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料购物袋、连卷袋产品质量控制标准

塑料购物袋、连卷袋产品质量控制标准

Q/YYS001—2011 塑料购物袋、连卷袋产品质量控制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聚烯烃母料,混合后,经热合或粘合某工艺制成的塑料购物袋和连卷袋(也称撕裂袋或点断袋)及平口袋。

用以在销售、服务等场所所用于盛装及提携商品或予包装商品。

2、本标准引用下列相关标准
GB9687—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 B/T6672—2001塑料薄膜及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
G B/T6673—2001塑料薄膜及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

G B/T96391—2008塑料薄膜及薄片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自由落镖法(第一部分,梯级法)。

G B/T2358—98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

G B/T9685—2003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 B/T21661—2006塑料购物袋和G B/T21660—2008环保、安全和标识通用技术要求。

G B/T24984—2010日用塑料袋
G B/T1126—91聚烯烃添元母料
G B/T12025—89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
3、感观
无论是塑料薄膜和成品袋制品,都应均匀、平整不应存在有碍使用的气泡、穿孔(不包括透气孔)。

塑化不良、鱼眼、僵块、丝纹、挂料线、皱折(不包括折边)等制造上的质量缺陷及瑕疵,有印刷的薄膜和袋制品,油墨应均匀、图案文字清晰、完整、印刷剥离率应<20%,套印误差<1mm.
4、塑料薄膜的质量标准
4.1配料
4.1.根据设计、研发及供需双方的协商,选择能保证产品质量的树脂牌号,保留其优良性能,用其它牌号弥补其不足。

4.1.2组成配方的各种树脂的质量份应准确,各种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越接近越好(相溶性)好便于塑化、挤出。

4.2混料
4.2.1混料时各种树脂应搭配倒入混料机里,严禁同一种树脂投入完后,再倒另一种树脂。

其目的是保证混料均匀。

4.2.2保证混料时间,当各种树脂投完后,开始计时混料时间。

400Kg混料时间不低于15分钟,600Kg不少于20分钟,800Kg不能小于半小时,严禁800Kg以上重量混料,同时禁止循环式混料。

5.吹塑
5.1为保证袋制品的质量,吹塑薄膜是关键。

无论从薄膜外观、尺寸规定,各项机械物理性能,都应符合GB12025—89标准要求,同时满足袋制品标准规定。

5.1.1挤出设备、工艺装备、工艺参数
①为适应聚乙烯挤出吹塑要求,螺杆长径比选用25—30;的为宜,压缩比3—4为好,产品质量稳定。

②机筒三段加热参数:一般140—150℃,二段180—200℃,三段180—200℃,机头180—190℃。

③牵引比:物料挤出速度与牵引率速度之比,取4—6倍为宜。

吹胀比:膜泡直径与口膜直
径之比,取2—5倍为宜。

④风环的风口倾斜角在45°—60°之间,风标口径要和口模直径相匹配,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可取1.5—3.(口模直径小时取大值)
⑤人字型夹板的作用是稳定膜泡,并逐渐压扁送入牵引辊。

夹板角度可在10°—40°之间,小角度适宜平挤平吹法大角度用于平挤上吹法。

5.2薄膜的物理机械性能;见表1
计算:偏差=最厚-最薄÷公称厚度×100%
注:①根据员工现在技术水平和设备实际情况,购物袋偏差值可放到25%,连卷袋放宽至35%。

②从实施之日起,早年后恢复到质量控制标准规定。

5.2.2袋制品的克重偏差
袋制品的克重小于5g(含5g)时,上、下差0.1g。

袋制品在5—10g重时,上、下差为0.2g 袋制品10g以上时偏差为+、-0.3 g。

但应注意的是:当配方中聚烯烃填充母料的组份比例大时,会使配方的平均比重加大,薄膜变薄这时不可一味的追求克重,而应参照厚度比对一下及时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