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148—2010(2010-11-10发布2011-03-01实施)代替GB/T 1148—1993前言本标准是对GB/T 1148—1993《内燃机铝活塞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与GB/T 1148—1993相比,技术内容的主要变化如下:——更换了第3部分的图片,新增了一些部位名称;——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环岸外圆直径、环槽底圆直径、环槽宽度的尺寸公差,对燃烧室容积、挡圈槽尺寸以及定位销的尺寸作了规定,并对质量小于400g的活塞质量差作了细化规定;技术要求中新增了对内冷油腔、清洁度、表面处理的规定;对部分检验方法作了必要的修改和增加。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1148—1993。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同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银河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金刚内燃机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晴华、林风华、马学军、文均、刘津东、姜殿昌、任德忠。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148—1982、GB/T 1148—1993。
内燃机铝活塞技术条件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Aluminium pistons—Specification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铸造铝活塞的各部位名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气缸直径不大于200mm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铸造铝活塞(以下简称活塞)。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2002,eqv ISO 6892:1998)GB/T 893.1孔用弹性挡圈——A型GB/T 893.2孔用弹性挡圈——B型GB/T 1149.1内燃机活塞环第1部分:通用规则(GB/T 1149.12008,ISO 6621—4:2003)GB/T 1800.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ISO 286—1:1988,MOD)GB/T 19582004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ISO 2859—1:1999,IDT)GB/T 3821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量方法GB/T 4957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法(GB/T 4957—2003,ISO 2360:1982,IDT)JB/T 6289内燃机铸造铝活塞金相检验GJB 1580A变形金属超声检验方法3活塞各部位名称见表1、图1。
4技术要求4.1总则产品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2材料本体材料:铸造铝合金。
4.3力学性能和体积稳定性活塞应经热处理,其抗拉强度、硬度及体积稳定性(活塞直径D的残余胀大量)应符合表2规定。
但同批活塞,其硬度差应不大于30个布氏硬度单位,同—只活塞硬度差不大于10个布氏硬度单位。
4.4金相组织活塞的金相组织应符合JB/T 6289或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
4.5尺寸公差4.5.1活塞环岸外圆直径、裙部外圆(控制点)直径、环槽底圆直径公差应符合表3规定。
4.5.2活塞裙部外圆直径应按最大尺十分组,分组十七号用I、Ⅱ、Ⅲ……表示,其顺序由最小尺寸组至最大尺寸组。
裙部直径公差小于0.02 mm的可不分组。
4.5.3销孔直径公差应符合以下规定:a)销孔直径大于18 mm时:其直径公差应符合GB/T 1800.1规定的IT5;销孔直径不大于18mm时,其直径公差为IT6。
b)活塞销孔直径应按最小尺寸分组,分组代号用l、2、3……表示,其顺序由最小尺寸组至最大尺寸组。
销孔直径公差小于0.01 mm的可不分组。
4.5.4压缩高度公差:顶部表面机加工的汽油机用活塞为0.2mm,柴油机用活塞为0.1mm;顶部表面不机加工的活塞为0.4 mm。
4.5.5环槽宽度公差:平行环槽的宽度公差为0.03mm;梯形环槽的宽度公差为0.02 mm。
4.6形状和位置公差4.6.1环槽上、下两侧面各素线对裙部轴线的垂直度为25:0.07。
4.6.2环槽上、下两侧面各素线对裙部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为0.05mm。
4.6.3环槽厂侧面的平面度应符合表4规定。
4.6.4头部外圆、环岸外圆对裙部轴线的同轴度为φ0.06 mm。
4.6.5环槽底圆对裙部轴线的径向圆跳动为0.20 mm。
4.6.6裙部内表面轴线对裙部轴线的同轴度应符合表5规定。
4.6.7销孔轴线对裙部轴线且垂直于裙部轴线方向的位置度为0.20 mm。
4.6.8销孔轴线对裙部轴线的垂直度为100:0.035。
4.6.9销孔圆柱度应符合表6规定。
4.6.10销孔轴线的直线度为φ0.06 mm。
4.6.11挡圈槽底圆对销孔轴线的圆跳动为0.30 mm。
4.6.12裙部为椭圆时,椭圆长轴应与销孔轴线乘直,其最大偏移应符合表7规定。
4.7加工表面粗糙度参数值4.7.1外圆表面:R a为1μm~5μm。
4.7.2销孔表面:R a应不大于0.63μm。
4.7.3环槽上、下两侧面:R a应不大于0.63μm;耐磨镶圈环槽上、下两侧面:R a应不大于1.25μm。
4.7.4环槽底圆表面:R a应不大于6.3μm。
4.7.5其他加工表面:按产品图样规定。
4.8外观质量4.8.1活塞铸造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裂纹、飞边及高于1mm的分模界线。
4.8.2加工表面缺陷应符合以下规定:a)活塞所有加工表面不允许有裂纹和毛刺。
b)两段销孔表面,每段自内端至本段全长的1/4范围内和挡圈槽部位不允许有任何肉眼可见的孔眼。
每段销孔其余部位的孔眼应符合表8规定,同时允许在lcm2面积内存在不超过10个直径≤0.3 mm的微小缩松。
c)裙部外圆表面允许存在的孔眼,应符合表9的规定,孔眼间距必须不小于15 mm,距边缘不小5 mm,同时允许在1 cm2面积内存在不超过10个直径≤0.3 mm的微小缩松。
d)活塞止口端面和止口内圆表面允许各有一个孔眼。
其最大直径应不大于1.5mm,深度应不大于1.0mm。
e)活塞顶面和环槽上、下两平面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孔眼。
f)头部外圆、环岸外圆、环槽底圆表面上,允许有肉眼可见的最大直径应不大于0.4mm 的孔眼,在1cm2面积内应不大于5个,其分布面积应不大于所在部位面积的5%。
4.9成品活塞的质量差4.9.1单个成品活塞的实际质量与公称质量之差应符合表10规定。
4.9.2同一台内燃机所用同一质量组活塞的质量差应符合表11规定。
4.10燃烧室容积除非另有规定,燃烧室容积的允许偏差见表12。
4.11档圈槽4.11.1挡圈槽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或矩形,圆形截面挡圈槽尺寸见图2和表13,矩形截面档卷槽尺寸按GB/T 893.1、GB 893.2执行。
4.11.2挡圈槽间距公差为0.3mm。
4.12防转定位销二冲程内燃机活塞环的防转定位销分为侧面防转定位销和内圆面防转定位销。
它们的形状和尺寸见图3和表14。
4.13耐磨镶圈4.13.1耐磨镶圈与铝活塞本体的粘结面积率:非增压发动机应不小于85%,增压发动机应不小于93%。
4.13.2耐磨镶圈与铝活塞本体粘结界面单个缺陷长度:非增压发动机应不大于圆周长的10%,增压发动机应不大于圆周长的5%。
4.13.3耐磨镶圈与铝活塞本体粘结处两个缺陷之间的间距:必须不小于圆周长的9%。
4.13.4耐磨镶圈与铝活塞本体粘结处上下侧面缺陷的重叠度:非增压发动机应不大于圆周长的4%,增压发动机应不大于圆周长的1%。
4.13.5镶圈活塞加工完毕后,耐磨镶圈环岸的实际宽度应不小于基本宽度的0.6倍,且最小不得小于0.8mm。
注:耐磨镶圈环岸的基本宽度等于耐磨镶圈的全宽减去环槽宽度,再除以2。
4.13.6耐磨镶圈在镶圈活塞上相对于活塞中心线的倾斜度不大于0.38 mm。
4.14内冷油腔4.14.1内冷油腔中心线相对于活塞中心线的位置度要求:D≤150mm,不大于φ1.2mm;D>150mm,不大于φ2.5 mm。
4.14.2内冷油腔上下位置的偏移要求:D≤150 mm,不大于±1mm;D>150mm,不大于±1.2 mm。
4.15清洁度活塞清洁度包括杂质总量和颗粒度。
颗粒度值取颗粒任一投影形状的最大对角长度。
4.15.1汽油机用活塞清洁度见表15。
4.15.2柴油机用活塞清洁度见表16。
4.16表面处理4.16.1采用硬质阳极氧化处理的活塞,顶面氧化膜厚度为0.04mm~0.08mm,环槽氧化膜厚度为0.01mm±0.003 mm。
4.16.2活塞裙部采用石墨化处理时,石墨层厚度为0.0015mm±0.005mm。
4.16.3活塞采用镀锡处理时,镀锡层厚度为0.001mm~0.002 mm。
4.17维修用活塞维修用配件活塞外圆尺寸应加大,规格为:+0.25 mm、+0.50mm、+0.75mm、+1.00 mm、+1.25 mm五种。
5检验方法5.1抗拉强度供检验活塞高温、常温抗拉强度的试样,应在销孔至顶面之间截取,若尺寸不够,允许在头部横向截取。
如头部尺寸不够,可以用与活塞同样材料、同样铸造工艺及同样热处理的金属试棒,取所测得值的0.8倍,应符合本标准表2规定。
试样按GB/T 228制备,高温抗拉强度必须加热至300℃±5℃后保温0.5h测定。
5.2硬度硬度的测定部位应在活塞顶面上环槽底圆与内壁之间的实心部位测定。
测定点应沿销孔轴线方向测两点,垂直于销孔轴线方向测一点,共测三点,并算出硬度差。
5.3体积稳定性在活塞环岸部选择一横截面,在销孔轴线方向和垂直销孔轴线方向测量其外径尺寸。
再将活塞加热到250℃±5℃,保温5h,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在加热前相同的测量点上重新测出二个方向直径各自的变化量,并算出百分比。
5.4金相组织金相组织按JB/T 6289或其他有关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5销孔直径销孔直径测量见图4。
5.6形位公差5.6.1测量环槽上、下两侧面各素线对裙部轴线的垂直度,以精加工裙部外圆的定位基准作测量基准,见图5,在对称方向测两处,取其平均值。
5.6.2测量环槽上、下两侧面对裙部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以精加工裙部外圆的定位基准作测量基准,被测活塞应旋转一周,见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