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户型住宅设计与发展
摘要:通过对典型小户型住宅内部空间深入分析,指出了小户型住宅内部空间设计要点;通过对典型小户型平面进行归纳分析,指出了住宅设计在可变性方面对于适应社会与家庭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小户型住宅的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住宅小户型空间设计可变性
小户型住宅的类型,主要有青年住宅、老年住宅、家庭办公、郊区型小户型住宅和产权式公寓等几类。
目前主流小户型住宅主要有前两类,下面笔者将对青年住宅和老年住宅这两类小户型住宅空间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研究。
一、青年小户型住宅设计
1、青年小户型住宅典型户型设计分析
青年小户型住宅主要是为了解决城市青年居住问题设计的小户型住宅。
其套型组合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合居一体型、分居一体型和跃层式小户型。
(1)合居一体式小户型
合居一体是指起居和睡觉在同一空间。
这样的青年小户型住宅由于面积的缩小总价得到了控制,其特点是:具备必须的基本生活功能,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生活设施的空间均有。
空间的缩小使得这种青年小户型住宅的概念代表为SOLO,SOLO原本的意思是指独奏、单独、单飞,在这里,他指的是超小户型。
主要罂粟有:每套房间的建筑面积在35m2左右,卧室和客厅没有明显的划分,有整体浴室;厨房功能大大简化,仅能对一些半成品食品进行简单的操作,一些制作空间被制约。
公共空间也SOLO化,即24小时便利店,24小时自助型洗衣店、24小时自助式健身房。
(2)分居一体式小户型
分居一体的主要特征是睡眠和起居分成两个独立的空间,各自拥有采光通风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室一厅或者两室一厅,是保证舒适度的基本户型。
(3)跃层式小户型
这一类小户型是通过加大建筑层高来设置夹层,在设计上比平面户型灵活,并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使用空间。
开发商往往打出“买一层,得两层;买一房,得两房”的购房理念,以及独特的空间设计,使得这种小户型得到了青年人的追捧。
2、青年小户型住宅内部空间设计分析
青年住宅的空间设计与创投的住宅设计不同,传统住宅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在住宅内部解决起居、用餐、睡觉等生理要求,并满足一定的精神需求,其住宅设计主要是空间变化,
而非起居模式的变化。
传统住宅各部分的相对关系均可归纳为以起居室、卧室、厨房为三个中心并且呈三足鼎立的家庭生活关系。
围绕每个中心再划分各个房间:从这种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比较完整的居住生活的各个环节,居住活动可以被分解为:休息、起居、学习、饮食、家务、卫生、交通。
住宅的功能就是满足各个功能的不同要求,而青年小户型住宅由于面积的限制,为了适应居住主体的生活方式和居住行为,其内部功能结构与普通住宅有一定的区别:用餐和起居活动被弱化,厨房的功能大为简化;学习、上网成为住居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
通过对青年住宅房型基本空间的低限面积进行科学分析总结。
将青年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加以典型化,然后运用人体工效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获得一系列“行为”所需占有的低限尺度范围。
其中包括人体和人体动作所占的尺度范围,为完成行为而使用的家具、设备、器具所占的尺度范围,以及人体活动所必须的余地所限定的尺度范围,即各种不同“行为单元”所应有的空间范围,以使今后的青年住宅设计能较积极的满足青年人家庭生活中各种行为单元空间尺度的基本要求。
二、老年小户型住宅设计
1、老年平均增长小户型住宅典型户型设计分析
(1)居家式老年住宅
由于传统观念等原因,老年人选择养老和住宅的方式,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
主要形式有与子女共居、与子女邻居、独居。
此类住宅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居家养老居住方式:每家每户自成一体,不受他人干扰,同时可以参与社区的各种活动和社区提供的各种服务。
尽管家庭养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无论从当前的需要和将来的发展来看,家庭养老环境仍应是老年人的主要依靠和选择。
但城市家庭的养老职能重点已由经济供养转向生活的照料和精神的满足。
(2)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式一种专供老人集中居住的专用住宅,这种养老实际上市社会化养老与家庭养老的结合,是一种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它是由社会投资兴办并按企业化经营管理的老年专用住宅。
入住的老人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健康状况选择住房等级和服务档次。
如目前老年公寓有单间、两人间和三人间等几种住房等级。
并具有以下特点:室内清洁可以委托公寓打扫;做饭所需粮、油、酱、菜等物品由公寓管理中心代买并送上门,免去了采购物品的劳累;医护规范,公寓配有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作保健,小病上门医疗,大病及时送医院。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老龄化的发展,老年公寓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首选,对老年公寓的需求会不断增长。
2、老年小户型住宅内部空间设计分析
(1)老年小户型住宅空间设计现状
老年住宅户型设计,主要应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居住质量为目的,以老年人为核心来进行方案构思。
应为老年人的生活模式对空间的要求,应高于普通人,也就是相同空间的使用标准,老年住宅高于普通住宅。
以往住宅户型设计,基本上都是以身体健康者的行为标准为依据,没有考虑到老年人更注重居住空间的简洁、宽松、舒适、安全。
我国现行住宅设计规范中,也没有针对老年人的相关规定。
因此,出现了目前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对老年人考虑不周的问题。
这就要求设计者在住宅设计理念上,要逐步完善,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更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对居住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居住要求,同时要把老年住宅建设和家庭变化作为一个综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来看待。
(2)SOHO小户型住宅空间设计分析
SOHO以为小型办公和家庭办公。
SOHO优势人们对自由职业者的另一处称谓,同时也代表一种自由、弹性而新型的工作方式。
SOHO的出现源自于居住在美国的部分艺术家们的生活环境和方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SOHO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SOHO住宅以40m2-90m2的小户型为主,切不同于国内的SOHO复式住宅,其多是单层式小户型。
三、小户型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1、提高小户型住宅的适居性
购房者买的是建筑的内部空间,而不仅仅是平面。
小户型住宅很重要的一点是利用好空间、减少空间的压抑感,创造满意的舒适度。
一般来说可利用一下几种方法:(1)减少固定构件
以轻质材料,透光材料或多用途家具等活动构件分割不同的功能区,减少固定的墙体,使得室内空间流动开敞而不闭塞,同时也使得户型可以根据功能的辩护阿尔改变空间的形态、位置和尺寸,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实用价值。
(2)模糊功能区域
将某些功能分区合并或者连接,不做明确的限定。
如许多户型中都是起居与餐厅合二为一,甚至一些小的户型厨房也设计成开敞与半开敞的形式,虽然从独立性上有欠缺,但往往可以获得更加开敞的空间感。
(3)利用空间角落
对某些设备角落或空间富余处加以利用,成为储存与收纳的空间。
(4)其他一些如采用简洁明快的装修方法
清淡的材质与镜面玻璃等有利视觉衍生的材料,也是一些扩大空间感的装饰方法。
2、提高小户型住宅的适应性和可变性
住宅对大部分家庭来说还是一件昂贵的消费品,加上人多资源少的国情现实,使得我们不可能经常换房或买房,另外由于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可变性以及不同家庭的不同要求,英雌住宅套型应具备一定的可改造性,这也是住宅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户型住宅设计中应本着力求在较小的空间内创造较高的生活舒适度的设计原则。
应充分挖掘有限空间的潜力:能用较小的空间满足功能要求,就不用大空间;能用重复利用的空间,就不再扩展新的空间。
这是降低房屋总价和住宅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住宅设计中应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绝大多数的居住利益。
参考文献:
【1】周燕眠.住宅精细化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胡仁禄.居住建筑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余源鹏.中小户型开发与设计【J】.城市建设,2007.
【4】顾颖.城市住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