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及流派

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及流派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5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2.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实力的抗衡与对比 军备竞赛与核军备竞赛 对国家利益的全球界定和领有 军事同盟的组建 地区的争夺
你如何理解现实主义六原则? 你如何理解现实主义六原则?结合国际社会 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3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五、建构主义学派(Constructivism20世纪90年代)
背景:冷战结束 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温特、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1999年出版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国际体系中的文化(共有知识、期望、观念等) 国际体系中的文化(共有知识、期望、观念等) 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物质性因素的作用
物质性因素的作用十分有限, 物质性因素的作用十分有限,通过社会性结构 才能产生意义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5
第二节、西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
一、均势(Balance of power)理论
1、产生:1713年乌得勒支和约、1815年巴黎条约 、产生: 年乌得勒支和约、 年乌得勒支和约 年巴黎条约 2、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处于平衡状态 、含义: 均势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均势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3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二、现实主义流派(Realism)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现实(战后-60年代) 代表人物:汉斯·摩根索 爱德华·H·卡尔、 雷蒙·阿隆、昆西·赖特等、亨利·基辛格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人性恶,需要一定的政治机制限制; 人性恶,需要一定的政治机制限制; 道德、公众舆论、 道德、公众舆论、国际法等受到国际利益的限制 的。 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状态, 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状态,国家间关系是权力关系 对外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而不是国际法 均势是维护国际和平的最佳选择
年普林斯顿大学英文版) (1984年普林斯顿大学英文版) 年普林斯顿大学英文版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3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二、霸权理论
主要观点: 霸权是建立国际秩序的前提和条件 霸权与合作的共生性 合作存在的独立性 “公益论”与“搭便车”
4、霸权理论的辨析 、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5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三、相互依赖理论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1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1) 五个假说 如果一国认为改变现有体系无利可图,体系是稳定的; 如果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损失,一国将试图变革; 如果扩张到边际成本等于或大于边际收益时,扩张将会停止; 如果进一步扩张的成本与收益持平时,维持成本加大; 如果不均衡状态得不到解决,体系变化。
将国际政治的研究与国际经济有机结合 霸权和平具有脆弱性 实力消长的绝对性与“挑战”的偶然性 体现大国意志的强权色彩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4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思考讨论题: 你是否认为世界强国的存在是维持民族、国家 体系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什么?
2012-3-4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9
我是老大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二节、西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
二、霸权(Hegemony)理论
共同特征说—— 岛国与半岛国的地理位置 强大的凝聚力和开放的社会结构 经济居于领先地位 具有到达全球范围的军事战略力量 决定因素—— 革新精神与经济的发达与扩张
二、霸权(Hegemony)理论
产生的时间与背景:20世纪70年代
1、 乔治 莫德尔斯基(新现实主义学派)理论: 、 乔治·莫德尔斯基 新现实主义学派)理论: 莫德尔斯基( “领导长周期论”代表作: 《世界政治的长周期》(1987年版) 主要观点:百年周期论 -16世纪是葡萄牙世纪
-17世纪是荷兰世纪 -18/19世纪是英国世纪 -20世纪是美国世纪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0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二节、西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
二、霸权(Hegemony)理论
2、罗伯特·吉尔平“霸权稳定论”、 、罗伯特 吉尔平 霸权稳定论” 吉尔平“ 代表作《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1994年中文版) 主要观点: (1) 五个假说
3、类别: 、类别:
简单均势与复杂均势 地区均势与全球均势 均势与集体安全
4、实质与作用: 、实质与作用:
“无奈的选择” 无奈的选择” 防止霸权出现 有利于国际体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7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二节、西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一节、西方国际政治学主要流派
一、理想主义学派
理想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理想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意识形态的输出和较量 人权观的冲突 世界秩序的构想 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 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 不研究国际关系的“ 只臆想“应当” 不研究国际关系的“是”,只臆想“应当” 解决国际问题的乌托邦主义 忽视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因素
主要观点: 崇尚理性和良知, 崇尚理性和良知,人性可以改造 战争可以避免, 战争可以避免, 提倡公开外交 利益可以协调, 利益可以协调,冲突矛盾不是人类的本性 建立世界政府、 建立世界政府、保卫集体和平 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 公众舆论也可以确保世界和平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

核心体系——认同(Identity)决定利益,利益 认同( 核心体系 认同 )决定利益, 决定行为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4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建构主义的三个重要因素
根本因素是共有知识
安全困境:行为体间的猜疑, 安全困境:行为体间的猜疑,最坏的估计对方的 意图和动机, 意图和动机,导致安全困境形成 安全共同体:行为体间的信任,导致冲突的和平 安全共同体:行为体间的信任, 解决, 解决,安全共同体形成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7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三、新现实主义学派(Neo-realism 70-80s)
背景:1973年的中东战争 代表人物: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 1979年出版《国际政治理论》 主要观点: (结构现实主义) 主要观点: 结构现实主义) 国家为单一的理性行为体 国际体系是具有无政府逻辑的自助体系 国际体系结构影响国家行为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9
♦ 结构分析的“三要素”: 结构分析的“三要素”
取决于构成体系的无政府状态; 取决于构成体系的无政府状态; 取决于国际社会不同单位的功能; 取决于国际社会不同单位的功能; 取决于单位之间实力的分配。 取决于单位之间实力的分配。
2012-3-4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一节 西方国际政治学主要流派 第二节 西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一节、西方国际政治学主要流派
一、理想主义学派(Idealism)
起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代表人物:美国第28届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2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对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评价: 对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评价:
在传统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根基上生长出来, 在传统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根基上生长出来, 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 为研究和观察国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制定对外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制定对外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提 供了新的思维方法和手段。(国际政治经济学、合作论、 供了新的思维方法和手段。(国际政治经济学、合作论、 。(国际政治经济学 霸权稳定论、国际机制论等) 霸权稳定论、国际机制论等)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0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四、新自由主义学派 (Neo-liberalism)
背景: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代表人物: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 《权力与相互依存》1977年出版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国际社会行为体多元化 军事威胁下降, 军事威胁下降,国际合作领域扩大 经济利益与国家安全同样重要 国际制度与机制的重要性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4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1.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区别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区别
理想主义
人性认识 人性善,至少通过 人性善, 修养可以达到善
现实主义
人性恶, 人性恶,本性难 改,欲豁难平
国家关系 基础是道义、民主、 以权力和利益为 基础是道义、民主、 轴心, 公正 轴心,不可调和 国际组织 重要,是维护国际 重要, 与国际法 关系秩序的唯一有 效工具 蔑视法律, 蔑视法律,离开 权力均势就没有 国际体系的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