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 (第四版)答案
6.某一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高度为 100m,天线增益 Gb 6dB ,移动台天线高度为 3m,
Gm 0dB ,市区为中等起伏地,通信距离为 10km,工作频率为 150MHz,试求
(1)传播路径上的损耗中值。 (2)基站发射机送至天线的功率为 10W,试计算移动台天线上的信号功率中值。 答:(1) 自由空间传播的损耗:
2
移动通信作业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信息系通信工程专业主讲教师:张静
3 288 2 4 4QPSK+3/4 编码时的传输速率为: R 562.5kb / s ; 768 10 6
25.接收端恢复的载波频率有频率有偏差的情况下,对 OFDM 的解调有何影响?克服该影响 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会导致子载波间的干扰(ICI),影响载波间的正交性,带来地板效应。 克服该影响的基本方法是同步:包括载波同步,样值同步,符号同步。 26.在 OFDM 传输系统中,可否采用非线性功率放大器?为什么? 答:不可以,信号通过非线性放大器时,会产生非线性失真,产生谐波,造成较明显的频谱 扩展干扰以及带内信号畸变,导致整个系统性能的下降。 28.采用 IFFT/FFT 实现 OFDM 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有什么好处?它避免了哪些实现方面的难 题? 答:这种方法避免了硬件实现上的难题,易于实现,以及避免因计算复杂造成的时延从而影 响子载波的正交性。
L fs 32.44 20 lg f 20 lg d 32.44 20 lg15 20 lg 450 109.03dB
无线电波波长:
3 10 8 2 c 6 3 f 450 10
3 10
8 6
第一菲涅尔区半径: x1
d1 d 2
d1 d 2
E[ ek ] E[ d k xk ] E[ 2 cos(2 k / N ) 0 yk 1 yk 1 ]
m j 0 , Pj 0 0 0 , C j 00 m j 1 , Pj 0 1 1 , C j 11
4
移动通信作业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信息系通信工程专业主讲教师:张静
m j 1 , Pj 1 1 0 , C j 10
m j 0 , Pj 1 0 1 , C j 01
1 1 MHz 1.56kHz ; Ts 640 B 288 ; f
再由系统带宽: B 450kHz ,得到子载波数: N
当每个子载波上传输一个比特时,可得未编码时的传输速率
R
288 375kb / s ; 768 10 6 1 288 4 2 当采用 16QAM+1/2 编码时的传输速率为: R 750kb / s ; 768 10 6
L fs 32.44 20 lg f 20 lg d 32.44 20 lg150 20 lg10 95.96 dB
查 p112 图 3-24 基站天线高度增 查 p111 图 3-23 得基本损耗中值 Am ( f , d ) 25dB 左右, 益因子为 H b ( hb , d ) 6 dB 左右,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因子为 H m ( hm , f ) 0dB 。所以传播路 径上的损耗中值为:
移动通信作业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信息系通信工程专业主讲教师:张静
移动通信课后习题
第一章
1.什么叫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哪些特点? 答: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 包括移动体和移动体 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和固定点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的特点有: ①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②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③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其业务的需求却与日俱增; 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各种各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⑤移动通信设备必须能够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5.蜂窝通信系统采用了哪些技术?它与无线寻呼、无绳电话、集群系统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答:蜂窝通信系统采用的技术有:频率再用、小区分裂、越区切换。 它与无线寻呼、无绳电话、集群系统的主要差别有: ①无线电寻呼系统是单向通信系统,通话双方不能直接利用它对话。 ②无绳电话以有线电话网为依托,是有线电话网的无线延伸。 ③集群移动通信属于调度系统的专用通信网,具有一定的限时功能,主要以无 线用户为主,一般采用半双工,用频道共用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频率利用率。 ④蜂窝移动通信属于公众移动网,采用全双工工作方式,除了无线用户之间的 通信外, 还有大量的无线用户与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 采用频道再用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频率 利用率。 8.什么叫分组无线网? 答:分组无线网是一种利用无线信道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络,即网络中传送的信息以“分 组”或称“信包”为基本单元。
m j 1 , Pj 0 1 1 , C j 11
故输出 0011100111 8.假定有一个两抽头的自适应均衡器如图所示; (1)求出以 0 , 1 和 N 表示的 MSE 表达式; (2)如果 N 2 ,求出最小 MSE; (3)如果 0 0, 1 2 和 N=4 样点/周期,MSE 是多少? (4)如果参数与(3)相同, d k 2 sin(2 k / N ) ,MSE 又是多少? 答:(1) MSE 表达式为:
L 95.96 25 6 126.96dB
(2)移动台天线上的信号功率中值为:
Pp 10 lg10 6 10 126.96 110.96 dBW 80.96 dBm
11.试比较 COST-207 和 IMT-2000 多径信道模型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采用功率时延谱(PDP)表述不同多径时延下,多径功率的取值。 不同点:COST-207 给出乡村、典型市区、恶劣城市、山区四种典型环境下的功率时延 谱;IMT-2000 给了三种信道冲激响应模型:室内、室外到室内及步行、车载高天线。 12.在考虑天线的方向性时,信道模型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波达角(AOA) 、幅度、相位、时延。
以 100003(8)为例,其 m 序列发生器为:
码序列速率一般由未扩频时的信息数据率和码长确定。 23.试述多载波调制与 OFDM 调制的区别和联系。 答:OFDM 是多载波调制中的一种,它的各个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各子载波的频谱有 1/2 的重叠。 24.OFDM 信号有哪些主要参数?假定系统带宽为 450kHz, 最大多径时延为 32s, 传输速率 在 280~840kb/s 间可变(不要求连续可变) ,试给出采用 OFDM 调制的基本参数。 答:OFDM 系统的主要参数是:带宽、比特率、保护间隔。 参照 p88 页,保护间隔设计为信道时延的 4 倍, GI CP 4 4 32 128 s ; 得到去循环前缀(CP)后的符号周期: Ts 5 CP 640 s ; 带 CP 的符号周期:Ts_CP=6×CP= 768s ; 子载波间隔: f
1.2288 10 3 答:处理增益为 G 10 log 21dB 。 9.6
抗干扰容限为 M j G [( S / N )out Ls ] 21 (7 3) 11dB 21.为什么 m 序列称为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1
移动通信作业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信息系通信工程专业主讲教师:张静
第四章
1.分集技术如何分类?在移动通信中采用了哪几种分集接收技术? 答:分集技术根据克服信道衰落的方式来分类,主要分为两类:宏分集和微分集,宏分集用 来减少慢衰落的影响,微分集用来减少快衰落的影响。其中“微分集”又可按空间、频率、 极化、场分量、角度和时间分为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极化分集、场分量分集、角度分集和 时间分集。 3.为什么说扩频通信起到了频率分集的作用,而交织编码起到了时间分集的作用? 答:扩频通信扩展了信号频谱,使每段频率所经历的衰落各不相同,信道产生衰落时只会使 一小部分频率衰落,不会使整个信号产生畸变,相当于频率分集。 交织编码把一个较长的突发差错离散成随机差错,再利用纠正随机差错的编码技术来消 除。交织深度越大,抗突发差错的能力越强,交织码处理时间越长,从而造成了传输时延增 大,属于时间隐分集。 Rake 接收机是将多径分量取出,对其进行延时和相位校正,使之在某一时刻对齐,并按 一定规则合并,属于时间分集/路径分集。 4.试画出(2,1)卷积编码器的原理图。假定输入的信息序列为 01101(0 为先输入) ,试画 出编码器输出的序列。 答: (2,1)卷积编码器的原理图见 p154, 图 4-17,(a) 当输入序列 01101,有
450 10
5 10 10 10
3
3
15 10
3
47.14m
查 p98,图 3-4,得附加损耗为 21dB(
x 1.74 ) x1
得到传播损耗: L 109.03 21 130.03dB
3
移动通信作业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信息系通信工程专业主讲教师:张静
答:n 级线性移位寄存器能产生的最大长度为 2 1 位的码序列,m 序列就是用 n 级移位寄
n
存器通过线性反馈产生的,且具有最长长度。 主要特征:该序列具有随机性、二值相关性、多值相关性。 22.试画出 n=15 的 m 序列发生器的原理,其码序列周期 是多少?码序列速率由什么决定 的? 答:码序列周期=215-1=32767。 参照 p66 表 2-4,可知其反馈系数为
Ci 100003(8) 1000000000000011 Ci 110013(8) 1001000000001011 Ci 120265(8 ) 1010000010110101 Ci 133663(8) 1011011110110011 Ci 142305(8 ) 1100010011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