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柳树的移植与管理

柳树的移植与管理

柳树的移植与管理
(2012-06-15 22:39:12)
柳树
一、生态习性
柳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潮湿深厚之酸性及中性土壤。

较耐寒,特耐水湿,但亦能生于土层深厚之高燥地区。

萌芽力强,根系发达,生长迅速,15年生树高达13m,服径24cm。

但某些虫害比较严重.寿命较短,树干易老化.30年后渐趋衰老。

根系发达,对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并能吸收二氧化硫。

二、栽植技术
1.对胸径10厘米的柳树,可于春季化冻后至新芽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在地面以胸径(距地面1.3米处的干径)的8-10倍为直径画圆断侧根,再在侧根以下40~50厘米处切断主根,打碎土球,将植株顺风向斜植于假植地,保持土壤湿润。

运输时要将根部放在车槽前,干稍向后斜向安置。

2.修剪:掘苗后进行。

留外向芽短截,四周保持长短基本一致,株冠整齐。

3.挖穴:依胸径大小,栽植穴直径应为100厘米,土质疏松肥沃的可小些,石砾土、城市杂土应大些,深则不小于80厘米;穴壁要垂直,呈圆筒状,不能挖成锅底形,以免生根后根因伸长力不足而弯曲,遇雨倒伏。

4..定植:于穴中先填15-20厘米厚的松土,然后将苗木直立放于穴中,使基部略下沉5-10厘米,以求稳固。

在四周均匀填土,随填随夯实。

填至距地面8-10厘米时开始做堰,堰高不低于20厘米,并设临时支架防风。

5..浇水:定植后及时浇头遍水,至满堰,第三日再浇二遍水,第七日浇第三遍水,水下渗后封堰。

天气过于干燥时,过10-15天仍需开堰浇水。

6.注意事项:
①栽前要注意修整根系,需将烂根、裂根剪除,苗木要随起、随运、随栽植。

②截干后随栽随截,不宜留过长的侧枝。

③截干后及时在伤口处涂油漆。

三、养护技术
(一)加土扶正
柳树栽种后在下过透雨后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树干动摇倾斜的应松土夯实。

树坛泥土下沉缺土的,应及时覆土填平,防止雨后积水引起烂根。

树坛泥土堆得过高的要耙平,防止深埋影响根系发育。

如果支撑树木的扶木已松动,要重新绑扎加固。

对于倒伏的树木必须重新栽种,并支撑扶木。

(二)浇水
柳树栽种后,必须浇透水,使土壤与根部紧密结合。

天气干旱时,每隔7—10天浇水一次。

每次浇水都应浇透。

为浇透水(即指水浇下后,能暂时停留在地面上,并不立刻被泥土吸完),要将根际附近表土锄松,并筑围堰,不使所浇之水溢出外流,水渗入土中“吃”足后,再把土覆盖好。

夏季浇水应在早晚进行,中午气温较高,枝叶蒸腾旺盛,如骤然浇水,降低了土温,会抑制根系的吸水能力,破坏树木地上与地下部分的水分平衡,导至树木萎蔫。

浇水的水质以河水、雨水、井水、自来水为宜,切忌使用工厂排出的废水及其它污水。

(三)松土除草
因降雨、浇水及人畜走动等原因,常使根旁泥土板结,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同时,树下的杂草藤蔓与树木争夺水分、养分和生存空间,也严重影响树木生长。

所以松土除草是养护管理的基本措施之一。

除草结合松土进行,要注意不能过深或过浅,过浅达不到应有效果,过深会伤及根系。

松土深度一般在6~7厘米为宜,松土时要把生长在表土里的浮根切断,促其向下扎根,深根可抗旱抗风。

松土除草的方式
应视地势、土壤、树种等相关条件而定。

通常树根附近松得浅些,树根外围可深些;树小浅些,树大深些;沙土浅些,粘土深些;夏秋季浅些,冬季深些。

在生长季节,一般15天左右应松土除草一次,根据“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进行。

(四)剥芽修剪
柳树栽种后到了生长季节,树干、树枝上会萌发出许多嫩芽、嫩枝,使树木生长不能挺直,树冠生长不均匀,并消耗大量养分。

为使树木生长茁壮,在春季萌发时,可用手随时摘除多余的嫩芽,这叫“剥芽”。

在树木生长期间,对生长部位不得当的枝条也要剪除,使树冠能生长均匀和通风透光。

如发现柳树栽种后有枯萎趋势,此时应毫不犹豫地采取强修剪措施予以抢救。

对于行道树,在生长期间要随时修除影响架空电线、交通、建筑和其它公用设施的枝叶。

树木落叶休眠后,对主枝上生长过密的侧枝也要适当疏去,并剪掉枯枝、烂枝和有虫卵或损伤的枝条,一般情况下不宜强度修剪。

修剪树木的工具必须锋利,使剪口平滑。

大的树枝锯除后,最好在剪口上涂抹防腐涂剂。

(五)施肥
为使树木生长良好,枝叶茂盛,施肥是重要措施之一。

有计划地施一些有机肥料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形成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增进土壤肥力。

柳树栽种后在栽种前,可结合挖坑换土,在挖好的坑底施入腐熟的堆肥、粪肥等作基肥。

如在生长季节施肥,由于柳树栽种后的根系幼嫩,肥料不能过浓,否则反而会影响树木生长发育,可采用腐熟的稀薄人粪尿或沤制的饼肥水。

四、病虫害防治
(一)柳树烂皮病
症状特点:发生在主干、主枝和小枝上,有干腐和枝枯两种类型。

主干及枝干部发病为干腐型,发病初期表皮为赤褐色,皮层腐烂变软,后期病皮干缩下陷,病斑上出现许多黑色小突起,为病菌的子座,在阴雨气候条件下可挤出黄色丝状分生孢子角,导致皮层糟烂,病皮与木质部分离。

小枝发病后,病斑迅速环绕枝条一周,导致枝条枯死,称为枝枯型。

发病特点: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残体中越冬。

翌年条件适宜时,成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死亡组织侵入寄主,病菌有一定的潜伏性,通常在皮层内能潜育6-10天。

5-6月是分生孢子器产生盛期,所以5、6月发病多,病斑扩展迅速,7月后病势渐缓, 9月份基本停止。

6-9月子囊壳出现在枯枝或病死组织上,8、9月放散孢子。

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5-30℃。

病菌孢子在雨后大量散放,过冬后显症状。

病害的发生与树种、树龄、密度、方位等密切相关。

植株长势弱易染病。

品种中唐柳易感病。

移植后返苗慢的受害重。

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栽培。

其中唐柳易感病。

2.在移栽时减少伤根,缩短假植期。

移栽后及时灌足水,保证成活。

加强栽培管理,科学修剪;秋季树干涂白,防止灼伤和冻害;春季干旱时,注意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力。

发现有病死树及时伐除并烧毁。

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200倍液涂抹病斑,涂前先用小刀将病组织划破或刮除老病皮。

涂药5天后,再用50-100ppm 赤霉素涂于病斑周围,可促进产生愈合组织,防止复发。

也可用10%双效灵10倍液喷干或涂干。

(二)柳尖胸沫蝉虫害防治
症状特点:在夏天,柳树上常常见到一团团泡沫,内有黑色的虫子,它们是柳尖胸沫蝉。

这种沫蝉由卵孵化后,就开始吸取枝条汁液,主要危害柳树,有时也危害杨树及杂草。

由于柳尖胸沫蝉的危害,影响树木
正常生长,严重时可致柳树枯萎死亡。

该虫1a(年)发生1代。

5月上旬至下旬为孵化盛期,初孵若虫喜群集在新梢基部取食,同时腹部不断排出泡沫,将虫体覆盖。

随着龄期的增加,逐渐向枝条中、上部移动,大多危害1~2a生枝条。

随着取食量的增加,排出的泡沫显著增多,整个虫体都被包埋在泡沫中,被害枝条上不时有水滴下落。

防治方法:剪除着卵的树梢并烧毁。

在若虫群集期喷洒氧化乐果、吡虫啉等内吸性杀虫药剂。

(三)柳瘿蚊虫害防治
症状特点:在柳树的枝上,有时会发现长有园形的虫瘿,这是柳瘿蚊危害的结果。

柳瘿蚊可以危害不同品种的柳树,以幼虫蛀食1~2a(年)生枝条。

它的成虫蚊子形状,长2.15~3.15(毫米), 黑红色,翅膀膜质透明。

幼虫椭圆形,长3~4毫米前胸有一“Y”硬化骨片。

该虫可发生几代,以老熟幼虫在1~2a生枝条中越冬,于柳树生长季节里危害。

成虫产卵于柳芽的基部和叶片间,幼虫孵化后即蛀入幼枝皮下, 在皮下蛀害取食, 使枝条上下输导受阻, 造成水分和养分积聚, 使枝条肿胀、畸形、弯曲, 渐干枯变色,易被风折断。

防治方法:于冬季修剪、除去虫枝, 集中烧毁, 减少越冬虫口数量。

药剂防治。

柳瘿蚊第1代幼虫孵化期比较整齐, 后面几代世代重叠, 所以以第1代幼虫防治为主。

在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喷雾。

也可在树干基部打孔, 注射久效磷或氧乐果乳油原液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