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财务资源整合
王光记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提升企业效率,并购活动不断增加,在我国,企业并购发展迅速,但是在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不是很理想,其中一个主要缘由就是财务整合并不成功。
本文通过对企业并购财务资源整合的研究,分析了企业并购中财务整合的必要性和内容。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整合企业控制
一、企业并购与财务整合的概念企业并购是指企业之间进行兼并与收购行为的统称,国际上通常称为Mergersandacquisitions,简称M&A。
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所带来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对于国际上对企业并购的定义,我国由于处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因此并购的范围还有扩大,股权的转让、投资控股、资产转置,包括一些合资合营的行为都可以作为企业并购。
通过并购,可以使企业的资本运营进行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而且通过并购,企业的资产规模可以迅速扩大,有利于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但是,企业的并购并不等于简单的扩大规模。
在并购的诸多案例中既有成功的典范,也有不是失败的教训。
企业在并购之后目的是要实现一种化学反应,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结合,要达到合力大于之前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效益的简单相加。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
通过各方面的系统整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企业并购完成后,需要整合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板块:财务、组织结构、经营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
其中,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只有实现了财务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达到收益最大化和对并购企业经营。
投资的有效控制。
财务资源既包括了资金、实物、固定资产,也包括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理财的文化等。
财务整合就是并购方采用相应的的财务方式,对财务事项活动进行整合与配置,这样就可以使得企业并购之后的财务协调性大大加强,企业的运作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二、企业并购后进行财务整合的必要性1.只有通过财务整合,企业的战略才能得以有效的实施。
在人、财、物三种资源中,财务系统对于企业的经营运作是核心部分。
财务系统的作用在于清晰明确企业各种财务状况,包括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
以此为依据,发掘出影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关因素,这样就经营者的经营者才能根据这些相关信息对企业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规划。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健全高效的财务运作机制是其成功经营的基础。
企业并购之后,如果对财务系统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就会带来成本费用高、管理混乱、资产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率不高等问题。
因此,在企业并购之后,并购方必须对企业的的财务进行统一的整合与管理。
在并购重组中失败的案例,其原因很多都是没有实施成功的财务整合。
2.成功的财务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
相对于厂房和生产线这些实体的调整,财务整合是一种内部管理。
企业并购之后,势必会对产权结构进行大的调整,企业只有整合了各种资源,才能实现优化配置。
提升企业的公司经营效率和利润。
企业的财务指标是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引,要实现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升级,财务管理就必须做到统一高效。
同时,财务指标也是企业经营情况的“晴雨表”,并购之后企业的运转情况如何,财务管理就是最好的反映和监督。
可以说,财务是企业管理中考核绩效的关键,如果发现企业经营不顺,应该就是通过调整使企业走上正轨。
3.对企业而言,并购之后必须达到财务协同效应。
只有实现了财务的整合,财务协同效应才能得到发挥。
如果财务协同效应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就会给企业财务方面带来多方面的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并不是因为实体经济运作的效率提高所带来的,而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证券交易相关规定的作用而产生的,它是一种纯资本效益,例如,并购之后的企业利用税法中的亏损递延条款实现合理避税。
而要做的这一点,也必须以企业的财务整合,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财务制度为基础。
4.企业并购就是并购方为了取得其他企业控制权的一种活动,它同样需要财务整合作为控制被并购企业的手段。
对于大多数的并购都是发生在股份制企业中,因此企业的所有者(股东)和管理层是分开的。
如果在企业并购后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很可能给企业带来混乱,导致人心浮动和人员的流失。
但是,如果能够很好的掌握被并购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信息,并购方就可以成功地控制被并购方。
信息是财务的主要功能之一,并购方要对被并购方的生产经营实现有效的控制,必须以掌握充分、及时、完整的信息为基础,而财务就是提供这些信息的主要来源。
并购之前,由于双方的会计核算体系、考核体系、定额体系、财务制度存在差异,因此只有建立了统一的财务制度才能获取足够的信息,也才能为并购方控制被并购方提供前提。
三、企业并购后财务资源整合的内容1.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
只有先确定了财务管理的目标,才能对财务资源的整合明确方向。
谈及财务管理的目标,首先应探讨企业经营的目标。
获取利润是企业经营的首要目的,对于大多数的企业都是不言而喻的。
但对于财务而言,利润最大化并非单一目标,而是往往把股东财富和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作为管理目标。
作为企业并购而言,多数都是大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或者大企业兼并一些中小企业,因此不但要关注眼下的利润和市场份额,更要从长远的角度来考察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虚拟经济固然可以有自己的发展路径,甚至会产生泡沫,但它毕竟还是以实体经济的成功运作为基础的。
在一个长期的发展阶段内,企业会采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方式来应对环境的变化与市场的要求。
因此,企业在完成并购之后,第一步就要求确定统一的财务管理目标,以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财务活动中所运用的技术、方法、标准。
只有明确目标,新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正常的运转起来。
2.财务制度的整合。
财务制度整合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投资融资制度、负债管理、资产管理、信用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利润管理、财务风险管理。
对于企业而言,并购是一种迅速扩展企业规模的方式,并购之后,可以将被并购企业的资本集中起来用于核心产业的发展。
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就应当对内部资金的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提高利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有效促进资金的融通,保证资金的循环顺畅。
同时,对重大财务事项的审批权和业务控制权也是整合的主要对象。
并购之后形成的企业集团,在制定财务制度和政策时不能但从某个企业的角度出发,而是要考虑整个集团的总体目标和利益。
3.会计核算制度的整合。
财务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信息化的时代,新的管理模式与方法也不断被研究和开发出来。
并购之后企业的营运将会进行合并,自然会对企业的核算制度如账簿设置、会计科目的使用、凭证的管理、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进行统一。
整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对各种实物和记录如凭证、科目、账簿等进行交接与整合,然后是对会计的工作步骤如核算程序、报表编制等进行整合。
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够企业的经营者以备决策,也才能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
4.其他方面的整合。
包括存量资产、负债的整合,它是提高企
业运营效率的关键环节。
业绩考评制度的整合,主要是对并购后企业的财务运营指标进行优化。
资金流转内部控制的整合,关系到企业资金的运用和效益水平。
参考文献:
萨德沙纳姆.兼并与收购[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陈重.公司重组与管理整合[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1.
普里切特等.购并之后如何整合被收购公司[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9.
张露沙等.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科学。
2001(8).139经营管理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