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智力评估
第二节 有关智力的理论
一、因素分析理论
1.斯皮尔曼的两因素理论 2.瑟斯顿(Thurstone)的群因素理论 3.弗农(Vernon)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 4.吉尔福德(J.P.Guiford)三维智力结构模型 5.卡特尔和霍恩(Horn)的流体晶体智力模型
二、信息加工理论
1. PASS理论模型 2. 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第四章 智力评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什么是智力 有关智力的理论 智力的测量 常用智力评估量表
第一节 什是心理学家们特别感兴 趣的问题,对智力的研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 要给智力下一个确切的、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却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智力的本质属性
1.WAIS RC 2.WISC CR 3.C WISC 4.C WYCSI
(四)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三次修订本简介
WISCⅢ 是 在 WISC R 的 基 础 上 修 订 的 (1991)。全量表分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各 含5个分测验。
(五)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第三次修订本简介
WAISⅢ是在WAIS R基础上修订的,于1997 年出版。
(二)层面模型
心理测量层面模型的基本假设是通过对智力 测验分数的分析来揭示智力的结构,辨别导致智 力的个体差异的“因素”或潜在来源。
二、传统智力测验的地位
传统的以心理测量学为基础的智力测验(笔 纸测验)在教育、科研、临床和职业应用上有着 广泛的应用,是最重要的智力评估工具。
第四节 常用智力评估量表
(一)测验的内容与实施 (二)测验的标准化 1.常模 2.计分 3.信度 4.效度
三、其他系统智力理论
1.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2.帕金斯(D.Perkins)的真智力理论 3.塞西等的智力生物生态学模型 4.戈尔曼(D. Goleman)等的情绪智力理论
四、智力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第三节 智力的测量
一、智力测量模型
(一)神经功能模型 1.潜能唤起法 2.大脑皮层葡萄糖代谢率法 3.神经传导速度法
一、韦氏智力量表
(一)测验内容及实施 韦氏智力量表分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分 别评价被试与言语发展和与空间知觉有关的智力 功能,它们也被认为反映了大脑优势半球和非优 势半球的功能。
(二)分测验的内容、实施方法及测验的功能
1.言语分测验 2.操作分量表 3.中国修订韦氏智力量表新加的几个分测验
(三)量表的标准化
当前智力问题专家对智力的理解和认识既重 视智力内容的传统方面,即逻辑思维能力、推理 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记忆能力等,又重视皮亚 杰等人所强调的适应环境能力和认知心理学家所 强调的获得知识的能力。
三、智力的相关问题
由于历来心理学家对智力有着不同的理解, 目前心理学界关于智力的定义尚无统一的意见, 但专家们通过对智力的多年研究已达成了一些共 识。
二、比奈量表
(一)量表的结构与功能 (二)分测验的内容及实施方法 (三)量表的标准化
1.分测验的内容 2.实施方法
三、考夫曼儿童成套评定测验
(一)测验的内容与实施 1.测验内容 2.实施方法
(二)测验的标准化
1.常模 2.计分 3.解释 4.信度 5.效度
四、瑞文推理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