年。粮农组织,罗马。 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包括环境风险和活体转基因生物分析),2004 年。国家植物检疫措施 标准第 11 号;粮农组织,罗马。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2004 年。国家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21 号,粮农组织,罗马。 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植物检疫原则,1995 年。国家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1 号,粮农组织,罗马。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概念及应用,2002 年。国家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16 号,粮农组织, 罗马。 系统方法在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中的综合应用,2002 年。国家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 14 号,粮农组 织,罗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