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探伤机校准规范
实测值 MΩ
耐压试验
电源进线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施 加 1.5kV (直流或 50Hz 交流有效
6.2 测量标准及其设备
1)电流传感器(如:电流互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分流器、钳形电流表等)
的准确度等级应优于 0.5 级;
2)标准电流表和标准电压表的准确度等级应优于 0.5 级;
3)兆欧表的测试电压 500V;其准确度等级应优于 10 级;
4)耐电压测试仪的电压量程应大于 1.5kV,其准确度等级应优于 5 级;
该数据末位数修约到被校测试仪基本误差极限的 1/10 位。 8.3 判断探伤机的电流误差是否超过基本误差极限时,应以修约后的数据为依据。 8.4 校准证书(报告)的要求, 校准证书(报告)内页格式参见附录 B。 8.4.1 校准证书(报告)应给出外观及通电检查、安全性能检测、剩磁感应强度、 综合灵敏度的结果和电流基本误差测量结果的数值。
电源端与保护接地端之间应能耐受 1.5kV (50Hz 交流有效值) 的电压,保持 时间 1min。 5.5 综合灵敏度
用 A1 型 15/50 标准试片贴于标准试件的中部,在周向磁化电流或纵向磁化 电流为额定值时, 标准试片应清晰显示试片图形(如:全 等图形)。
注:磁化电流值、磁化方式及标准试片的类型规格可按用户要求选择。 6 校准条件 6.1 环境条件
5.3 观察条件的检测 5.3.1 在日光或人工照明条件下,被检表面应均匀照射且光照度应大于等于 500lx 5.3.2 在紫外辐射源(黑光灯)条件下,辐射源稳定后被检表面紫外辐照强度不 小于 1000μW/cm2。 5.4 安全性能 5.4.1 绝缘电阻
电源端与保护接地端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2MΩ,测试电压为 500V。 5.4.2 绝缘强度
JJFXXXX—2007
可靠夹持后,在纵向磁化电流关闭或调为零的条件下进行磁化电流的校准。 调整调流装置,将探伤机电流示值调整到电流的某校准点 I, 记录此时电流
测量装置的测量值,重复测量 3 次,计算出的平均值即作为实际值 Io ,再用公式 (1)计算出探伤机周向磁化电流的示值误差。 7.2.3.3 纵向磁化电流的校准
5)特斯拉计(或磁强计)的准确度应优于±5%;
6)卷尺(2 m 或 5 m)的准确度应优于±1%;
7)A1 型 15/50 标准试片;
8)电流测量试件:Φ25mm×460mm, Φ40mm×460mm,T2 紫铜;退磁试件:
Φ30mm×300mm, 45 号钢,860℃水淬火,480℃回火,洛氏硬度 38 HRC~42HRC。
在使用数字显示的电流表情况下,电流校准点可在探伤机的周向磁化电流和 纵向磁化电流(或安匝数)满量程的 30%到 100%间均匀选择不少于三点。
在使用模拟显示的电流表情况下,电流校准点可选择探伤机的周向磁化电流 和纵向磁化电流(或安匝数)满量程的 30%到 100%间带数字的刻度均匀选择不少 于三点。
JJFXXXX—2XXX
磁粉探伤机校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直流(半波整流或全波整流)磁粉探伤机(以下简称探
伤机)的校准。本规范不适用于电磁轭探伤机(仪)、旋转磁场探伤机(仪)等 磁轭式磁粉探伤机(仪)的校准。 2 引用文献
JJF 1071-200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GB/T2611-92 试验机 通用技术要求 GB/T15822.3-2005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 3 部分:设备 JB/T7430.4-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4 部分:磁粉检测 JB/T7406-94 试验机术语 无损检测仪器 JB/T8290-1998 磁粉探伤机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将电流测量装置接入纵向磁化电流线圈后,在周向磁化电流关闭或调为零的 条件下,参照周向磁化电流的校准点的选择及校准方法进行校准,同样用公式(1) 计算出探伤机纵向磁化电流的示值误差。 7.2.4 剩磁感应强度的校准
使用规定的退磁试件,将已磁化的退磁试件退磁,用特斯拉计测量试件退磁 后的剩磁感应强度。退磁后剩磁感应强度不大于 0.2mT。 7.2.5 观察条件的检测 7.2.5.1 在日光或人工照明条件下,用照度计测量标准试件表面光照度应应满 足 5.3.1 条款要求。 7.2.5.2 在紫外辐射源(黑光灯)条件下,辐射源稳定后,用紫外辐照计测量 标准试件表面紫外辐照强度应满足 5.3.2 条款要求。 7.2.6 综合灵敏度的验证
将标准试片有人工刻槽的一面与退磁试件的中部受检面可靠接触,按磁化规 范进行磁粉探伤操作,调整周向磁化电流或纵向磁化电流到规定值时,观察标准 试片的显示,其结果应符合第 4.5 条要求。
8 校准结果表达
8.1 校准数据应记入校准原始记录。校准原始记录的格式参见附录 A。 8.2 被校探伤机的电流误差经数据计算后,应采用 4 舍 5 入及偶数法则进行修约。
2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JJFXXXX—2007
表 2 准确度等级与基本误差极限对照表
准确度等级
基本误差极限
(2.5)
(±2.5%)
5.0
±5.0%
10
±10%
5.2 剩磁感应强度 退磁装置应能将标准试件退磁后的剩磁感应强度不大于 0.2mT。
磁化电流有交流、直流磁化电流输出形式,又可分为周向磁化电流和纵向磁 化电流,磁化电流应连续可调,并能正确显示。电流显示为交流(有效值)和直 流。 5.1.1 探伤机磁化电流的基本误差用相对误差表示,用以下公式计算:
δ = I − Io ×100%
(1)
Io
式中: I —被校探伤机磁化电流示值;
Io —被校探伤机磁化电流实际值。 5.1.2 输出磁化电流的准确度等级可划分为(2.5 级),5.0 级,10 级。各准确度 等级所对应的基本误差极限见表 2。
6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JJFXXXX—2007
8.4.2 校准证书(报告)至少应给出电流基本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包 含因子 k 取 2。 9 复校时间间隔
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 1 年。
7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JJFXXXX—2007
附录 A
标准试片的类型、规格一览表
类型
规格:缺陷槽深/试片厚度,μm
A1 –7/50
A1 –15/50
A1 型
A1 –30/50 A1 –15/100
A1 –30/100
7.2 校准方法 7.2.1 外观及通电检查 7.2.1.1 探伤机应有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生产单位、最大输出电流
等,对固定式探伤机还应有纵向磁化线圈的匝数和最大夹头间距等描述。 7.2.1.2 电器仪表及操纵系统运行应正常。且无影响正常工作和妨碍读数的缺陷 及损伤。 7.2.1.3 试件夹持装置夹持可靠,移动灵活,无停滞现象。 7.2.1.4 夹头等导电接触件应导电良好,不得产生电弧。 7.2.2 安全性能检测
纵向磁化电流是指通过环绕工件线圈的电流。该电流对工件产生磁力线平行于 工件轴线方向的磁化场,用于发现与工件轴向垂直的缺陷(横向缺陷)。
注:纵向磁化电流一般以安匝数计,纵向磁化线圈的匝数由生产厂商提供。
4 概述 探伤机是一种基于铁磁性材料工件被磁化后,由于工件存在缺陷,造成磁化
1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JJFXXXX—2007
附录 B
磁粉探伤机校准记录
委托方
校准日期
唯一性号
器具名称
型号规格
制造厂
出厂编号
地点: □本所实验室 依据: □技术说明书
□现场实验室 温度 □校准规范 □其它
1. 外观及通电检查 :
设备编号
准确度等级
℃ 湿度
%RH 其它
2. 安全性能检测:
绝缘电阻
电源进线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的 绝缘电阻
表 1 常用磁粉探伤机规格参数表
型式
额定纵向磁化安匝数
额定周向磁化电流
固定式 型式
随磁化线圈的形状、放置位置等 因素变化,原则上要求略高于周 1000A~16000A 向磁化的磁场强度,以安匝数计。
额定磁化电流
最大夹头间距 (mm)
1000mm~3500mm
移动式
500A~8000A
5 计量特性 5.1 磁化电流
A) 温 度: 20℃±5℃; B) 相对湿度: ≤85%; C) 无大量尘埃、易燃或腐蚀性气体; D) 无强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
3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JJFXXXX—2007
E) 电源电压波动不超过额定电源电压的±10%。
JJFXXXX—2007
场的不连续,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 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在合适的光照下形成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工件缺陷 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的无损检测设备。
探伤机是基于可变电流源的原理而构建的,它用一组电流源直接将被测工 件作为导体形成电流回路,被测工件通过一定的电流后被磁化,从而实施对其的 探伤。该电流一般被称为周向磁化电流。另一组电流源是通过有一定匝数的环绕 工件的线圈形成回路,当该回路有一定电流时,使工件被磁化,对其进行探伤。 该电流一般被称为纵向磁化电流。其型式、规格参数等见表 1。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周向磁化电流 circumferential magnetizing current 周向磁化电流是指将工件作为导体直接通电所产生的电流。该电流使工件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