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产品质量索赔管理办法
1.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规定了本公司对供方进行质量索赔的项目、程序、申诉和裁决等内容。
本管理办法中质量索赔为通用索赔准则,如与供方签订了质量协议,则具体按质量协议进行,无质量协议按本管理规定执行。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外协件供方。
2.定义
2.1 质量协议:与供方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签订的产品质量合约,是采购合同的一部分,也可独立签订质量协议,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2 批量质量问题:同品名或同批次不合格采购产品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交检数量的5%时,即为批量质量问题。
2.3 质量损失:指因产品不合格所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附加损失(包括无形损失)。
3.职责
3.1计划物控部:采购组对本管理办法进行归口管理,负责采购合同、质量协议的起草签订及进货产品质量信息的传递,负责不合格品索赔处置等工作。
3.2质管部:负责质量技术标准文件的确立,采购产品的进货检验及不合格品的处理仲裁,对不合格品具有最终裁决权。
3.3生产制造部:负责提供因采购产品造成的生产停工/返工/返修记录,并组织实施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工作,协助采购组进行不合格品的索赔工作。
3.4 财务部:负责办理质量赔偿费用的财务结算手续。
4.程序
4.1公司各部门在处理采购不合格品应遵循以下原则:
4.1.1采取应急措施,确保我公司生产延续性,使供需双方损失尽可能最小。
4.1.2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确保同样的质量问题不重复出现。
4.1.3认真分析质量不合格原因,确定对可能给主机厂和我公司造成损失的程度,不合格证据必须确凿,必须以双方确认的书面报告作为理赔的依据。
D、对发现的不合格品,必须及时反馈、处理。
4.2 质量索赔原则:
4.2.1不合格品证据,必须经供应商书面确认的原则。
4.2.2不合格品处理,应在考虑国内工艺水平及对主机厂损失程度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供需双方损失。
4.2.3在保证质量及生产进度基础上,尽量采取让步降价接收的原则。
4.2.4重复发生,加大赔偿比例的原则。
4.2.5特例原则。
4.3质量赔偿责任划分:
4.3.1进货检验时的不合格品:退货或现场挑选/返工/返修,全部损失(直接损失、附加损失)全部由供应商承担。
4.3.2对让步接收的产品,根据产品价值及不合格严重度,供应商承担降价5-20%的赔偿损失,则挑选/返工/返修费用由我公司负担,挑出不合格品退供应商并由供应商承担退货损失(退货运费及不合格品金额),对让步接收产品,因我公司标识不清、记录、保管及仓储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质量损失,由我公司相关部门负担,对非让步接收项目出现质量损失由供应商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