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菌种培养技术方案

电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菌种培养技术方案

布连电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菌种培养技术方案
概况:生活污水=1200m3/d
1、所需材料:
一个营养投加罐PE桶(容积:200L),环冠污水处理专用菌种NGHB03
50KG 、环冠絮凝菌NGHB06 50KG ,(有效活菌数≥5.0×109cfu/g),白糖或红糖100kg. 维生素C,B1,B2,B6各2瓶,小型的供氧机一台。

2、.环冠菌种的初步驯化及投加方式
对于有毒或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先以生活污水培菌,然后再用工业废水驯化。

在培菌期,将生活污水和外加营养量减少,工业废水比例逐渐增加。

⑴.高效菌种的驯化:利用营养投加罐,把营养物质(糖分5KG,维生素C,B
1

B 2,B
6
各10粒)溶解在营养投加罐中(溶解液体用待处理污水或已凉晒1-2
小时的自来水,可选择每次加洗米水10L)。

⑵.把环冠污水处理专用菌种2KG ,环冠絮凝菌NGHB06 2KG,投加至营养投加罐,
搅拌均匀至完全溶解。

⑶.培养驯化8小时(注:培菌液最好能曝气4小时,因为本制剂浓度高,细菌
是孢子状态,加氧和搅伴有利于驯化,加速驯化过程)再缓慢投加进生化池(投加时间约在1-2小时,一级生化投加培菌液的40%,二级生化投加培菌液的30%,三级生化投加培菌液30%)。

⑷.重复操作步骤⑴至⑶(使用量以步骤⑵备注为原则),一天使用二次,重复使用7-10天。

(12小时为一个周期)
培菌菌种投加示意图
3、驯化
驯化是在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培菌阶段后期,将生活污水和外加营养量逐渐减少,工业废水比例逐渐增加,最后全部受纳工业废水,这个过程称为驯化。

在污泥驯化过程中。

污泥中的微生物发生两个变化,其一是能利用该废水中有机200L PE 桶
5KG 糖分
维生素C ,B1,B2,B6各10粒 生活污水200L
NGHB03,NGH06
2KGg
曝气
驯化8小时 均匀投加至生
化池 注:1.红色框内为菌种驯化周期,每天投加2次(12小时一周期)。

2.培菌液最好能曝气4小时,因为本制剂浓度高,细菌是孢子状态,加氧和搅伴
有利于驯化。

3.本生物制剂是兼性好氧复合菌种,可适应不同环境。

污染物的微生物数量逐渐增长,不能利用的则逐渐死亡、淘汰;其二是能适应该废水的微生物在废水有机物的诱发下,产生能分解利用该物质的诱导酶。

细菌对有机物的分解,必须在酶的参与下才能进行。

在驯化时,需注意使工业废水比例逐渐增加,生活污水比例逐渐减少。

每变化一次配比时,须保持数天,待运行稳定后(指污泥浓度未减少,处理效果亦正常),才可再次变动配比,直到驯化结束。

对有毒成分较少、营养较全的工业废水,随着污泥的增长,工业废水数量及比例也逐渐增加。

实操表明,这一方法可加速培菌及驯化的整个过程,并可减少对生活污水的需要量。

4、重新污泥的培养
⑴.先往曝气池进生活污水(注:如果水质COD低于500mg/l,进部分化粪池污水,调节池污水COD,使池内污水COD>500mg/l.)水量是池容积的1/3。

(如没有这么大量的生活污水的量,可选择一次性补加50KG鸡粪或猪粪倒入生化池加水溶解)然后依实际情况每天补加5KG,注:补加的量和补加天数依实据培菌情况来定)。

⑵.闷曝3天(即曝气而不进水,曝气量大大低于正常曝气量(溶解氧控制在
0.5-1.5mg/l,既气泡均匀微微冒起)。

增加系统内循环,好氧池污泥回流至厌氧池需100%回流(注:如没有回流系统的工艺,在培养污泥的期间,需要人工调动潜水泵,增加系统的内循环).
⑶.第4天进水至曝气池水量是容积的1/2,进水量从小到大逐渐增加。

连续运行数天后即可见活性污泥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

由于生活污水营养合适,污泥很快增至所需浓度。

约10天左右,污泥培养基本完成。

⑷.污泥浓度培养至有20%时,可连续进水,约10天左右,污泥培养基本完成。

之后可进入正常运行。

特别注意:除外投加高效菌种外,新工程调式应注意的问题,决定调式是否成功的关键问题,第一,曝气量不应大,闷曝即可溶解氧控制在0.5-1.5mg/l。

第二,增大系统污泥的回流量,可100%回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