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和重性精神障碍防治技术双相情感障碍(BPD)
心理健康和重性精神障碍防治技术双相情感障碍(BPD)
六:双相障碍名: • 李白、拜伦、梵高、多位美国总统等,很 多人终身处于轻躁狂状态,精力旺盛,充 满激情,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在政界、 商界、文艺界和专业领域都取得杰出成就, 特别是许多艺术天才因为双相情感障碍而 获得特殊的灵感。
六:双相障碍的两极分化特征
二、双相障碍临床表现: 抑郁发作
• (二)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给本人造成 痛苦或不良后果。 • (三)病程标准: •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 2周。 •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 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 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 2周。 • (四)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 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三、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区别
• (2)抑郁发作的特征 • ①病程特点 与单相抑郁相比,双相抑郁起 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较频繁; • ②症状特征 双相抑郁区别于单相抑郁的症 状特征包括情绪的不稳定性、易激惹、精 神运动性激越、思维竞赛/拥挤、睡眠增加、 肥胖/体重增加、注意力不集中、更多的自 杀观念和共病焦虑及物质滥用(烟草、酒 精、毒品等)。
五、双相障碍治疗: 药物治疗
• 心境稳定剂,即抗躁狂药碳酸锂和抗癫痫药(丙 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奥卡西平、加巴 喷丁、托吡酯、左乙拉西坦片等)。 • 抗精神病药物,包括经典抗精神病药(1代药)和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2代药)等。 • 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 • 对于双相抑郁患者,原则上不主张使用抗抑郁药 物,因其容易诱发躁狂发作、快速循环发作或导 致抑郁症状慢性化。
心理健康和重性精神障碍防治技术
双相情感障碍(BPD)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 钱建军 主任医师 心理治疗师 催眠治疗师
目录
• • • • • • • 一、双相障碍概述 二、双相障碍临床表现 三、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区别 四、双相障碍的诊断 五、双相障碍治疗 六:双相障碍的特征 七:双相障碍案例
• 天妒英才: 双相情感障碍以15%~20%的自杀率在各种 精神疾病之中名列第一。 • 梵高执刀割耳,海明威饮弹自尽,伍尔夫 投水身亡。宋太祖赵匡胤患有躁狂抑郁症
七:双相障碍案例(1)
躁狂抑郁容易出天才,但天才不一定有病 治疗或可能削弱天才,但自杀身亡更可惜 狂暴情绪中心智的恶疽, 对光和气难耐的渴求, 灼烧着心灵; 而令人憎恨的牢笼, 用它害人的阴影, 损毁了, 阳光之人, 跨越闪动的眼球, 通往大脑, 带着一种强烈的沉重和苦痛感。
一、双相障碍概述:病因
• 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 其发病过程。 • 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 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 • 心理学易患素质:环性气质; • 应激性生活事件:是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
二、双相障碍临床表现
• 1、抑郁发作 • 2、躁狂发作 • 3、混合发作
二、双相障碍临床表现: 混合发作
• 既有躁狂症状,又有抑郁症状 • 同时存在,或者在极短时间内交替出现
三、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区别
• (1)人口学特征 • ①性别 单相抑郁女性患病率几乎是男性的 2倍,但在双相障碍患者中性别差异不明显; • ②年龄 双相障碍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单 相抑郁症为40岁,前者明显早于后者,尤 其是25岁以前起病的首发抑郁是双相抑郁 的重要预测因素; • ③家族史双相抑郁大于单相抑郁。
二、双相障碍临床表现: 躁狂发作
• (二)严重标准: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 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 (三)病程标准: •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 1周。 •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 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 症状缓解后,满足躁狂发作标准至少 1周。 • (四)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 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躁狂。
二、双相障碍临床表现: 抑郁发作
• (一)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 列 4项: •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 9.性欲减退。
二、双相障碍临床表现: 躁狂发作
• (一)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 列 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 4项): • 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 2.语量增多; • 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 飘忽的体验; • 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 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 变计划和活动; • 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 7.睡眠需要减少; • 8.性欲亢进。
一、双相障碍概述
• 双相障碍也称双相情感障碍,属于情感障 碍的一种类型。 (BPD) • 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 • 一般为发作性病程,间歇期多数正常。虽 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但不出现精神衰退。
一、双相障碍概述
• 国际上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双相障 碍的终生患病率为4%, (BPD) • 在中国,其终生患病率却只有0.5%~1%。 • 梵高、海明威、富兰克林·罗斯福 、 温斯顿·丘吉尔、亚伯拉罕·林肯、 宋太祖赵匡胤
四、双相障碍的诊断
• 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特点及体 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有ICD-10和 DSM-V。
五、双相障碍治疗: 治疗原则
• (1)个体化治疗原则 需要考虑患者性别、年龄、 主要症状、躯体情况、是否合并使用药物、首发 或复发、既往治疗史等多方面因素 • (2)综合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 治疗和危机干预等。 • (3)长期治疗原则 由于双相障碍几乎终身以循 环方式反复发作,其发作的频率远较抑郁障碍为 高,因此应坚持长期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