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管理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 毕业论文

设备管理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设备管理理念及发展趋势系别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月日摘要本文根据TPM(全面生产维护)管理与6S管理相结合的相关理论,分析和归纳了列车制造企业唐山铁道车辆有限公司(X公司)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TPM 的管理活动。

根据特点,灵活引入并应用了TPM管理理念。

TPM活动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全面调整、6S管理的实施、就业建议、现场检查、工人培训、工人自我保护和持续的团队改进。

本文对X公司TPM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TPM管理相关研究的实际应用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我国有工业企业能够接受国外的高新技术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设备管理;TPM;6s管理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TPM (total produc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6S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s up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of Tangshan railway vehicle Co., Ltd. (X company), a trai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and introduces the management activities of TP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TPM management concept is introduced and applied flexibly. TPM activities promote the overall adjust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6S management, employment advice, on-site inspection, worker training, worker self-protection and continuous team improvement.This paper has a certain guiding ro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PM management in X company over time, and also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PM management related research, which provides a certain idea for state-owne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o accept foreign high-tech and technology.Key words: equipment management; TPM; 6S management目录第1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国内外设备管理现状 (1)1.2.1国外设备管理模式 (1)1.2.2 国内设备管理现状 (3)1.3有关TPM的基本概述 (3)1.3.1 TPM的概念 (3)1.3.2 TPM基本理念 (4)1.3.3 TPM相关理论 (4)第2章 TPM的内容 (6)2.1 TPM两大基本前提 (6)2.2 TPM的八大支撑 (6)2.3 TPM的目标 (7)2.4 TPM框架 (8)第3章 TPM设备管理应用研究——以X公司为例 (10)3.1 X公司简介 (10)3.2 X公司设备管理现状 (10)3.3 X公司设备管理问题分析 (11)3.3.1 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3.3.2设备管理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 (11)3.3.3 生产线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2)第4章 X公司TPM管理设计的施策 (13)4.1 X公司进行TPM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13)4.2 X公司实行TPM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3)4.3 X公司TPM管理设计 (14)4.3.1 X公司TPM管理推进组织设计 (14)4.3.2 TPM管理设计注意事项 (14)4.3.3 X公司TPM管理优化 (15)第5章 TPM活动总结 (17)5.1产生的无形效果 (17)5.2综合评价 (17)5.3设备管理的趋势 (17)5.3.1设备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 (18)5.3.2可靠性工程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趋势 (18)5.3.3设备状态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应用趋势 (19)5.3.4从定期检查向主动维护转变的趋势 (19)5.3.5设备维修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趋势 (19)第6章结论与展望 (21)6.1结论 (21)6.2展望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3)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设备管理的技术发展是企业生产竞争力的重要资源,导致了设备向集成化、大规模、自动化、精密化、计算机化和技术密集型发展。

这一冲突严重扰乱了公司的秩序,构成了公司的障碍,设备管理和维护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越来越多的研究、教育和生产都与这个问题联系在一起。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企业要想在这种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知识建设。

这就是为什么公司是全球信息最重要的部门,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广泛使用之后,公司的数据被提得更为突出。

这些数据不仅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也涵盖了公司部门几乎所有的商业轮胎。

我国的设备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不仅在管理理论上,而且在管理技术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在科研和应用管理方面。

实现相关信息的硬件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现代设备管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行为科学、数学、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现代公司治理、故障理论等多个领域。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生命周期的考虑,考虑到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需求,本内容完成了对“设备时代管理系统”的探索。

1.2 国内外设备管理现状1.2.1 国外设备管理模式(1)前苏联的设备定义:指为防止生产装置误操作而按计划进行的预防性维修;或因事故而进行的维修。

适当时可分为整修、集中整修和小整修。

优点:减少事故或故障的发生,提前排除潜在故障。

缺点:已制定计划,未充分覆盖设备的实际情况,容易导致维修、计划过多或不足。

事前纠正制度的基本原则是:①为了确保设备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必要按照纠正措施计划的规定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

①未包含在完整维护计划中的控制和维护应包含在完整维护计划中,以确保设备在计划维护周期内正常运行。

①维修工作量由最佳维修周期和维修周期的顺序决定。

①为了实现所谓的预防,需要在两个维护计划周期之间进行有计划的检查。

(2)美国模式20世纪20年代中期,PM(preventive maintenance)被任命为“预防性维护”的简称,该委员会通过检查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事故或缺陷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退役造成的损失,减少维护的盲目性。

缺点:由于缺乏控制,检查和分析可能不够准确;一些事故或缺陷继续发生。

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在在预防性维修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维护生产的思想,称为PM:生产性维修体系,是一种既考虑预防性维修又包括生产性维修的综合管理方法。

它包括四个要素:事后护理、预防性维修、改进性维修和生产性维修。

19世纪60年代,在传统的产品和设备生命周期的基础上,美国采用了生命周期成本(life-cycle cost)、可靠性规划和维修技术等现代后勤学,其特点是:①目的是继续保持产品和设备等常规成本的经济性①整个过程由最低的总体成本和产品的最佳性能驱动。

①强调产品或设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①后勤学注重全程支持①后勤学是管理技术的综合规划。

(3)英国模式英国模式是一种基于英国丹尼斯巴克提出的设备综合工程学理论的硬件管理系统。

全设备技术是现代管理的新学科,主要内容包括:①采用最低的设备生命周期成本(LCC)最低;①从技术、管理、经济三个方面对设备进行全面控制;①重点是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规划;①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设备生命周期的技术经济管理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①注意设备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反馈;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技术问题,如何实现最可承受的生命周期成本以及如何提高设备的整体效率。

(4)日本模式日本模式可以概述为以下几点。

①使设备效率最大化;①建立能够控制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生产维护体系;①设计、运行、维护等相关单位必须参加;①企业全体职工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的参与;①TPM小组的目标是促进整个生产和维护系统的发展。

在我国很多企业,上述设施都已通过审批,主要的方式是预先规划的方法。

因此,本课题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使这些运输方式更加具体。

整个运行周期的设备,考虑到最低经济的生命周期的成本,需要考虑最大化效益,最终目标是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最大利润。

1.2.2 国内设备管理现状上世纪80年代,中国在前苏联计划升级体制的基础上,采用英国工程和日本生产维修内容,提出了一套全面的约控思想。

对我国综合控制设备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探讨。

它采用长期、全面和系统的方法,并采取一套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在使设备的生命周期最具成本效益,并达到最高效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标准,而且由于企业的不同,对设备整体管理的认识也不同,因此管理实践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是一种高效的集成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设备管理实行了定期计划、预防和维护管理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预防性维护计划,设备故障率遵循浴缸曲线。

这就是为什么根据安装的浴缸的曲线,可以确定相应的维护间隔,以便在最适当的时间进行必要的维护。

它不适合所有设备。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缺陷量装置并没有完全遵循浴缸曲线。

考虑到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创新这一情况,我国研究人员根据企业设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各种维修方法来弥补各种设备的缺陷,即状态维修、定期维修和售后服务的方式,管理灵活的操作和维护保养,集中状态保养,即有针对性的保养制度。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TPM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广州大学李宝文教授曾提出以OEE和TEEP为目标,以预防性维修为载体,以员工行为为导向的设备生产维修体系,最后,在“TNPM”(标准化生产性全面维护)的基础上,参与到全体员工的工作中,提出了“全面积极、正常的生产性维护体系”,其核心是提高质量,培养人才,建立学习型组织,并在国内一些企业得到了应用反映良好。

1.3 有关TPM的基本概述1.3.1 TPM的概念TPM是日本设备工程师协会提出的一种现代设备维修制度1971年TPM与精益生产、全面质量管理(TQM)被誉为世界三大制造管理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