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矿山岩石力学研究
乳 卜‘ 澡 厂 尹 }今 苏 女 墓 十厂 纬攀 }壤 份 巧, 条 井
( 级大)
者 要比 后者小得多, 尤其在软弱岩层, 相差更大, 生 果甚至相差一个数量级, 见表 1 因此, 。 用大变形遥 论研究金川矿山围岩稳定性势在必行。 -
表 1 金川矿山采场围岩位移的级值分析结果 与实侧值比较 m m
馨聆
一哗 一、・
嚷 砂 砖 诵 礴 访 〕,‘ "鹰 谴 凄程 城 普 格 塑 棋 等描 岩 破过 不
尸---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
第 1 卷 增刊 8
刘同有. 金川矿山岩石力学研究
・8 5 ・ 1
关系, 而且能很好地反映岩体破坏机理, 以达到有 效控制地压的目的。
问题, 还要进一步探讨。
() 6 损伤力学的引入使围岩稳定性评价有了新 的 根据, 损伤因子实际是衡量岩体破坏程度的, 用
塑性区的出现与否及其范围大小不能准确地评价围
着眼于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建立一 个理论上正确, 数值分析上稳定, 参数易 得, 于获 既 简单实用又能反映岩石主要力学特性, 并与试验结 果紧密相联的理论模型是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 在 数值方法研究中, 改进传统的数值求解方法, 从根 本上克服软化计算中的迭代发散问题。 并开发研制 一套实用的数值计算软件, 使岩石力学特性的工程 应用得以实现。 在工程应用研究中, 将岩石的全应 力应变试验曲线直接应用于围岩稳定性的分析研究 中, 以期得到围岩破裂范围及其应力位移分布, 并
2 金川矿山存在的主要岩石力学问题
由于金川矿山所赋存的地质条件复杂, 在近 4 0 : 的矿山开拓和开采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岩石力学间 题, 这些问题困扰和制约了金川矿山的开发建设, 给矿山生产造成极大困难。 我们认为与金川矿山有 关的岩石力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岩体变形的时间效应 分析地压活动规律的前提条件是对岩层属性的
藻
结合前述金川矿山地压活动特点, 分析前人布 金川矿山所作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为了 使 金川矿岩石力学方面研究 再次取得新进展, 我幻
认需 以A 面一对 川山石学 为从下方进步金矿岩力冷
行研究:
( 用小变形理论研究金川矿围岩称定性, D 这
书 招“ 犷 认
显然与金川矿岩体大变形的特点相矛后, 基于 过去 小 变形理论的数值分析结果与 现场实溯值相比, 诊
乒轰1 象
・8 4. 1
岩石力学与工程 学报
1的年 9 :
工程地质和构造地质情况、 开挖情况及支护情况等, 金川地压活动规律及地压控侧方面取得了一费可喜 金川矿山岩体大变形的首要原因是金川矿山岩体特 的科研成果: 如先柔后刚的支护原列‘ 进路断有茱 性和商地应力. 金川矿山岩体松软, 具有时间效应, 用 角 1 大面 无 柱 续 采 法 焦 六 形4 式; 积 矿 连 开 方 等, 且地应力高, 这就决定了金川矿岩体变形量大。 都大大改善了金川矿山不良岩层巷道组进和支护雄 金川矿山地压活动规律的两个特点是金川地压 术, 不但保证了生产安全, 也大大提离了金川矿山 生产效率 。 研究的两个核心, 它表明金川矿地压规律不能按照 传统的小变形理论研究, 应按大变形理论进行研究。
的 目的。
5 研究总体方案及内容
围岩稳定性评价
}圈 & / k I t N I
iN 黔g f t
1 .r ‘r I L es l l F . r 卜 r f . r. 1 十 . 1 ‘es .. ‘.卜 1‘ I L. es l .F lr L卜 .1 少 1 性
将岩石的流变特性应用于围岩的失稳破坏分析中, 分析巷道变形机理及围岩变形的时间效应。 总体研 究方案见图2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
岩稳定性, 损伤因子为评价围岩破坏程度提供了一
个新的方法。 通过分析金川矿山地压活动规律及前人在金川 矿山的研究成果, 找到了一条金川矿山地下开挖围 岩稳定性研究的新途径, 不难设想对金川矿山地压 控制研究的基本思路是: 利用大变形理论, 进行材 料和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以此研究金川大面积 无矿柱连续开采围岩稳定性, 借此改进生产工艺, 提出相应的围岩稳定支护措施, 可望达到高效生产
第1 卷 增刊 8
1夕 年 a 99 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C ,e 。?a o R c h忍邵J “铭 亡 f o正卫e几 .c 。 d刀 夕玛叶协, ca 弓 铭 . 云e 刀
1( : 1 ̄36 8增) 吕3 1
A , ,99 . 。 19
金川矿山岩石力学研究
已
户 院
内 〕
川 矿仍然存在许多岩石力学间题, 有待进一步研究。
我们从分析金川矿 目前存在的主要岩石力学问题及
妇 巨 形
‘ 、协
内j
门 U
行・ 介 一
金川几十年的研究现状出发, 分析探讨金川岩石力 学研究方法, 进而提出对金川矿地压控制研究的思 路及整体研究方案, 使金川矿岩石力学研究再次取
得突破, 为矿山生产和实践服务。
踌 夕
匕 ‘丁丫_ /价 才- } :, 令 夕
/ ‘
10 0
孔 卜 尸 : 卜 — ・ . 1L ,, 二 习 s e—一 .
_一
_ ‘
一 - -,
万 . 二3孔-
‘ ,L
. r 一 一
. —
二二 一 二护孔。
10 5
0 2 0
2 0 5
时间/ d
图1 15 水平第二观测断面表面位移一 0 时间曲 线
中段 位里
巷道侧裕 上盘 73 1 0 充坟体顶板 1加 1 下盘
13 10
有限元结 实侧 果 结果
备注
金刀 司合作 讼
多
: :
1 打 -
中 合作 劝 全” 长沙 作 内 碗合
中劝合作 ,
禅镶
}佘
书里 乙
18 年, 96 北京科技大学于学馥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武 () 2 金川矿山围岩变形的时间效应是其地压指 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动的最显著特点之一, 为了有效控侧金川矿山 地压 冶金部北京建筑研究总院与金川公司岩石力学工程 活 深入研究其不良 动, 岩层流变特性是十分必妥的 , 二簿 队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宗基先生的指导下, 一起作 、 溺 为 用 形 适 变 理论的 研究, 从 变 度建 金 象 三 ‘ 藉 大 形角 立 川 了“ 金川二矿区不良 岩层巷道稳定性研究” 。 矿山 岩体大变形流变模型。 - 18^18 年, 8 金川公司和瑞典律鲁大学、 95 - 9 波 立顿公司、 阿特拉斯公司、 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 (岩 破 程 研 对 究 岩 护 琢 过 的 究 研 国 支 机 3 体 坏 ) 及围岩稳定性是极其重要的, 岩体破裂过怪实际是 总院合作完成了“ 中国一 瑞典关于金川二矿区采矿技 岩体内部不断出现徽观裂纹及徽缺陷的过怪。 即不 术合作— 岩石力学研究报告” 18一18 年, ; 94 99 长 断损伤的过程, 用传统的一些力学模组, 如德奋盒 沙矿山 研究院与金川公司二矿区 共同合作进行了“ 金 川 二矿区西一采下向 胶结充填体作用机理研究” 。 众所周知, 采场和巷道周国的国岩相当大 19-19 年, 94 96 北京科技大学方祖烈教授和蔡 适宜的。 一 分 部 是实际上 坏了 岩 因 , 岩 破 的 体, 此 研究 体峰 美峰教授等与金川公司一起进行了金川二矿区 大面 积无矿柱连续开采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18- 92 后 石力 性 分 要的, 且, 体峰 . 岩 学特 是十 重 而 岩 后捧 化 不能用德鲁克 普拉格 塑 特性 一 理想 性等棋组描述 、 18 年, 94 北京大学王仁教授等进行了金川巷道大变 利用报伤力学, 从微观分析入手, 首先了解岩体中 形的粘性流体有限元分析研究, 由于受当时计算机 存在的缺陷及其分布, 引入合理报伤变t的裕念i 发展水平的限制, 对大变形地下工程应用研究只 进 进而建立损伤演化方程, 借此建立扭伤本构棋型 行了初步探讨。 经过上述多年地压控制与岩石力学方面研究, 这样建立的模型不仅能很好地反映破坏前岩体女难鹅
在国内攻关和国外合作的墓础 仁, 岩石力学研究取 得了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 使金川的岩石力学研究 达到了国内外矿山的领先水平, 并在生产实际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 金
认识, 金川不良岩层到底是怎样一种属性的介质, 经过多年试验研究, 认为基本属于易发展为松散体 的流变体。 主要根据是: ( 不良岩层 15 水平喷锚试验段实测围岩最 ) 1 10 大位移值为 12 m, 4 m 但按弹塑性有限元计算结果, 其围岩位移值仅为它的 1 0 说明不良 1 / , 岩层粘性位 移值是很大的, 显示了它具有明显的流变性质; 2 从围岩深部岩体位移长期观测结果看, () 围 岩各部分径向应变值随时间而不断变化, 而且, 松 弛区和压密区相互交替出现, 这也是一种明显的流 变性质, 这种现象按弹塑模型 是无法解释的; 3 根据巷道断面收敛和围 () 岩位移的长期观测, 位移的时间效应特别明显, 见图 1 。
餐
曰补 }
4 金川矿山岩石力学研究的方法 金川矿山岩石力学研究现状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 究总院、 金川公司等单位合作, 99 自16 年开始, 历 时多年, 对金川矿山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全面研 究, 在谷德振教授的指导下, 应用岩体工程地质力 学方法与理论, 评价了金川矿的区域稳定性, 对金 川二矿区, 龙首矿一期建设的地下工程进行工程地 质预报。 长沙矿冶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金川公司等单位在 17-1 6 以及中国地质科 93 9 年, 7 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国家地展局地质大队等在 17^18 年分别对金川矿区地表及井下不同深度 95 90 的原岩应力大小及方向进行了测量与有限元计算, 提出了矿块合现的布置方向和尺寸。1 9 -96 9 ^18 7 年, 北京科技大学于学馥教授、 方祖烈教授等和金 川 公司共同完成了“ 金川二矿区 不良岩层巷道地压活 动规律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 重点研究了金川矿不 , 良 岩层的流变特性及巷道地压活动规律, 提出了有 效控制地压的方法。18-18 年, 94 96 中南工业大学 完成了“ 金川镇矿二矿区采矿方法的岩石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