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
──珠江三角洲
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夏咏梅(第一课时)张冠荪(第二课时)
教学思想设计
本节内容丰富,可充分利用学生对生活的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探究区位优势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认识外向型经济作为本区的特色经济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讨论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坚定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第一课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利用丰富的课本素材和自我生活体验,探究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及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二课时:通过指导学生收集、分析相关材料,认识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独特性;联系家乡实际,探讨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出珠江三角洲位置的优越性。
2.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3.认识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发展。
4.利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归纳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特点。
5.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实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对外开放战略的正确性,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
2.外向型经济、区际联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学难点
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条件和特点,以及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
1.珠江三角洲地图。
2.有关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土地利用景观的图片或录像资料。
学生
收集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的成果资料和土地利用景观图片、城镇化发展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