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服务者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于今年报名参加“三支一扶”,有幸来到….镇服务。
今天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代表“三支一扶”志愿者在此向各位领导汇报工作,跟全县的青年人才交流经验、互相学习。
我所服务的…镇是于都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拥有近20万人口的全市第一人口大镇,镇属25个村、10个居委会,总面积154.65平方公里。
组织上综合考虑单位的工作需要和我所学的专业,安排我在党政办公室工作,主要是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包括两方面:一是负责上级机关发来的文件,信函的拆封、登记、批办、传阅、督办、归档工作;二是审核以政府名义编发的文件、请示、报告,把好文字关和质量关,作好登记、编号、校对、用印、封发及归档工作。
在这半年的时间,在领导、同事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坚持来文来函必登记,发文发函必核实的原则,没有出现文件遗失、核实出错等事情发生。
另外,县里、镇里对我们“三支一扶”大学生都非常重视。
比如在日常管理上,生活补贴、交通补贴等都发放到位。
并为我们安排住宿以及安全、健康、卫生等后勤保障。
还会不定期举办座谈会,了解我们在工作生活上的种种困难,真正做到有困难就竭尽全力及时帮忙解决。
在工作安排上,组织综合考虑单位的工作需要和本人的专业特长,为我们发挥自己的学识特长提供了方便,让我们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业务。
而且单位注重对我们能力的培养,不定期地安排我们去参加各种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使我们
能更加胜任工作职责。
当然,作为新加入“三支一扶”服务队伍中的一员,我感受到了组织对我们的关心照顾和培养,同时也对进一步做好“三支一扶”工作有点个人的想法和建议。
首先,“三支一扶”只是一种过度性就业方式,对有些人而言只是一种临时就业。
因此,我们在服务的同时,普遍关心的是服务期满后的出路问题。
应当广开服务期满后的就业渠道,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让我们觉得有盼头,更加激发我们献身基层事业的热情。
其次,设立奖励制度。
根据“三支一扶”学生发挥作用情况,建立奖励制度。
对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让我们以持久的工作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再次,提高“三支一扶”大学生的生活补贴标准,协调有关待遇和社会保险政策。
根据岗位的不同,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初任人员的标准确定我们的工作、生活补贴标准,并同在编人员一样按有关文件随工作年限逐年递增,同时统一参加各项社会保险,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保证,真正以待遇吸引、留住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