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悟县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54分)1. (16分) (2019高一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咸,字逢儒。
登淳熙二年进士第。
调内江县尉,县吏受贿,赋民不均。
咸以闻于部使,为下令听民自陈利病,而委咸均其赋。
改知果州南充县,转运司辟主管文字。
岁旱,税司免下户两税,转运使安节以为亏漕计,咸白安节曰:“苟利于民,违之不可。
”安节从之。
蜀岁收输绢钱,民以为病,咸白安节,核入节出,奏岁减二十余万缗。
大修学宫,政以最闻,改知普州。
开禧元年,边事兴,四川宣抚使程松奇其才,辟主管机宜文字。
咸贻书劝松捐金帛,募死士,搜人才;考图籍以疏财用之源,视险要以决攻守之计。
松复书深纳,然实不能用。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
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迁利路转运判官。
曦叛臣于金,关外四州继没,人情大骇。
咸留大安军督军粮,檄其守杨震仲振流民,备奸盗,众稍安。
安丙密以曦反谋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
曦以咸蜀名士欲首胁之以令其余檄咸议事咸不往遂之利州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从之时僭乱后帑藏赤立。
咸至武兴,与丙商榷利病,兵政财计,合为一家。
核诸司羡余,移支常平广惠米。
汰弱兵二万余,规画备至,故军兴增支之数,皆不取于民。
咸昼夜精勤,调度有方,不二岁,钱粮布帛饶足。
嘉陵江流忽浅,或云金人截上流,咸不动,疏而导之,自益昌至于鱼梁,馈运无阻。
金州地险,咸增馈米以实之,人皆曰:“金州之险,金人不可向,何益之为?”咸曰:“敌至而虑,无及矣。
”未几,金人犯上津,赖以固。
召为司农少卿,卒。
丙列奏其功,赐谥勤节。
(节选自《宋史卷一百七十一》)(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曦以咸蜀名士/欲首胁之/以令其余檄/咸议事/咸不往/遂之利州/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从之B . 曦以咸蜀名士/欲首胁之以令其余/檄咸议事/咸不往/遂之利州/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从之C . 曦以咸蜀名士/欲首胁之/以令其余檄/咸议事/咸不往/遂之利州/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从之D . 曦以咸蜀名士/欲首胁之以令其余/檄咸议事/咸不往/遂之利州/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从之(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辟,本义指施加刑罚,引申指法律、法度,又指君主。
此处为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
B . 以最闻,指因政绩考核优秀而闻名。
古代考核政绩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
C . 檄,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在本文中作动词,用檄文告知。
D . 谥,是对死去的诸侯、大臣等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陈咸长于政事,体恤百姓。
内江县官员贪贿无为,赋民不均。
陈咸陈情部使,部使让他听准百姓自陈利病,并让他来做调整赋税工作。
B . 陈咸应变有方,效果显著。
吴曦叛宋投金,多地失守,民心震惊。
他收集军粮、发布文告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百姓最终安定下来。
C . 陈咸总理蜀赋,调度有方。
安丙推荐他总理蜀地赋税,他和安丙一同研究财政现状,把兵政财计合为一家,合理调度,收到明显效果。
D . 陈咸面对困境,积极有为。
面对嘉陵江被金人上游截流的传闻,他并不惊慌,而是积极疏导航道,使得从益昌到鱼梁的航运保持畅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②咸曰:“敌至而虑,无及矣。
”未几,金人犯上津,赖以固。
2. (14分)阅读文本选段,完成文后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刘邦亲赴鸿门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这几段文字表现了刘邦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 (16分) (2020高一上·安康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
少时家贫,好读书。
里中社,平为宰①,分肉食甚均。
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陈平先事魏王咎,后归项羽,后降汉。
汉三年,楚急攻汉,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汉王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
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
汉王为太牢具,举进。
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
其明年,用其奇计策,卒灭楚。
汉六年,与平剖符,世世勿绝,为户牖侯。
其明年,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围以得开。
孝惠帝六年,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
孝文帝立,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为左丞相。
居顷之,孝文皇帝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
”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
”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
平曰:“有主者。
”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候,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孝文帝乃称善。
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注]①宰:主持分祭礼割肉的人。
(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B .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C .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D .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怒而辞/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太牢:古代祭祀,牛、羊、猪三牲皆用,称之为太牢。
本文中指丰盛的食物。
B . 侯:封建制度中爵位之一。
中国周代爵位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
C . 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符节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
D . 谥: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而为其专立的称号,有权势者方能拥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陈平足智多谋,能出奇计。
楚军将汉王围困在荥阳城,他用计离间了楚方军心,狙杀范增;平城之围,也是因他的计策,使受困的刘邦得以脱险。
B . 陈平治国有才,受到信任。
汉六年,他被封为户牖侯;孝惠帝六年,他被任命为左丞相;孝文帝即位后,仍被任命为左丞相;后来又单独任丞相。
C . 陈平处事善变,善度时势。
孝惠帝时,太后专权,要立吕家人为王,陈平假装听从,等到吕太后去世,他与太尉周勃合谋,最终诛灭了吕氏一党。
D . 陈平能言善辩,口才超人。
孝文帝即位后,曾经咨询朝廷事务,当时位次第一的大臣周勃回答不了,而陈平应答自如,有理有据,孝文帝也称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②外镇抚四夷诸候,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4. (7分) (2020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牡丹罗隐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
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①无力凭栏杆。
【注释】①杨贵妃为女道士时曾号为“太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首联写牡丹正蓓蕾初放,光彩照眼,红艳动人,然而雾气笼罩着它,似乎难开得大。
B . 颔联写牡丹受公子、美人喜爱,突出牡丹雍容华贵的特点,批评达官贵人的追名逐利。
C . 颈联写牡丹给春天增添魅力,在雨中显出秉性,突出了牡丹的不凡气度与刚强品质。
D . 本诗首联直接写出牡丹的形色,中间两联通过描摹不同场景,来侧面烘托出牡丹的神韵。
(2)诗的最后一句“太真无力凭栏杆”用语精妙,请简要分析。
5. (1分) (2017高一下·四川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诗经-氓》中用动物描写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②《采薇》中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戍卒回乡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③《荷塘月色》中,作者巧妙的运用比喻,写出荷叶出水很高的语句是:________。
二、 (共2题;共17分)6. (12分)(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
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
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
[甲]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
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我们三人的反映态度也不一致。
[乙]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丙]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选自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假如B . 心习C . 反映D . 东想西想(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7. (5分)(2017·银川模拟) 找出下面文字中的四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