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旋转式PET瓶吹瓶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自动旋转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吹瓶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型式、基本参数及工作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二步法制瓶工艺吹制饮料、酒类、调味品、食品、日化、医药等领域包装用PET瓶的全自动旋转式PET瓶吹瓶机(以下简称吹瓶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用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4806.1 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GB 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7311 包装机械分类与型号编制方法GB/T 7932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 1311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13114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卫生标准GB/T 13277.1—2008 压缩空气第1部分:污染物净化等级GB/T 13306 标牌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4253 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GB 16798 食品机械安全卫生GB/T 16855.1 机械安全机械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GB 19891 机械安全机械设计的卫生要求JB/T 7232 包装机械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简易法JB 7233 包装机械安全要求QB/T 1868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QB 2357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无汽饮料瓶QB/T 2665 热灌装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648—20133.1 理坯 unscrambling preform将瓶坯从料仓整齐且有规律地排列到吹瓶加温机供坯轨道上的过程。
3.2 卡坯 preform block瓶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卡死的现象。
3.3 吹塑站 blowing station可以完成拉伸、吹瓶功能的单元,由拉伸机构、模具、模架装置组成。
3.4 吹瓶 blow molding bottle预热的瓶坯进入模腔内,通过拉伸并用压缩空气吹制成成品瓶的过程。
3.5 二步法 two stage把成品瓶的制作分为制坯和吹制成品瓶两个独立过程的方法。
3.6 吹瓶合格率 qualified blow molding bottle ratio吹瓶机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合格的样瓶数量与样瓶总数量的百分比。
4 型号、型式、基本参数及工作条件4.1 型号吹瓶机的型号编制按GB/T 7311的规定。
示例:ZPXHD20 表示吹塑站数量为20个,成品瓶适用于热灌装的大模腔全自动旋转式PET瓶吹瓶机,第一次设计。
4.2 型式和基本参数4.2.1 吹瓶机型式:a) 按成品瓶适用的灌装温度分为:热灌装(用“H”表示),冷灌装(不表示);b) 按模腔类型分为:小模腔(吹瓶直径小于75mm,用“X”表示);大模腔(吹瓶直径大于120mm,用“D”表示);标准模腔(吹瓶直径范围:75mm~120mm,不表示)。
4.2.2 吹瓶机主要结构:a) 瓶坯储存及输送装置;b) 瓶坯加热装置;c) 模具装置;d) 吹瓶装置。
4.2.3 吹瓶机基本参数:a) 额定生产能力:瓶/h;b) 吹塑站数量:个;c) 电压、频率:V、Hz;d) 功率:kW;e) 外形尺寸:(长×宽×高)mm;f) 质量:kg;g) 最大吹瓶直径:mm;h) 最大吹瓶高度:mm;i) 最大工作压力:MPa。
4.3 工作条件4.3.1 瓶坯的规格应一致、瓶坯的材料、瓶坯口部尺寸等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瓶坯应满足吹瓶机生产技术要求和成品瓶吹制要求。
4.3.2 吹瓶压缩空气分为低压运行压缩空气和工艺压缩空气(包括预吹气和主吹气),气源压力波动不超过±0.1MPa,压缩空气所含的颗粒、水、油应符合GB/T 13277.1—2008的相关规定,并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压缩空气质量要求4.3.3 冷却系统使用的冷却水可循环使用,冷凝水应符合下列规定:a) pH值为7—8;b) 总硬度(以CaCO计)低于140mg/L;3c) 污染物颗粒尺寸不大于0.1mm;d) 需加入适量的防冻防腐剂。
4.3.4 模具若采用油加温方式,加热油应使用可升温至180C0的专用热传导油。
4.3.5 吹瓶机电源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偏差应保持在±7%的范围内。
4.3.6 工作室内应无影响吹瓶质量的外界气流和热辐射,工作时环境温度为15C0—35C0(波动范围为±3C0),空气经初效和中效过滤。
5 技术要求5.1 一般要求5.1.1 吹瓶机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1.2 吹瓶机运转应平稳、运动零、部件动作应灵敏、协调、准确、无卡阻和异常声响。
5.1.3 吹瓶机气路、液路、润滑系统应畅通、无阻塞、无泄漏。
5.1.4 瓶坯进入加热装置前不应有卡坯现象。
5.2 性能要求5.2.1吹瓶机的生产能力应达到额定生产能力要求,连续生产时生产效率应不低于96%。
5.2.2 正常工作状态下,吹瓶机外部与人体接触部位的表面温度应不高于50C0。
5.2.3 吹瓶机瓶坯损耗率应不大于0.3%。
5.2.4 冷灌装用成品瓶应符合QB/T 1868、QB2357的有关规定,热灌装用成品瓶应符合QB/T 2665的有关规定。
5.2.5 吹制过程中瓶体应不被污染,成品瓶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3113的规定。
5.2.6 吹瓶机正常工作时,噪声声压级应不大于85dB(A)。
5.2.7 模具的加热和冷却装置应能满足模具对温度的要求,用流体介质时应保证压力、流量的稳定性。
5.2.8 吹瓶机左、右半模及底模与瓶体接触的表面温度偏差应不超过5C0。
5.2.9 热灌装模具模身工作温度应不高于170C0,各工位模具同一位置的温度偏差应为±1.5C0。
5.2.10 吹瓶机应具备单模吹瓶测试功能和多工位预吹瓶测试功能。
满足单模和多工位吹瓶测试需要。
多工位预吹吹制的瓶子最大直径和高度偏差应不超过±5mm。
5.2.11 各工位的预吹气压力应保持一致,偏差为±0.01MPa,高压吹气压力偏差为±0.1MPa。
5.3 模具装配技术条件5.3.1 吹制不同的成品瓶时,模具应便于更换,各工位的安装尺寸应确保模具通用互换。
5.3.2 模具安装时应保证结合面完全贴合,螺栓连接牢固可靠。
5.3.3 模具安装后检查安装高度,各工位上模具基准面高度偏差为±0.05mm,对开的两半模水平高度公差不大于0.1mm。
开合模凸轮与底模升降凸轮运动行程极点的偏差为0.03mm ~ 0.05mm。
5.3.4 合模间隙应控制在0.1mm~0.15mm范围内(热灌装模具的合模间隙为达到模温时的间隙)。
5.4 电气安全要求5.4.1 吹瓶机各电路控制系统应安全可靠、控制准确,符合GB5226.1的要求;a) 各电器接头连接牢固并加以编号;b) 操作按钮应灵活,指示灯显示应正常;c) 应有急停装置,急停操动器的有效操作终止了后续命令,该操作命令在其复位前一直有效。
复位应只能在引发紧急操作命令的位置用手动操作。
命令的复位不应重新启动机械,而只是允许再启动。
5.4.2 电气柜防护等级应达到IP54。
5.4.3 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接电路间施加500Vd.c.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Ω。
5.4.4 吹瓶机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按GB5226.1—2008中8.2.1要求连接到保护联结电路上,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接地金属部分之间的连接,应具有低阻值,其电阻值应不超过0.1Ω。
5.4.5 吹瓶机的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之间应经受至少1s时间的耐压试验。
5.4.6 吹瓶机应设置机械式紧急制动装置,断电时制动装置处于制动状态,制动装置须设置手动复位开关。
5.4.7 吹瓶机应设置压缩空气自动卸压装置,当按下紧急制动按钮或安全门处于开启状态时,应自动启动压缩空气自动卸压装置,迅速卸压。
5.4.8 吹瓶机应具备模腔屏蔽功能,模腔被屏蔽时自动停止该模进坯。
5.5 安全卫生要求5.5.1 吹瓶机的安全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a) 吹瓶机的安全防护应符合JB7233的规定:并应设有安全防护装置,其安全等级应符合GB/T 16855.1的规定。
b) 吹瓶机上应有清晰醒目的操纵、润滑、防烫等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GB 2894的规定。
c) 吹瓶机应设有保障人员、物料及设备安全的联锁保护。
吹制热灌装瓶时,模具恒温机及加热油路周围应设安全防护栅栏。
d) 吹瓶机上的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及各零件应可靠固定,防止松动,不应因震动而脱落。
e) 吹瓶机气动系统安全性能应符合GB/T 7932的规定,液路系统安全性能应符合GB/T 3766的规定。
5.6 外观质量和说明书要求5.6.1 吹瓶机的加工、装配及外观质量应符合GB/T 14253的规定。
5.6.2 吹瓶机非加工表面的涂漆和喷塑层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明显的污浊、流痕、起泡等缺陷。
5.6.3 吹瓶机经表面处理的零件应色泽均匀,无起泡、起层、锈蚀等缺陷。
5.6.4 吹瓶机使用说明书编写应符合GB/T 9969的规定,使用说明书应规定吹瓶传动部位加油周期。
6 试验方法6.1 试验条件6.1.1 试验环境温度应为15C0~35C0.6.1.2 试验时采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应符合GB13114的规定。
6.2 一般要求检查6.2.1 空运转试验每台吹瓶机装配完成后,应做空运转试验,连续空运转时间应小于48h,检查吹瓶运行情况,应符合5.1.2、5.4.1、5.4.6和5.4.7的规定。
6.2.2 气路、液路及润滑系统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密封性检查:a) 用脱脂棉在气动元件、润滑系统的密封件周围轻轻擦拭,观察脱脂棉上有无油渍;b) 用高泡洗涤剂水涂抹在气动元件的密封处,观察是否漏气。
c) 液路系统装配后应以1.25倍的额定压力,历时30 min做耐压试验,不应有渗漏,压降应不大于5%。
6.3 性能试验6.3.1 生产能力试验吹瓶机正常生产条件下,以额定速度连续运行10 min ,统计吹制完成的成品瓶总数量,共进行两次,按式(1)计算生产能力,两次计算结果均应符合5.2.1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