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恋爱是每个年轻人都向往的事,是人获得属于自己婚姻的一个开始。
爱情无疑是当代大学生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大学生恋爱也早已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事了,它是那么地有魅力,拨动着学生的心弦。
但是它却又是莘莘学子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人格健康发展。
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行为,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工作。
我也身为一名大学生,我通过查阅资料以及观察学校同学、身边同伴的恋爱行为,对大学生恋爱心理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并且我也想学习正确的恋爱观来指导自己和同学。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心理
【正文】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并且已发展为有增无减的趋势。
但是不少大学生的心理发育与生理发育是不一致的,在对待爱情问题上是盲目且冲动的。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恋爱行为有三个特征:
1.普遍化。
当前,大学里已经形成了一种“恋爱热”,刮起了
一股“恋爱风”。
经调查表明,赞成谈恋爱的大学生高达95%。
目前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几乎占到学校的三分之一。
2.公开化。
东方恋爱一向讲究的是含蓄矜持,我们的父辈们
谈恋爱都像是进行地下活动一般,生怕被别人知晓。
但是现在的大学生恋爱仿佛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一般,进入校园可以发现一对对的情侣旁若无人,卿卿我我。
3.低龄化。
以前谈恋爱的一般都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完成了
基本的学业之后才会考虑恋爱问题。
现在不少大一学生进入校园之后就迅速地谈起恋爱。
(二)大学生恋爱普遍化的主要原因:
1.生理因素。
大学生处于17-24岁的年龄,正值青春发育成熟期,性意识增强,性冲动强,渴望与异性亲近,恋爱欲望强烈。
2.大学生谈恋爱动机多元化,寻找终身伴侣的占18,4%,调剂紧张学习生活的占19.1%,打发无聊时间的占22.2%,满足生理需求的占31.3%,随大流的占6.7%,证明自己魅力的占2.3%。
大学生恋爱心理还包括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等。
这都是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因素。
3.社会环境的变化,传播媒体的宣传以及宽松自由的高校环境等都为刚离开家,急需找一个情感寄托的大学生提供了帮助。
(三)当前大学生恋爱表现的心理特征:
1.对性的好奇心理。
这是由于性意识增强以及渴望与异性接近的生理因素产生的。
2.依赖心理。
这是由于独生子女习惯了家人的呵护,进入大学离开家后,十分地不适应,急于找一个人来依靠,寄托无处安放的情感。
3.补偿心理。
这是一种功利性的心理动机,渴望在对方那里得到经济、社会地位的补偿。
4.急于求成。
很多大学生见身边的同学都谈了恋爱,觉得自己没谈好像就是没魅力,所以急于求成地谈一场恋爱。
有的女大学生觉得毕业了没男朋友是剩女的表现,所以在大学期间匆忙地谈一场恋爱。
但是,由于大学生恋爱的低龄化,年龄较低涉世未深,缺乏正确
判断一个人好坏的经验,也因为情感外放,一扫东方恋爱中的含蓄矜持,极容易受性生理及性心理的控制,所以在大学生恋爱中难免出现问题。
(四)大学生恋爱的问题:
1.单相思。
单相思属于恋爱心理上对认知和情感的失误,会使自己陷入极其痛苦的境地,并感到空虚、寂寞、绝望。
如果处理不好,会给自己甚至对方带来学习、生活上很大的困扰。
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要及时止步,从单恋中解脱出来,要用理智来克服情感,切记不要情感用事,对自己或对方带来伤害。
2.多角恋。
多角恋是指自己同时追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性或者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性追求并都建立了恋爱关系,这比单相思更为严重更为危险。
在同异性恋爱时,由于大学生的不成熟,可能又被别人吸引动了心建立了恋爱关系,这极易引发爱情纠纷,处理不当会引火上身。
3.失恋。
失恋是指恋爱一方否认或者终止这段恋爱关系,给另一方带来了严重的心理挫折。
失恋可以说是大学生最严重的心理问题之一。
失恋的一方可能陷入焦虑、伤心、痛苦中无法自拔,如果没有正确干预积极引导,失恋者可能会选择自杀或报复他人等极端行为。
对于大学生恋爱的普遍化以及出现的众多问题,大学工作的重点就在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灌输正确的性生理、性心理知识,让大学生直视爱情与性的关系。
具体做法:
1.开设指导大学生恋爱与学业、恋爱与人格等方面的辅导课,
以及关于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的健康教育课程。
2.开放心理咨询室,为大学生恋爱问题提供咨询之处。
3.优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
不少高校旁边都有很多宾
馆酒店网吧之类的,学校应该优化环境,还校园一方净土。
并且多开展陶冶情操、培养美德的校园活动,号召学生大力参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转移对爱情的注意力。
【总结】爱情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学问。
大学生应该养成正确的恋爱观,准确地认识爱情,正确地对待爱情,不盲目不冲动不从众。
在恋爱关系中,要理智地对待爱情与学业与生活的关系,发生问题时也不冲动行事。
拥有正确爱情观,合理恋爱,才能使大学生活快乐且充实。
【参考文献】
1.潘昕,赵凯,吴薇薇,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中国地质教育,2006
(2)
2.肖莉,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及恋爱观教育探析,连云港化工高等
专科学院学报,2002(3)
3.张跃,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中国校医,2005(6)
4.郑长波,李晓毅,大学生恋爱动机调查与分析,沈阳师范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4(3)
5.袁立,当代大学生恋爱态度调查与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