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福建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2020-2021学年福建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最新】福建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根据课文补写下面空缺的部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

(《念奴娇·赤壁怀古》)2.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

(《念奴娇·赤壁怀古》)3.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

(《定风波》)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___________?(《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8.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二、选择题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B、不如因而厚遇.之遇:招待,款待C、如惠语以让.单于让:谦让D、衡乃诡对..而出诡对:不用实话对答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②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B、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C、①赵亦盛设兵以.待秦②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D、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②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4.下列划线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舍.相如广成传②左右欲刃.相如③宁许以负.秦曲④臣请完.璧归赵⑤反欲斗.两主⑥空以身膏.草野⑦大将军邓骘奇.其才⑧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A、①②⑧/③⑤/④⑥⑦B、①②/③⑤⑥/④⑦/⑧C、①②⑧/③⑤/④⑥/⑦D、①②/③/④⑥⑦/⑤⑧5.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璧有瑕,请指示..王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C、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D、公车特征..拜郎中6.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B、君何以知燕王C、求人可使报秦者D、子卿尚复谁为乎三、文言文阅读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7.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9.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拓展阅读(8分)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

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

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

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

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之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

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作者:明代·王世贞)10.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诈赵而胁.其璧胁:威逼B、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绐:欺骗C、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僇:通“戮”,杀D、臣请就.死于国就:接受1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B、①入璧而.秦弗予城②毕礼而.归之C、①以.一璧之故而失信于天下②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D、①若其.劲渑池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直”在赵国的一组是()①入璧而秦弗予城②秦出城而璧归③璧入而城弗予④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⑤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⑥使舍人怀而逃之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①③④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作者却不赞同这一看法。

B、作者认为秦国最初要得到和氏璧是虚情,借此来窥视赵国是实情。

C、作者认为蔺相如派手下的人怀揣和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在秦国。

D、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

他在渑池与秦国的强硬较量,柔韧使廉颇惭悟,就显出了他过人的才能。

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灞上秋居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①久,何年致此身?注释:①郊扉:郊居。

14.诗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概括。

(3分)15.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3分)五、名著阅读阅读《欧也妮·葛朗台》,完成下面的题目。

16.下列各项中,对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A.葛朗台本是一个箍桶匠,又是种植庄稼的能手,因此他对每年的木桶需要量了如指掌。

做交易时,他还善于讨价还价,假装耳聋,把对方弄得晕头转向。

依靠这样的手段,他最终成为镇上的首富。

B.“你给了我生路,我有命啦……咱们两讫了……”是葛朗台老头诱骗女儿放弃财产继承权的图谋大功告成时说的。

C.欧也妮看完查理的来信后深受打击,以下这句话就是形容她当时的心情:“晴天霹雳般的劫难:船沉了,希望的大海上没有留下一根绳索,一块木板。

”D.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在看到女儿把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但当他看到太太气得晕死过去时,马上放弃了金梳妆匣。

因为如果气死了太太,女儿按法律将继承全部家庭财产,狡诈的葛朗台知道以小失大划不来。

E.仆人拿侬将家里杂务全包办了,一年的工薪也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台家辛勤劳作的第20年上,葛朗台终于“大方”地赏了她一只旧表,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礼物。

17.简答题“啊,啊,孩子!”他吻了吻女儿的双颊,“我操劳都是为了你呀,你看到了吗?……好家伙,家里一点儿金子都没了。

只有你还藏着金子。

拿出来给我瞧瞧,宝贝儿。

”(《欧也妮·葛朗台》)请简述此后发生的事。

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奔跑在死亡边缘①智利的阿他加马寒漠,历来被人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2004年,一场7天6夜、全程27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赛正在进行。

比赛的路标被狂风吹没了,补充水也已耗尽,而血糖像气温计的汞柱直线下降。

此刻,林义杰和同伴坐在一块黝黑的大岩石下喘着气,互相取笑:“如果我们再找不到出路,就死在这里好了。

岩石上很醒目,或许很快就会有人发现我们的白骨。

”但他最终逃过了这一劫。

凭借之前穿越中国戈壁的经验,3个小时之后,林义杰找到了正路,一举拿下了智利阿他加马寒漠超级马拉松的冠军。

那年,他28岁。

平头,瘦脸,1.64米,不到60公斤。

几年来,这位台湾小伙子,一直奔跑在超级马拉松的赛道上。

他的赛场,始终是地球上最为危险的地区。

②想起那次死亡经历,林义杰至今“腿还会发抖”。

可那场经历仅过去一个月,他便又签下死亡协议书。

在神秘的亚马逊雨林,他又捧回了亚军奖杯。

③如果不是个性执着,原本成绩优秀的他,或许不会走上这条看不到终点的旅途。

父亲曾含泪劝他:“阿杰,学体育没出息的!你好好听我劝。

”在这个没上过大学的老维修工心里,好好读书,上大学,做个拿笔杆子的文化人,才是正途。

实际上,是高中的一次比赛让林义杰确信,奔跑就是自己的“正途”。

那次比赛前,教练问他准备好了没有,他说:“我尽力。

”教练却狠狠打他的头,叫着:“要拼命!”林义杰回忆说:“尽力,就是你跑到终点后,还有力气坐下来喝茶聊天;拼命,就是跑到终点后直接送医院。

”凭着这股狠劲儿,这个台湾小伙子终于跑出了一片天,接连在世界上几个大型马拉松赛事中夺冠。

④渐渐地,他发现,单纯的比赛已经不能满足他对运动的渴望。

他的目光开始瞄准了地球上最艰险的地区。

而从那一刻起,死亡也始终与他如影随行。

⑤2006年11月,林义杰和美国人查理、加拿大人雷伊,组成三人团队横越撒哈拉。

队伍后面,跟着联合国的官员、好莱坞的大牌导演。

通过记录这场西起塞内加尔,东至埃及,全程5900公里的撒哈拉穿越之旅,引起人们对非洲水资源危机的关注。

沙漠的太阳分外毒辣,昼夜温差高达50摄氏度。

途经乍得境内的撒哈拉沙漠,是一个遗留地雷区。

虽然一行人可以绕开雷区,可流沙会裹挟着地雷四处流淌,随时都有触雷的危险。

穿破了11双鞋子,遭到一次劫匪的攻击,111天后,林义杰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人。

半年以后,他才知道,护送他们的军队在回程途中,全部被劫匪枪杀。

⑥他曾在中国西部的大戈壁迷路,并出现了脱水的状况,最终靠咬破嘴唇舔舔血,润润舌头越过难关;在穿越亚马逊河时,他拿着瑞士军刀刮下小腿肚上的腐肉,再把药敷上,不然整个小腿可能就废了;而最难挨的是那些孤立无援的时刻,其他人多是三五人结伴同行,相互照应,只有他,一个亚洲小个子,什么都得自己死扛。

⑦这些生死边缘的瞬间经常提醒他,死亡离他有多近,但奔跑的意义,也因此而开始改变。

小时候,他拼命跑,只是为了跟父亲争口气;功成名就后接着跑,是因为他在享受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而再接下来,又有一大群人从他的脚步中,看到了对待生命的态度。

有一个十七八岁的漂亮女孩,对他哭着说谢谢。

这个女生的家人全部死在一场大火中,她几乎要自杀了。

听了林义杰的演讲,她看到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⑧“没有旅行过,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没有冒险过,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

”这个小伙子乐呵呵地说。

18.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林义杰和同伴互相取笑:“如果我们再找不到出路,就死在这里好了。

岩石上很醒目,或许很快就会有人发现我们的白骨。

”这体现出他和伙伴的乐观和大无畏精神。

B.文中的环境描写,如“比赛的路标被狂风吹没了,补充水也已耗尽,而血糖像气温计的汞柱直线下降”是为了突出比赛环境的恶劣,并以此来直接表现林义杰对待生命的态度。

C.死亡始终与林义杰如影随行,能满足他对运动的渴望,让他的目光从始至终瞄准了地球上最艰险的地区。

D.全文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来塑造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人”的林义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