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针灸治疗--漏肩风、臂丛神经痛、肘劳1ppt课件
针灸治疗--漏肩风、臂丛神经痛、肘劳1ppt课件
•17
•-
临床表现 肩痛,活动受限 或/和肩周肌肉萎 缩。
•18
•-
⒈发病缓慢,多数无外伤史,少数仅有轻微 外伤。可有受风着凉史。
•19
•-
⒉ 病程较长,常有数月疼痛病史。 ➢ 初为轻度肩痛,活动失灵,逐渐加重。疼痛一般
位于肩前外侧,可向颈、耳、前臂和手放射,但 无感觉障碍。 ➢ 严重者,稍一触碰,即疼痛难忍,或夜不能眠, 或半夜痛醒(静止痛),不敢患侧卧位,肩活动 受限,穿、脱衣服困难,甚至不能梳头、洗脸、 漱口或洗澡等。
•34
•-
治疗 ➢治法:
祛风散寒,化湿通络,活血止痛。 取手三阳经穴为主,局部配合循经取 穴。 早期针用泻法或针灸并用。
•35
•-
➢ 处方、方义
肩髃、肩贞、肩前
局部取穴,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舒筋止痛
曲池、合谷、外关、阳陵泉
远部取穴,疏导阳明、 少阳经气,通络止痛
•36
••37
•-
➢ 随证取穴
•20
•-
⒊ 患肩肌萎缩,背阔肌和大小圆肌等有痉挛。肩 部压痛广泛,而以肱二头肌长头腱部压痛最为明显。 肩活动严重受限,尤以外展、外旋、后伸为甚。
•21
•
•-
⒋ 晚期肩关节外展、外旋、后伸明显障碍,甚至 可呈僵硬状态,或伴肌肉萎缩。
疼 痛 程 度
•病 程 时间(6月)
•22
•-
5.X线检查一般为阴性。或仅见肱骨头骨质疏松;有时可 见增生钙化。
•23
•-
肩关节痛点检查 喙肱肌板机点和痛区
•24
•-
小圆肌板机点和疼痛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5
•-
斜方肌板机点和疼痛区
•26
•-
肩胛提肌板机点和疼痛区
•27
•-
肱二头肌板机点和疼痛区
•28
•-
肱三头肌板机点 和疼痛区
•29
•-
斜角肌板机点 和疼痛区
•30
•-
肩胛下肌扳机点 (肩胛胸壁综合症)
••1
•-
概述
以肩关节痠重 疼痛,运动受限为主 症的病证。
•五十肩、“肩凝症”、 “冻结肩” •女性稍高于男性 , 单侧多见。
•2
•-
范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
简单理解,就是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 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 以肩关节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肩胛上血管和神经
•12
•-
肩部滑囊和腱鞘
•13
•-
中医病因病机
感受风寒 劳累过度
扭挫伤
气血衰退
经络阻滞 筋脉失用 气血运行不畅
•14
•-
西医病因病理
引起肩周炎的病因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 肩部活动减少,可因颈椎病神经根痛等引起肩部痛、
活动受限;
•退变
② 肩关节损伤,如肩袖撕裂、骨折、脱位,固定时间太
长;
•外伤
③ 组成肩关节囊的结构因退变而产生无菌性炎症、粘连, 如冈上肌腱炎、肱二•劳头损肌长头腱鞘炎;
④ 相邻滑囊产生炎症粘连,如肩峰下滑囊炎、肩胛下肌
滑囊炎。
•感受风寒
•15
•-
西医学主要病理改变
急性期表现为关节滑膜水肿。炎性侵润,组织 液渗出,肩部软组织痉挛、挛缩,局部血液、 淋巴液循环不畅,组织代谢障碍。
•43
2.弯腰摇肩法:弯腰伸臂,作肩关节环转摇动,动作幅度 由小到大,由慢渐快。
•-
•44
•-
3.体后拉手法:双手后伸,由健侧手拉住患侧腕 部,渐渐向上拉动,反复进行。
•45
•-
4.外旋锻炼法:患者背靠墙而立,双手握拳屈肘, 两臂外旋,尽量使拳背碰到墙壁,反复数次。
•46
•-
5.双肩内收、外展运动:双手交叉置于颈后部, 肩关节尽量内收、外展运动,反复数次。
概述 •3
•-
肩部解剖基础
骨性结构
•4
•-
肌肉连接:背阔肌
•5
•-
肩背部中层肌肉:大小菱形肌、岗上肌、岗下肌、大小圆肌
•6
•-
肱二头肌长头、肱三头肌
•7
肩胛下肌
•-
前锯肌
•8
•-
胸小肌、胸大肌、喙肱肌
•9
•-
肩部血管神经
•10
•-
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四边孔)
•11
•-
•39
•-
5、小针刀疗法
•40
•-
6、针刺条口透承山。 7、理疗:红外线、磁疗、超短波。 8、推拿、按摩
•41
•-
9、肩部功能锻炼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下列方法。 1 双手高举锻炼法 2 弯腰摇肩法 3 体后拉手法 4 外旋锻炼法 5 甩手锻炼法 6 双肩内收、外展运动法
•42
•-
1.双手高举锻炼法:患者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 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缓慢向下回到原处, 反复数次,以耐受为度.
肩内廉痛:加尺泽 肩前廉痛:加合谷、列缺 肩后廉痛:加后溪、小海 肩外廉痛:加外关
•38
•-
其它疗法
1、 电针先密波,后疏密波。 2、 拔火罐(刺络拔罐) 3、 耳针:
取穴:肩、肩关节、肾上腺、神门、皮质下等, 刺法:每次针2~3穴,强刺激,捻转,嘱患者适当活 动患肢,留针10~20分钟,或耳压。 4、穴位注射:用药:丹参针、当归针、野木瓜针,每次选 用2~3穴,每次注射2ml,隔日一次,或用封闭
•47
•-
6.甩手锻炼法:患者站立位,作肩关节前伸、后伸 及内收、外展运动,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反复进行。
•48
••49
•-
什么叫臂丛神经痛 ?
由于臂丛神经受损而引起颈、 肩、上臂、前臂和手的疼痛,称为 臂丛神经痛。
•50
•31
•-
肩关节检查
鉴别脱位
•32
•-
鉴别骨肿瘤、神经性关节炎
•33
•-
辨证:
1、风寒湿型:肩部束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 畏风恶寒,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2、瘀滞型:肩部肿痛,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 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脉弦或细涩。 3、 气血虚型: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 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质淡 ,脉细弱或沉。
又因赖以维持关节稳定性的肩部肌肉韧带较多, 肌腱细而长,自身血供较差,随年龄增长,常 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发生本病。
•16
•-
肩周炎的病理过程可分为三期:
①急性期或称冻结前期:关节囊本身粘连,其下部皱襞因 互相粘连而消失,使肩外展受限,肱二头肌腱鞘亦有粘连而 滑动困难,肩痛渐重; ②冻结期或粘连期:关节囊及其周围结构,如冈上肌、冈 下肌、肩胛下肌痛,喙肱韧带挛缩,滑膜充血、肿胀,失去 弹性,关节几乎冻结,不能活动,疼痛持续; ③缓解期或称恢复期:约经半年至1~1.5年时间,炎症逐 渐好转,疼痛缓解,肩关节活动亦渐恢复,但往往活动范围 不如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