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军事科技
4.高风险
高技术研究本身蕴含着巨大的风险,甚至要以科研人员的生 命作为代价。以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例。从1957年人类第一颗人 造卫星上天以来,经过40多年的拚搏与发展,航天技术取得了 神话般的巨大成就,但同时所蕴含的风险也高得惊人。1961年 3月23日,苏联宇航员邦达连科成为为航天事业献身的第1人, 截至目前为止,人类共进行了500多次载人飞行,共有22名宇 航员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四、科学技术与战争的关系
(一)战争起源于一定的生产方式
战争起源于一定的生 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在 生产关系中,生产力是最活 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决定 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它们之 间的矛盾运动的发展,引起 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引 起社会制度的变革,战争就是这种变革的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四)信息战技术
信息战技术,通俗地讲,就是应用于信息战领域的 各类军事技术。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 是电子战技术;二是网络战技术,即对计算机网络 的攻击技术和相应的防御技术。 所谓信息战,是指在信息领域所采取的对抗行动或 所进行的作战。信息战的核心是C4ISR对抗。信息战、 精确制导武器、指挥自动化系统是信息化战争的三 大支柱。 网络战技术主要有计算机病毒、“蠕虫”程序、逻 辑炸弹、陷阱门和“黑客”等进攻手段以及保护通 信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的电磁防护和物理防护措施, 如设臵“防火墙”和通信保密等。
(六)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技术
指挥自动化系统是指挥员综合运用以电子计算 机为核心的各种技术设备,实现军事信息收集、 传递、处理自动化,保障对军队和武器实施指 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通常情况下,人们 往往又把该系统称为C3I、C4I、C4ISR、 C4IKSR。从系统结构的角度讲,指挥自动化 系统是用电子计算机将指挥、控制、通信和情 报各分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系统。
1、发展的超前性
军事高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通常总是超 前于民用高技术。大多数高技术成果或者直接产生于军事领域, 前者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
2、效果的突袭性
坦克、化学武器、原子弹、雷达、精确制导武器等新型装备的研 制成功并在战争中得以使用,都曾带来过这种突袭性或突然性。
(二)、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制导技术 ,控制或导引武器直接对目标 实施攻击时,其直接命中概率 超过50%的武器。直接命中的含义是指制导武器的圆 概率误差(也称圆公算偏差)小于该武器弹头的杀伤半 径。精确制导武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探测器和敏感 装臵获取被攻击目标的信息和特征,对目标进行判断 识别并精确定位和跟踪。被跟踪目标的信息源有目标 反射的自然光或灯光,目标反射、散射或辐射的红外 线、无线电波或声波等物理现象。目前已研制出的精 确制导武器主要有导弹、制导炸弹、制导炮弹和末敏 弹药等。
XXXXXXXXXX:XXX
现代军事科技
军事技术,是建立 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基础上,处于当代科 学技术前沿,以信息 技术为核心,在军事 领域发展和应用的, 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 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 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 总称。
一、军事技术的基本分类
基础型 高技术 应用型 技术
• 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电 子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 高性能推进与动力技术、仿真 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
三、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三、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四)防护综合化
由于现代侦察、监视 和 探测手段具有全方位全 频 谱、全天候、全时辰的特点, 进攻一方如果不能有效地保 护自己,就可能出现“发难 者先遭难”的结局。 对于武器装备处于相对 劣势的一方而言,搞好防护和伪 装隐蔽,直接关系到胜败与存亡。 事实证明,只要能够综合运用多 种防护措施,藏起来,盖起来, 小起来,跑起来,是可以收到隐 真示假的效果的。
由于军事高技术在国家安全和军事上的特殊重要性,致使各国都不遗余力地 获得最先进的军事高技术,同时千方百计刺探别国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情况, 以掌握对别国的技术优势或防止在技术上落后于人。美国将军事高技术划分 为三类技术或技术流:渐进性技术、突破性技术,王牌技术。三类技术都严 格保密,而且保密期限依据其作用不同而不同。
四、科学技术与战争的关系
(三)科技的发展,强制性地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和作战
的方式、方法 任何战争都是一种能量的释放,科学技术是决定能量 释放的形态、大小的基本条件。科学技术是知识化了 的物质,是决定能量释放形式和状态的客观基础。一 切能量释放形态都是由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所决定的。 综上所述,战争双方力量的较量是通过能量释放来实 现的;能量释放的大小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相适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并运用于战争就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和 方式;能量释放发展到核能即出现了超饱和状态;调 节超饱和能的有效方法是应用信息技术能;但是任何 能量释放的有效值的关键是人的智能;信息技术条件 下更需要人机智能。
高技术产业是目前发达国家经济中最活跃也是增长最快的经济部门。美国经济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趋势,而且美国GDP占世界 总值的比例也不断提高,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24.2%增加到2004年的30%。 这些都是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技术产业带来的结果
(二)、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3、应用的双重性
作为高技术主要组成部分的军事高技术,大量的也可用 于民用,二者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在高技术领域, 不管它们来源于军事领域还是民用领域,首先都尽可能地应用于军事目的, 然后向民用领域转移。正是由于军事高技术的军民两用性,才为军事科研和 军事工业转为民用提供了可能。
4、高度的保密性
(二)侦察监视技术
从理论上讲,自然界中任何实物目标及其所产生的 现象总会有一定的特征(声、光、电、磁、热、力学 等),并与其所处的背景有差异。目标与背景之间的 任何差异,都可直接由人的感官或借助一些技术手 段加以区别,这就是目标可以探测到的基本依据。 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就是利用这种差异发展而来的一 种军事高技术。侦察监视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是将目标与背景加以区分,从而发现目 标、识别目标、监视目标、跟踪目标以及对目标进 行定位的技术。
• 侦察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 术、精确制导技术、电子战与 信息战技术、指挥自动化系统 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核武器 和化学武器及生物武器技术、 新概念武器技术等
二、高技术与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高技术是依靠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体现了高智力的特 性。比如半导体集成电路,从成本上讲,原料及能源 1.高智力 仅占其总成本的2%,而其余98%都是其智力含量
由于精确制导武器具有命中率高、 军事和经济效益好、机动和反应能 力强等优点,因此,一问世就被广 泛用于战场,对现代战争产生了重 大影响,被公认为是“常规威慑力 量”、“未来兵器之星”。一般认 为,使用精确制导武器进行“外科 手术式”的精确打击作战是高技术 战争的主要样式。预计精确制导武 器将向智能化、隐身化和更高精度 方向发展。
四、科学技术与战争的关系
(二)战争的进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在战争中,必 须做到“干净、彻底、全面地消灭敌人”。战争本身就给科 学技术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课题。“科学学”的创始人贝尔 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指出:“自古以来,改进战 争技术一直比改善和平生活更需要科学。这并不是由于科学 家具有好战的特性,而是因为战争的需要比其他更加急迫。 各个君主和政府不那么乐于向其他研究工作提供津贴,都乐 于向军用研究工作提供经费,因为科学界能研制出新的装备, 而这种装备由于十分新颖,在军事上十分重要。”战争中必 须做到“稳、准、狠”地打击敌人。
•高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较长的研制周期, 因而研制过程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比如制造集成电路 2.高投资 的设备,十年之中关键设备就更新了三代,每更新一 代,设备投资就要增加一个数量级。 •高技术的时效性决定了谁先掌握技术、谁先开发出产 品并抢先投放市场或用于战场,谁就能获得优势,占 3.高竞争 据主动。
三、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五)控制智能化
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发展,使武器装备的射程、威力、 精度都几乎达到了各自的极限。交战双方的差别,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对武器控制和部队指挥的水平上。而要 想驾驭信息化战争,单靠人脑已经不够了,必须借助于电 脑来帮忙。装备的研制试验甚至武器装备本身,也都在出 现智能化的趋势。以往搞核武器试验,兴师动众,劳民伤 财,现在,不用核材料,不用真爆炸,借助仿真技术就能 提高核武器的性能。过去人们常说,“枪炮不长眼”,靠 高技术武装起来的枪炮,不但长“眼睛”,而且长“心 眼”,可以做到“打了不用管”。
(六)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指挥自动化系统发挥着极其重 要的作用。 首先提高了作战指挥的效率,使决策更加科学, 调控更加完善。 其次提高了军队的机动能力。 再次提高了武器的作战效能。 第四强化了战争保障能力。
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一)精确制导技术 精确制导技术是按照特定基准选择飞行路线,控制 和引导武器系统对目标进行攻击的综合性技术。 已发展并成熟的精确制导技术有寻的制导(包括红 外制导、毫米波制导、激光制导、可见光成像制导 等)、匹配制导(包括地形匹配制导、景像匹配制 导)、遥控制导、卫星制导、高精度惯性制导、复 合制导(即多模制导)等。
二、高技术与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5.高效益
高技术产品是高附加值产品,其形态是知识的物化形式,所以其价值远远超 过所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的价值。比如航天技术,其投资效益比高达1:14, 充分体现了高技术高效益的特点。
6.高渗透 7.高速度
高技术本身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技术辐射性或渗透性,隐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 不仅可以用于新兴产业的创立,而且可以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成为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发展变化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