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志稿的编写要点

志稿的编写要点

志稿的编写一、本轮志书特点及与前志衔接问题㈠入志人物标准。

本轮修志与上轮不同,生也可以列传,如海盐县志步鑫生,列传。

诸暨市志初步安排人物传略30多人,一般列人物名录。

一般以事系人。

要注意搜集在外工作生活的诸暨藉有名人士。

人物固然不编入本部门篇章,但需向市志编辑部提供,市志有人物编。

㈡对前志纠误和补遗问题。

发现前志有错误的应及时向市志编辑部反映,编辑部将采取相关办法予以纠正。

①集中纠误、补遗,在书后集中纠误、补遗;②分散纠误、补遗;③注释。

㈢重叠部分。

前志(下限1987年)与本志书(上限1979年)有9年重叠。

可适当复录前志内容,前志记述详细的可简略一些,前志简略的可适当详细一些,避免简单重复。

对悠久历史,应适当溯源,来龙去脉要点一下。

二、资料搜集问题志书是资料性文献,资料是志书最根本最本质的属性。

资料工作是志书编纂的基础性工作,与志书的质量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志书的质量。

资料必须真实、可靠、系统。

应按照纲目搜集资料。

资料的种类:⑴文字(数据)资料:即所谓“死资料”,包括档案、图书、报刊等方面的资料;⑵图片资料:即具有史料价值的图照,包括地图、图画、照片等;⑶口碑资料(口述资料):即所谓的“活资料”,包括访谈资料、社会调查资料等;⑷实物资料:即具有史料价值的实物、遗物等。

文字(数据)资料是志书的主要资料来源。

搜集资料要求:部门档案资料要见底,报刊杂志查阅要见底,诸暨报、浙江日报、专业报纸,刊物、杂志、简报。

要注重口碑资料的搜集,特别是老领导、老科长、老同志的工作笔记本。

档案资料主要是一些文件、工作总结,过去没有复印机,资料归档情况普遍较差,本单位印发的文件比较齐全,上级部门印发的文件不太齐全,领导签给某科室阅处,由于科室文件要用,就长期存放在科室,时间一长就不归档了。

另外,很多工作在档案中很难看出来,有些只是年终工作总结中点一下,很笼统,外行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修志工作必须有本单位内行人参加。

可以向老领导、老科长、老同志访谈、座谈,请老同志写回忆录等方式搜集资料,他们是改革开放历史的见证人,有些甚至是具体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是事物的亲历者,他们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十分清楚,这些在档案资料里是找不到的。

农业局长孟志康要求各科室单位将藏着、掖着的资料都贡献出来,用于修志。

领导动员,这个办法好。

资料不怕多,多多益善。

只有资料充裕,撰写志稿才会运用自如。

一般来说,有效资料与志稿比例为5:1,甚至10:1。

从目前有关部门单位送到编辑部的试写稿情况来看,主要问题是缺乏资料。

要重点注意节点资料的搜集,注重搜集突出反映30多年大变革的时代特征、地方物征的资料。

如1988年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撤区并乡,1994年五大体制改革等都是节点。

注重搜集图片资料,志书要求图文并茂。

如温家宝(时任副总理)视察诸暨农业生产的照片等。

资料搜集要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内后外,先“主”后“辅”等原则进行,即容易的资料先搜集,较难搜集的资料后搜集;近期资料先搜集,远期资料后搜集;内部资料先搜集,外部资料后搜集。

档案局资料查阅复印期限为6月底,目前编辑部有人员帮助复印,可先查档案局资料。

三、数据问题数据是志书的重要内容。

既有统计数据,又有部门数据,以统计数据为准,因统计数据是法定数据;没有统计数据,可采用部门数据。

四、志稿纲目问题目前的市志纲目,主要是为方便部门单位资料搜集、志稿编纂考虑编制,是一个基本框架。

虽然经过编辑部同仁的研究讨论,但终究外行,难免存在该列的未列,不该列的列上等问题。

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建设的重大内容,应该由农业部门负责撰编,但在纲目中不是很明确。

所以,部门单位要认真研读纲目,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意见,并报编辑部讨论。

纲目调整是伴随修志始终的长期过程。

纲目修订永远在路上。

五、资料卡片问题资料卡片编写采用一边搜集整理资料,一边摘录成资料卡片,一边输入电脑,形成电子资料卡片。

资料卡片编写样式可参照编辑部QQ群政法委电子卡片。

待电子卡片摘录工作全部完成后,即可编纂资料长编。

这次修志方法与上次最大的不同是这次修志需编纂长编。

长编是志稿编纂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志稿编纂的关键性工作。

基础不牢,万丈高楼怎能安泰?编纂资料长编就是将电子卡片内容经过归类、整理、鉴别、考证、核实、筛选后,根据纲目横排门类,按照时间顺序或一定的逻辑关系(如水利工程建设)依次排列的一种汇集方式。

具有原始性、客观性、准确性、全面性、系统性等特点。

资料卡片编纂为长编,对同一内容,可以一张卡片一个内容排列,也可以几张甚至十多张卡片串在一起,不再保持资料卡片原有式样,但应具备资料编号、资料内容发生时间、资料正文、资料来源4个要素(目的是便于查找出处)。

资料卡片好比是铁矿石,长编相当于精矿粉,已经过一个选矿的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

资料卡片编纂成长编,必须有所选择,选掉不符合冶炼条件的非铁矿石,提高矿石品位。

长编转换成志稿,就好比精矿粉经过钢炉被冶炼成钢铁,是一个化学过程。

长编转换成志稿,就是用方志的语言将它写出来。

资料——卡片——长编——志稿,每一个步骤都有补充、考证、修改、提炼的内容。

从绍兴市志编纂工作经验来看,编纂长编好处较多,资料卡片终究是零碎的,串起来效果就不一样,编纂长编既是一个梳理资料熟悉资料的过程,也是一个理清撰写思路的过程,那一块遗漏了,那一块交叉重叠了,那一块放在那一章更合适,一目了然,该补充的补充,该调整的调整,很方便,对后来写志稿就方便多了。

我们很多修志人员认为,编纂长编是多了一项工作内容,有怕难怕烦的思想。

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前头工作做扎实了,后面的工作就轻松了。

六、资料考证问题写入志稿的材料必须准确无误,对有疑问的资料必须进行考证。

资料考证伴随着资料搜集的始终,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

考证有4种方法:⑴书证,最常用的。

一般来说,离事件越近的记载准确的概率越大。

⑵物证。

⑶人证。

⑷理证。

七、志稿编纂的重点、基本要求及需把握的几个原则志稿编纂重点:事物的发端阶段(起点),1979年的情况需写清楚;事物发展的关键阶段(拐点),拐点可以1个,也可以多个,记述体现事物兴衰起伏的阶段性或转折点,避免记流水账;事物发展的终结阶段(终点),2012年的情况必须记述清楚。

建议:在撰写志稿前,先写一个大事记,对志稿的编写质量有帮助。

在具体编写志稿中,凡涉及大事要事的浓墨重彩多写几笔,突出重点。

基本要求:记述内容完整,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点面结合,详略得当,详特略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志稿初稿完成后,要反复修改打磨。

鲁迅先生曾说过,一篇好的文章,需修改十五六次。

需把握的原则:㈠主体资料与背景资料的关系。

主体资料:概括性资料、典型性资料,可以是文字、数据和图象资料。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需要交待背景。

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森林与树木的关系)。

方法:点面结合。

面是全面性、概括性的内容(面上的情况如同全景)。

各个阶段都要体现面上的情况,以体现纵不断主线(即事物发展的脉络,但呈现的不是“流水账”。

纵不断线是指面上的情况纵不断线,不是指个体情况纵不断线。

点是典型性内容(如同特写景头),记述中可以有面无点,但不能有点无面。

阶段划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是人为划分的。

吃透市情才能合理、正确划分。

㈢全面与特色的关系。

全面是指主要内容齐备;特色是指时代、地方、专业。

㈣记事与记人的关系。

志书以记事为主,除人物传外,志书记人主要采用以事系人的方法。

如记述到养猪业发展时,自然而然地记述到应店街的养猪全国劳动模范。

开创之功,特别有意义。

㈤文字与图表的关系。

志书以文字为主,图、表在志书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图的作用很难用简单文字表述,换句话说,一幅图可以表述相当篇幅的文字。

表的作用是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文字为主,图、表是仆(辅)。

允许只有文字没有表格,但不允许只有表格没有文字。

八、行文需注意的问题从部门单位前段时间上交的试写稿的情况来看,往往容易写成汇报材料或总结报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⑴目的意义类用语:如为了……;根据……;按照……;围绕……;……具有重要意义等。

⑵形容词类用语:如大力发展……;有力推进……;成功创建……等。

⑶体会类用语:如实践证明……;是……平台等。

⑷总结性用语:往往用于结尾,如有力地推进了……;有效地促进了……等。

方志要求述而不论。

⑸专业性很强,读者很难理解的用语:如农村经济管理中的生产底垫等。

⑹缩略用语:如“双学双比”“巾帼创建”“三个代表”“五水共治”等。

⑺事件溯源问题:如记述新农村建设从2003年起,但实际上市委在1995年已提出建设小康社会。

⑻内容平淡,有面无点,没有亮点。

许多事情点到为止,不够深入。

如市政府组织某某单位对村级财务上墙情况进行检查,但没有检查结果;某某单位完成调查报告,但没有报告内容要点,等。

九、编写志稿要求㈠工作要求:⑴要有攻坚克难的意识。

修志中的所有难题都是无法避免的,修志人员唯一的途径是想方设法予以克服。

搜集完整的、准确的、系统的资料很难,但编写志稿比搜集资料难度更大。

要站在全市的高度,用简明、正确、通俗的语言将志稿写出来,述而不论。

⑵打造精品的意识。

要有敬畏之心,有事业性,既然上手了就要静下心来,把它干好。

把握全局,立足时代,研究地情,谙熟方志。

工作要认真仔细,精益求精。

志稿中的差错有些编辑部不一定看得出来,尤其是一些专业的东西,一旦差错成志书就有可能贻笑大方,抱憾终身。

㈡质量要求: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资料翔实,特色鲜明,记述正确,表达通顺,文风端正。

㈠不要使志稿变成流水账本;㈡不要使志稿变成工作总结;㈢不要使志稿变成文件摘录;㈣不要使志稿变成教材辞典。

王仁荣2015.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