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乘法表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乘法表

表内乘法(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教材首先用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公园里的一些娱乐活动,提供素材,为认识乘法做准备。

例1从学生用小棒拼摆各种图形的活动中,由同数连加算式引出乘法,让学生认识乘号,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接着,通过例2.3,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体会“写乘法算式真简便”。

练习九中安排了12道练习题。

主要用以巩固乘法的意义与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练习题形式多样。

其中第1题、第9题、第10题是情境题,以增加练习的趣味,第12题是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

教学重难点:1.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2.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乘法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和学具:教具: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

学具: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第二组7+8 3+36+4+3 5+5+57+2+6+1 4+4+4+41+3+4+5+2 2+2+2+2+2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提问: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

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

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学生说出4个4。

第4题2+2+2+2+2,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由学生说出5个2。

二、学习新课1.启发性谈话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2.出示例1摆一摆,算一算教师边演示边提问:(1)教师是怎样摆的?(教师先摆2朵,再摆2朵,最后又摆2朵)摆了几个2,(3个2)教师板书:3个2。

(2)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用加法算:2+2+2=6(3)你写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2连加。

教师叙述: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叫做乘法。

(板书课题:乘法初步认识)介绍乘号及算式写法和读法: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

教师同时板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X)。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3写在乘号的后面,2×3表示3个2连加,3个2得6,因此算式是2×3=6,读作2乘以3等于6。

3.由学生摆正方形教师指导学生操作:拿出3个正方形,摆成一竖行,这是1个3;第二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三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四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4个3)教师启发提问:(1)求4个3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3+3+3+3=12)(2)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3×4=12)(3)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4.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提出要求:(1)每堆摆4个圆片,摆5堆,这是几个几?(2)在小组内讨论,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归纳小结:(1)上面这几道题用加法算的时候,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么特点?(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法算?(3)两种方法比较,哪种简便?同学们想象一下,上面这道题,如果每堆摆4个圆片,摆10堆,100堆,求一共有多少个,如果列加法算式,这个算式一定很长很长,那么列乘法算式呢?只要4×10,4×100。

因此,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1.基本练习出示复习准备中的两组题,哪组题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改写?说出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几连加。

3+3 3×2;5+5+5 5×3;4+4+4+4 4×4;2+2+2+2+2 2×52.游戏(1)拍手游戏。

老师每次拍4下,拍3次。

(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2)拍臂游戏。

老师每次拍5下,拍4次。

(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题用线连起来)。

7+7+7 6×36+6+6 1×51+1+1+1+1 9×59+9+9+9+9 7×3四、布置作业:背诵相关口诀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5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在长条纸上画5个格,5袋乒乓球图(每袋5个乒乓球),5根小棒,把教科书第27页“做一做”第二题的画在小黑板上。

学生每人准备25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大家齐背1~4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

教师说口诀的前半句,学生回答后半句。

二三()二二()一三()四四()一四()三四()二四()三三()3.口答。

(1)3个4相加,用乘法算的算式是和。

(2)一个因数是3,另一个因数是2,积是()。

算式:,口诀:。

二、新课今天我们学习5的乘法口诀,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课题“5的乘法口诀”。

1.教师出示画着5个格子的纸条,并提问:“5个5个地加,每个格里应该分别填几个5的和?”(第一格里填 1个5,第二格里填2个5的和,第三格里填3个5的和……)教师边听学生回答边在方格图的上面分别写1个5,2个5,3个5……“2个5的和是多少?”“3个5的和呢?4个5的和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把数填在相应的格里。

教师指图带领学生齐说:1个5是5,2个5的和是10,3个5的和是15……再提问:“10是几个5的和?” “20是几个5的和?”2.教学例7。

教师出示一袋乒乓球图,并提问:“这一袋里有几个乒乓球?”“是几个5?怎样列乘法算式?你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教师板书:“5×1=5 一五得五”。

“一五得五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1个5是5。

)教师再出示两袋乒乓球图。

再提问:“这里有几袋乒乓球?”“是几个5?怎样列乘法算式?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教师在前面写的乘法算式和口诀的下面板书:“5×2=10 二五一十”。

“二五一十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2个5是10。

)“口诀中的二表示什么?五表示什么?一十表示什么?”教师再出示一袋乒乓球图,并提问:“谁能根据这幅图写出一个乘法算式?编一句乘法口诀?”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板书:“5×3=15 三五十五”。

教师再出示2袋乒乓球图。

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看第27页。

在自己的书上把例7中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

学生填完以后,指定一名学生读出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同时,教师接着板书:5×4=20 四五二十5×5=25 五五二十五教师指黑板上的乘法算式和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齐读一遍。

教师在教室内挂的乘法口诀表上添上5的乘法口诀,并让学生读一遍。

课间活动。

三、巩固练习1.摆小棒。

教师在黑板上用 5很小棒摆一个五边形,要让学生看清楚教师是怎样摆的。

提问:“摆这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学生回答“用了 5根小棒”后,教师告诉学生“这个图形叫五边形”。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课桌上摆2个五边形。

教师边巡视边帮助摆得不好的同学。

学生都摆好以后提问:“摆1个五边形用5根小棒,摆2个五边形用了多少根小棒?”“你能看图列一个乘法算式吗?”“用哪一句口诀计算?乘积是多少?”让学生接着再摆一个五边形。

“请你看图列一个乘法算式,说出用哪一句口诀计算,乘积是多少?”“不用摆要摆4个五边形,你知道用多少根小棒?”(学生如果回答摆3个五边形用15根小棒,摆 4个五边形用的小棒数就是15再加1个5,所以是20根;或者回答摆4个五边形要用4个5根,根据5的乘法口诀“四五二十”,所以要用20根小棒。

这些回答都是对的。

)2.用“开火车”的形式说乘法算式和5的乘法口诀。

即从某一行开始,第一个学生说“5乘1等于5”,第二个学生接着说“一五得五”;第三个学生接着说“5乘2等于10”。

第四个学生说:“二五一十”……说过两遍以后,教师把算式中的得数和口诀中的后半句都擦去。

教师再指黑板上没有得数的算式,让学生说口诀和得数(开始时可以请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说,然后再请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说)。

3.教师出示。

教师任意指图中的一个数,让学生回答5来这个数等于多少。

例如,教师指4,要求学生回答“5乘4等于20”。

开始练习时,可以全班学生集体回答,然后再指定学生回答。

4.让学生做练习八的第1~3题。

(1)做第1题。

让学生先做第一栏,再做第二、三栏。

学生做完后,教师可以提问:“第一栏中两道题的得数怎样?”“第一栏第1道题中的5×2表示几个5相加?那么5乘2加5表示几个5相加?”“第一栏第2道题的5×3表示几个5相加?”教师再指出:“从这两道题可以看出,2个5相加再加1个5和3个5相加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以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前一句口诀推想出后一句口诀。

接着,再提问:“第二栏中两道题的得数怎样?”“它们都表示几个5相加?”“第三栏中两道题的得数呢?为什么这两道题的得数都是25?”(2)做第2题。

让学生把得数填在自己的书上,然后再集体订正。

(3)做第3题。

背 5的乘法口诀。

先集体背两遍,再指定学生背。

当有的学生背某一句口诀有困难或者有错时,可以用前一句口诀引导。

比如,如果学生想不起四五是多少,可以让他想三五是多少,然后再加1个5。

四、布置作业:随堂练习;背诵5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决教学目标1.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了解乘法口诀的结构。

2.初步熟记2,3,4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有关的乘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乘法口诀的含义,熟记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计算有关乘法。

难点:乘法口诀的结构,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

教具和学具:教具:29根同样长的小棒,投影片若干张。

学具:16根同样长的小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