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酒精中毒护理措施(一)

酒精中毒护理措施(一)

酒精中毒护理措施(一)
【摘要】酒精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率较高,主要与长期酗酒和饮酒过量有关,可以损伤机体的多种脏器,在神经系统中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严重的中毒可引起死亡。

因此,急救与宣教是护理的重点。

【关键词】酒精中毒酗酒护理
一、护理评估
(一)病因分析
1.患者饮酒有多长时间?有无酗酒史?每次饮酒量、饮酒的种类?
2.患者有无药物、酒精过敏?
3.患者近期是否有心情不畅、情绪郁闷等家庭、社会、心理问题?
4.患者近期是否出现突然大量饮酒的习惯?
(二)临床观察
酒精主要在小肠吸收,影响糖代谢。

酒精中毒可出现脱髓鞘和轴索性改变,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临床表现一般为急性酒精中毒和戒酒综合征的症状,反映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损害。

1.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
(1)普通醉酒:指一次大量饮酒而导致急性中毒。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饮酒速度、饮酒量以及个体对饮酒的敏感性有关。

分为:①兴奋期:兴奋、话多、易冲动、缺乏抑制、行为异常,同时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此期血中酒精浓度在100~150mg/dl。

②共济失调期:步态不稳、言语含糊或语无伦次,此期血中酒精浓度在150~250mg/dl。

③昏睡期:患者处于昏睡状态,体温下降,呼吸缓慢,心率快,大、小便失禁,此期血中酒精浓度在250mg/dl 以上。

如果患者血中酒精浓度在600mg/dl以上常导致死亡,昏迷10h以上者预后差。

(2)病理性醉酒:指饮用一定量的酒甚至是小量饮酒后,突然出现兴奋、攻击行为,常伴有幻觉、妄想,发作时间短,醒后出现全部遗忘。

2.戒酒综合征戒酒综合征(withdrawalsyndrome)指在长期大量饮酒的基础上,突然停止饮酒或骤然减量时随即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与体征。

多发生在已有躯体依赖的酗酒者,其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失去酒精的抑制作用而产生大脑皮层或β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有关。

戒酒综合征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可单独或同时发生。

3.酒精中毒相关的神经系统营养障碍性疾病
(1)威尼克柯萨可夫综合征(Wernicke-Korsakoff’ssyndrome):主要由于维生素B,缺乏所引起。

病变主要累及丘脑、下丘脑、乳头体和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第四脑室底部和小脑等。

威尼克脑病(Wernicke’sencephalopathy)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联征:眼球运动异常、共济失调和精神障碍。

眼球运动障碍是因展神经、动眼神经和下丘脑受损所致,以展神经障碍最多见,眼震常见;共济失调主要由于小脑蚓部受损所引起,以躯干性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精神症状以淡漠、定向障碍和嗜睡最为突出。

柯萨可夫精神病(Korsakoff’spsychosis)常与威尼克脑病伴随发生,其主要表现为瞬时和短时记忆力障碍而远记忆力保存,患者的定向力差,自知力缺失。

(2)酒精性多神经病(alcoholicpolyneuropathy):可能由于营养缺乏、特别是维生素B1缺乏所致。

本病的主要病理表现是轴索变性和髓鞘脱失。

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四肢末端尤其下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通常从下肢开始逐渐由远端向近端对称性进展。

(3)酒精性弱视(alcoholicamblyopia):进行性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是本病的主要表现。

(4)与酒精中毒有关,但发病机制未明的疾病:小脑变性(cerebellardegeneration)的发病机制不清,病变主要局限于小脑蚓部。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躯干共济失调,可有下肢共济失调,上肢常不受累,眼震、构音障碍少见。

CT或MRI可见小脑蚓部萎缩。

(三)诊断
患者有大量饮酒史,或平时不常饮酒,但入院前有明显的饮酒史,之后即出现深睡、呕吐、呼之不应、推之不动、尿失禁等一系列症状。

但应排除腹部有阳性体征的患者。

1.呼吸困难。

2.有摔倒、碰伤的危险。

3.出现精神、意识障碍。

4.忧郁、绝望。

5.营养缺乏。

6.潜在的并发症。

二、护理目标
1.护士能观察到患者的意识、呼吸变化。

2.患者未发生意外伤害。

3.患者能了解酒精对身体的危害,并能控制饮量。

4.患者能供给营养饮食。

三、护理措施
(一)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1.因患者在重度酒精中毒期间可出现昏睡、休克等威胁生命的症状,意识加重后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

因此应注意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给予心电监测、血氧监测,密切监测呼吸的变化,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2.防止气道阻塞,应给予适时的雾化吸入、气道吸引、翻身叩背,头偏向一侧。

3.密切监测血气指标,保持患者的正常呼吸。

(二)安全护理
因急性酒精中毒时患者易出现兴奋、步态不稳、视物不清、癫痫、幻觉等症状,因此安全护理非常重要。

1.有专人陪护,并做好陪护人员和患者的宣教,防止患者出现摔伤、碰伤以及走失的危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