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知书之回复上级通知的格式

通知书之回复上级通知的格式

回复上级通知的格式【篇一:批示件回复格式】关于进一步加强批示件办理工作的通知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督查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政令畅通的重要手段,而批示件办理工作则是督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为确保批示件办理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和时效性,接上级领导单位要求,特下发此通知,望各单位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按照领导批示、网民留言、群众来信、书记信箱“每封必有回答、每件必有落实”的原则做好批示件办理反馈工作。

现就今后做好卫生系统批示件办理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督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明确本单位、本部门分管督查工作领导,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督查员,负责批示件办理工作的调查处理、报送及反馈。

(二)各单位自接到批示件之日起,需在要求期限内办结并及时上报办理结果,要求调查材料真实、准确,工作措施切合实际;特殊事项按领导要求时限办理。

附件:批示件办理结果专报式样许昌市魏都区卫生局 2011年6月8日附件关于xx反映xx问题调查处理情况的报告x月x日,收到xx(反映人)反映xxxx问题的批示件后,xx单位xxxx(如何安排人员开展工作)。

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汇报如下:一、群众来信反映主要问题1、xx反映xxxx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概括性说明)。

2、xx反映xxxx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概括性说明)。

二、调查了解情况1、关于xx反映xxxx的问题。

经调查,xxxx(针对xx反映xx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经查,xxxx(对于xx反映xx的问题作出总结,属实、不属实或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2、关于xx反映xxxx的问题。

经调查,xxxx(针对xx反映xx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经查,xxxx(对于xx反映xx的问题作出总结,属实、不属实或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三、下步工作措施(或目前工作进展情况)1、xxxx。

2、xxxx。

xxxxx(单位全称) x年x月x日【篇二:常见公文(函、请示、批复、通知)写作格式与范文】常见公文(函、请示、批复、通知)写作格式与范文一、函的写作格式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作为公文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其中包括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行文。

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

此外,函有时还可用于上级机关对某件原发文件作较小的补充或更正。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函的类别较多,从制作格式到内容表述均有一定灵活机动性。

主要介绍规范性公函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一)首部。

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

2、主送机关。

(二)正文。

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结语等部分组成。

(三)结尾。

一般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

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或请对方提出意见或请主管部门批准等。

(四)结语。

通常应根据函询、函告、函或函复的事项,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

如“特此函询()”、“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

有的函也可以不用结束语,如属便函,可以像普通信件一样,使用“此致”、“敬礼”。

(五)结尾落款。

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署名机关单位名称,写明成文时间年、月、日;并加盖公章。

函的写作,首先要注意行文简洁明确,用语把握分寸。

无论是平行机关或者是不相隶属的行文,都要注意语气平和有礼,不要倚势压人或强人所难,也不必逢迎恭维、曲意客套。

至于复函,则要注意行文的针对性,答复的明确性。

其次,函也有时效性的问题,特别是复函更应该迅速、及时。

像对待其他公文一样,及时处理函件,以保证公务等活动的正常进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羊毛产销和质量等问题的函国办函 [1993] 2号国家计委、经贸办、农业部、业部、经贸部、纺织部、技术监督局: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羊毛生产,搞活羊毛流通,提高羊毛质量,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要切实抓紧抓好草场改造和羊种改良工作。

(略)二、技术监督局要加强羊毛的质量监督和检验工作。

(略)三、要尽快组织直接进入国际羊毛拍卖市场。

(略)四、为了促进国内养羊业的发展,支持纺织工业生产和扩大出口创汇。

(略)上述有关政策,请有关部门、各地区特别是羊毛生产区认真研究落实,执行中的问题,由国家计委和经贸办协调,并督促落实。

一九九三年一月三日二、通知的写作格式通知是下行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执行或服从安排的文种。

通知讲究时效性,是告知立即办理、执行或周知的事项。

一、标题:制发机关+事由+通知。

三、结尾(三种写法)㈠意尽言止,不单写结束语。

㈡在前言和主体之间,如未用“特作如下通知”作为过渡语,结尾可用“特此通知”结尾。

㈢再次明确主题的段落描写。

各科室:北京积水潭医院二○○五年三月十日国务院关于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证券交易市场有了很大发展,证券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证券交易印花税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为进一步规范证券交易市场,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合配比例,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国务院决定,自1997年1日1日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分享比例由现行的中央与地方各50%,调整为中央80%、地方20%。

有关地区和部门要从全局出发,继续做好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征收管理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六日各职能处室:北京积水潭医院关于召开全区宣传部长会议的通知各市委宣传部,柳铁党委宣传部:定于9日9-10日召开全区宣传部长座谈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议题传达学习中宣部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宣传部长座谈会精神;总结交流我区前八个月宣传思想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二、参加人员各市委宣传部长、柳铁党委宣传部长。

三、会议时间9日9-10日(会期一天半,9日8日下午报到)。

四、会议地点报到及住宿地点:南宁市七星路广西宣传干部培训中心。

会场:区党委办公楼三楼会议室。

五、有关事项(一)请参加会议人员准备约15分钟的发言。

请将发言材料打印50份,在报到时交会务组(打印要求:16开幅面,在左上角用四号楷体注明“全区宣传部长座谈会发言材料”)。

(二)请各市委宣传部长、柳铁党委宣传部长安排好会议期间的各项工作,准时出席会议。

在外出差、学习的,加无特殊情况,务请回邕参加会议。

(三)请各市委宣传部、柳铁党委宣传部于9月5日下午下班前将参加会议人员名单报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办公室。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二○○三年九月四日批复一、批复的性质和特点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答复性公文,具有权威性、针对性和指示性等特点:1、权威性。

批复发自上级机关,代表着上级机关的权力和意志,对请示事项的单位有约束力,特别是那些关于重要事项或问题的批复,常常具有明显的法规作用。

2、针对性。

凡是批复,必须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事项而发,内容单纯,针对性强。

3、指示性。

批复的目的是指导下级机关的工作,因此批复在表明态度以后,还应当概括地说明方针、政策以及执行中的注意事项。

二、批复的写作一、批复的概念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回复性公文。

其制作和应用一般以下级的“请示”为条件。

当下级机关的工作涉及到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报请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时;当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无章可循,报请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指示时;当下级机关遇到无法解决的具体困难,报请上级机关给予指导帮助时;当下级机关对现行方针政策、法规等有疑问,报请上级机关予以解答说明时;以及当下级机关因重大问题有意见分歧,报请上级机关裁决时,上级机关都应该用“批复”予以答复。

除此之外,有时“批复”还被用来授权政府职能部门发布或修改行政法规和规章。

二、批复的特点1、针对性。

批复的针对性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批复必须针对请示机关行文,而对非请示机关不产生直接影响;二是批复的内容必须针对请示事项,不涉及请示事项以外的内容。

2、回复性。

批复的内容属于回复性的内容。

因为批复的制作和应用是以下级机关的请示为条件,对上级机关来说是被动的发文,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事项,上级机关就批复什么事项。

并且,上级机关对请求事项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有针对性地明确予以回答。

3、权威性。

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求事项的回复性公文,它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办法,代表上级机关对问题的决策意见,对下级机关具有行政约束力。

特别是对一些重大事项的答复,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具有权威性。

所以批复一经下发,下级机关必须遵照执行。

三、批复的分类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批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审批性批复;一类是指示性批复。

审批性批复主要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的公务事宜,经审核后所作的指示性答复。

比如关【篇三:各单位之间发函格式】各单位之间发函格式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

函,从广义上讲,就是信件。

它是人们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一种常用的书面形式。

但是,作为公文法定文种的函,就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一般书信的范畴,不仅用途更为广泛,最重要的是赋予了其法定效力。

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这说明,除有直属上下级之间隶属关系外的一切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甚至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一律用“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在阐述“函的效力”时强调指出:“函作为主要文种之一,与其他主要文种同样具有由制发机关权限决定的法定效力。

”(节选自《应用写作》杂志2004年第1期《泛议“函”的使用与写作》)函作为公文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

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其中包括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行文。

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