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文学复习题

天文学复习题

200-12天文学复习题(1)在高纬度地区发生日食,从月亮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答:一个亮大圆含暗小圆;小圆直径占1/4,有本影和半影。

(2)站在天狼星上看太阳和北斗七星,其中哪颗星更亮?答:太阳(3)在月球上看太阳和地球更经常看到哪个?答:对着地球那面总能看见地球,背对着地球那面看不见地球,所以看见太阳多。

(4)如果太阳突然变成一个黑洞,地球轨道会发生什么变化?答:不会有任何变化。

(5)两颗恒星与地球距离相差1000倍,他们绝对星等相等,视星等有何差别?答:公式:m=-2.5×lgE。

M= m+ 5- 5logr(6)我们所看到天上发亮的星都是恒星吗?答:天上绝大部分发亮的星星是恒星,但不是全部。

因为,发亮的还有行星,人造卫星或太空站。

1.天文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试叙述天文学研究对象的三大层次。

宇宙整体行星层次:地球、其它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陨星恒星层次:太阳及其它恒星星系层次:银河系、河外星系、类星体、星系群、星系团2.天文学包括哪三大学科?那一个是主流?天体测量学:测量天体的位置和距离天体力学:研究天体之间的关系天体物理:研究天体的形态、物理状态、结构、化学组成;天体的产生和演化天体物理学是主流3.天文学观测的主要波段三大观测波段: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高能天文学(X射线、γ射线)其它:紫外天文,红外天文、宇宙线天文学、引力波天文学、中微子天文学等4.人类为什么登月和探测火星人类要突破只能被动观测的局限,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有没有生命(或适合生命繁衍生存的条件)?有没有值得开采的矿产?有没有可能成为人类生活、科研的基地?(月基天文台等)5.试叙述天体的空间尺度。

月球直径0.7×10-9光年地球直径 1.3×10-9光年太阳直径 1.47×10-7光年太阳系范围 1.2×10-3光年最近的恒星 4.3光年银河系范围105光年(十万光年)最近的星系106光年(百万光年)星系团107光年(千万光年)可测宇宙 1.5×1010光年(150亿光年)6.天文学与物理学的相互促进,反映在那些方面?20世纪初物理学家的预言推动着天文学发展: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弯曲水星近日点的运动规律引力场中的光谱红移中子星的存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黑洞的存在7.为什么说天体和宇宙是物理学的巨大实验室?天文观测为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提供了地球上实验室无法得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

在宇宙中所发生的种种物理过程比地球上所能发生的多得多。

(1),极端物理条件实验室如中子星:超高密、超强磁场、超强压力、超高温和超强辐射的空间实验室;(2),引力实验室;(3),等离子体实验室;(4),超流超导实验室;(5),高能带电粒子加速器等8.星座是什么?星座是人们为了观测研究方便把星空的人为划分为若干区域,古人划分星空形成风格各异的星座文化。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巴比伦人把星空中亮星连起来,勾画成牛、羊、蝎子等形象。

中国古代:分为四大区,二十八宿。

我国古代神话中28个神仙。

古希腊人: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或动物来为星座命名,共40多个。

9.不同星座对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吗?对地球有影响的几种天体――太阳、月亮、彗星、小行星、陨星等,通过辐射、引力和撞击等影响地球。

恒星和星系,距离我们太遥远了,对地球的影响接近于零。

辐射影响,太阳最强;引力影响,月球最大。

都是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0.什么是黄道和黄道十二宫?黄道:太阳在天球上视运动的轨道。

太阳视运动经过12个星座称十二宫,大约每个月经过一宫,(12个星座大小不同,12个宫则平均占30度)。

春夏秋冬1, 双鱼宫4, 双子宫7, 室女宫10, 人马宫2, 白羊宫5, 巨蟹宫8, 天秤宫11, 摩羯宫3, 金牛宫6, 狮子宫9, 天蝎宫12, 宝瓶宫11.星座的由来,命名的方法,记住几个主要星座的特征。

古希腊人:分成48个星座,但只是北天的恒星。

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全天分为88个星座,其中沿用了很多希腊人起的名字。

88个星座大小不同,星数差别很大,只是某一方向上的恒星,它们之间并没有确定的关系。

神话人物类:仙女座,仙王座,武仙座,猎户座,动物类:大熊座,小熊座,金牛座,杜鹃座,大犬座,天琴座,天鹰座;仪器用具类:罗盘座,时钟座,圆规座,六分仪座,显微镜座,望远镜座1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观测证据是什么?地球自转和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地球从西往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星空也东升西落、只有北极星例外,基本不变整个星空绕一条轴线(即地球的自转轴)旋转15.天球是什么?(1),用肉眼或望远镜看天体,分不清它们的远近,好象是镶嵌在无穷远处的球面上一个虚拟的天球。

(2),恒星在天球上的视运动。

(3),自行,但短时期不会明显看出恒星在天球上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可以认为恒星固定在天球上。

(4),天球是一种方法,用起来方便。

14.天体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说明天球赤道坐标系的天赤道、北天极和春分点。

……春分点是什么?赤道面和黄道面在天球上相交的两点为春分点和秋分点,对北半球来说,太阳在3月21日过春分点。

春分点在天球上的视位置和恒星一样也作周日运动,所以与恒星的距离不变。

坐标值(赤经、赤纬)不随时间变化,和观测地位置无关。

15.解释天体距离的单位:天文单位、光年和秒差距。

恒星之遥远,远到无法用千米做单位,天文学家特别定义了3把不同的尺子(1),天文单位: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约1亿5千万公里,称为 1个“天文单位”(2),光年:光1年走的距离(大约10万亿公里)(3),秒差距: 1秒差距等于3.26光年16.试说明测量天体距离的周年视差法。

周年视差观测某一恒星,隔半年再观测一次,由于地球绕太阳作轨道运动,我们是在相距2倍日地距离在基线两端观测这颗恒星的。

结果可发现恒星在天球上的视位置会发生变化,也就是有视差。

测量其视差,便可以得到距离。

(见右图)l秒差距的定义(见右下图):对1个天文单位的距离(日地距离)视差为1角秒时的距离为1秒差距l秒差距约等于3.26光年或30万亿公里恒星距离和恒星视差成反比恒星距离越远,它的视差越小恒星越近,视差越大距离(秒差距)= l/视差(角秒)17.视星等和绝对星等的定义视星等: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人希帕恰斯首先用肉眼估计了星的亮度按明暗程度分成等级(6级):眼睛看起来最为明亮:1等星,看起来比1等星稍暗一些:2等星,再暗一些的:3等星,依此类推。

眼睛刚能看到的:6等星。

星的亮度越大,星等越小,肉眼能见到的约有6000颗恒星。

视星等的科学性:1850年,普森注意到,星等和亮度有一定的关系:星等按等差级数增加亮度按等比级数减小1等星比6等星大约亮100倍相邻2个星等的亮度差2.512倍取零星等的亮度(E)为单位普森公式:m=-2.5×lgE绝对星等:视星等不是恒星真实发光能力,把恒星移到10秒差距(32.6光年)处,再比较它们的亮度(目视星等),其目视星等叫做绝对星等。

视星等和绝对星等的关系:M= m+ 5- 5logrm表示目视星等,M表示恒星的绝对星等,r表示恒星的距离(以秒差距)。

由 r 和 m 算出恒星的绝对星等M。

18.地球大气辐射窗口与天文学观测的关系?地球大气有两个窗口,允许可见光和无线电两个波段通行无阻地到达地面。

天文学家把天体的无线电波段称为射电波段。

天文学家只是近几十年前才利用射电波段这个窗口。

射电天文这种新的观测手段一出现,就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红外、紫外、X射线和伽瑪射线被大气层所阻隔,必须把红外、紫外、X射线和伽瑪射线探测设备放入太空轨道才能发挥功用。

哈勃空间望远镜是光学望远镜,是为了克服大气抖动所造成的分辨率的限制。

可見光、紅外线、无线电波等等,全部属于电磁波。

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皆以同一速度传播(光速﹐c = 299792450米/秒)。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波長和频率,有以下的简单关系:(波長) ×(频率) = c光的颜色是由光的频率所決定。

19.射电望远镜抛物面天线的主要功能。

天文观测要求:能接收到来自天体的微弱辐射,要求有很高的灵敏度。

能看清天体的细节,要求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

射电望远镜:天线+接收器(放大器)+数据采集(计算机)+纪录器旋转抛物面对于与主轴平行的光,经反射后会聚到焦点每道光的路程都相等ABF =CDF =EGF =HKF =…在焦点处电波相位相同抛物面天线的作用之一:收集能量有人以为大型望远镜可以把天体放得很大。

大望远镜的作用並不是要把天体图象放得很大,而是要提供一個较亮和较清晰的影像。

(恒星只是一个亮点)只要一個物体足夠明亮,无论距离多远都可以看到。

抛物面天线的作用之二:方向性来自与抛物面主轴平行方向上的天体射电波经抛物面反射后会聚到焦点,凡偏离主轴方向较多的射电波都不会会聚到焦点处的“ 馈源”上,因此这类射电望远镜只能接收到来自主轴方向附近一个角度的电磁波,这个角称为分辨角。

分辨角越小,则分辨率越高。

20.天文望远镜分辨率公式D λθ22.1=分辨角(θ)和波长(λ)成正比,和望远镜的口径(D )成反比。

分辨角越小,分辨率越高。

光学波段的波长远比射电波段的短,光学望远镜的分辨率远比射电望远镜高。

口径10厘米的光学望远镜,观测波长为5500埃(埃=10-8厘米)时,分辨角为1.4角分,而射电望远镜,在波长为5.5厘米观测波段上的分辨角要达到1.4角分,则要求射电望远镜天线的口径达到10千米,比光学望远镜的口径大10万倍。

而且,还要求抛物面天线的表面精度达到1/20波长(3毫米)。

21.太阳的基本情况:距离、大小、质量、表面温度?太阳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中等质量的壮年恒星;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半径比地球大109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为1.99×1030千克,是地球的33万倍;太阳是气体球,平均密度为1.409克/厘米3。

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的99.9%以上。

22.太阳的结构:内核;辐射层;对流层;光球;色球;日冕。

内核:热核反应,产能区;辐射层;对流层;光球:光亮的球层,温度6000K;色球:温度比光球高, 波长656.28纳米的红光很强;日冕:温度百万度;射电辐射来自日冕。

23.太阳黑子活动规律:黑子面积11年周期变化;蝴蝶图;22年极性变化。

24.名词解释:连续谱;发射线;吸收线;太阳光谱(连续谱、发射线和吸收线)可给出太阳大气的结构、物理状态、化学成分以及太阳活动的性质等。

太阳光经过棱镜后被分为七色光,波长从400nm---700nm(毫微米),这是太阳的连续谱。

吸收线:在太阳连续光谱的上面有许多的粗细不等、分布不均的暗黑线,共有2万多条。

发射线:在连续光谱上还有成千上万条明亮的谱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