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红颜,世俗革命——格非小说《人面桃花》评析背景小说的背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满清王朝的统治已处摇摇欲坠之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封建王朝所奉行的闭关政策早已支离破碎,各种文化思想得到传播。
康南海作为时代历史的标志隐含文内,最主要的背景则是“蜩蛄会”的革命活动,经历了十几年的艰难斗争,后以失败告终。
继之而起的则是另一种轰轰烈烈的革命: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当然,它也作为隐线。
主人公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革命自有后来人。
小说重点描绘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几个不同身份的女人)对于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变革而产生的思想变化,对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的困惑,当两者之间产生利益冲突时作出的艰难抉择。
新生的力量在新旧势力的联合压迫与绞杀下,各种各样的不成熟的革命活动已经决定了各种人物的悲剧性。
“蜩蛄会”只是这场悲剧的一个插曲,就连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未得以善终。
小说以时间为顺序,以陆秀米的成长和开展斗争的过程为主线,穿插其他人物活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主要脉络清晰简明,背景铺陈上费煞作者苦心,“积十年心血完成”(封底介绍语),此起彼伏显得十分自然,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没有重大场面的描写,却通过小事件,小人物,小场面展现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就连各种细节都有照应,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件安排有序,这说明作者对故事本身操控自如。
故事梗概1901年,十五岁的陆秀米正处青春困惑,发疯二、三年的父亲离家出走,想要弄清父亲发疯的原因并不容易,此时出现了一个不明不白的表哥张季元更让她手足无措,半年后,张季元与“蜩蛄会”成员先后遇难。
直到三年后(1904年),秀米看了张季元的日记发疯,清醒后随母亲的意思嫁往长洲,不料出嫁途中被花家舍土匪劫持,一个月后被五爷强暴,四个月后花家舍内讧胜利者六爷要娶秀米,却在成亲当晚被五爷的马弁伙同小驴子里合外应所杀,秀米落入马弁之手。
五个月后,攻梅城事败逃往日本。
四年后(1908年)带着儿子小东西从日本回到普济,成立放足会,自治会,收取摊派款失败后改为成立普济学堂,在上线“鹞鹰”的指挥下,进行痛苦而迷茫的斗争活动。
两年后(1909年),母亲温梅芸去世,为买枪支在翠莲的哄骗下将土地卖给青帮头子龙庆棠。
学堂因会众叛逃而解散,腊月二十九黄昏秀米被捕,小东西为报信中弹身亡。
第二年(1910年)八月,秀米在狱中产下一子,被人抱养。
此时武昌起义爆发,龙庆棠摇身一变,由青帮头子变成革命党。
秀米坐了一年三个月后回到普济与婢女喜鹊相依为命,其间种花养草,寄情农桑,依然忘不了前尘往事,十二年后(1923年)重回花家舍怀旧,当年冬天去世。
小说结构小说分为四部分:一、六指(清光绪27年,1901年)二、花家舍(清光绪30年,1904年)三、小东西(四年之后,1908年至宣统2年,1910年)四、禁语(1911年至1923年)几个重要线索:一、由丁树则祖传藏画《桃源图》落入陆老爷之手,引发桃源圣境的幻想,后又有张季元所言“大同”和日记描绘革命前景作延续,至秀米被劫持到花家舍发现父亲的宏愿却在土匪窝里得以实现,再到天旱施粥与学堂对比印证“大同”,至尾声以陆秀米次子视察呼应作结。
二、金蝉的出现第一只:张季元在薛彦祖被杀后托付给秀米的锦盒中。
(P75)第二只:花家舍六爷庆生强娶秀米,成亲时,尼姑韩六所送。
(P140)第三只:秀米出狱后小驴子来访时留下。
(P249)三、神奇的瓦釜(凤凰冰花)这件宝物又叫忘忧釜,有一个道士在终南山中历时二十余年,用青铜铸造而成,南人多不识,称之为瓦釜。
精通音律的人常用它来占卜,只听它的声音就能预知吉凶未来。
更为神奇的是碰上下雪的日子,寒气凝结成霜冻,会出现凤凰冰花图案。
最初是一个叫花子用来讨饭盛粥,陆老爷以二两银子买来。
后来张季元见了也认为是宝贝,还给秀米讲了一些这宝贝的来历。
卖地后,龙府冯管家想见识“凤凰冰花”,宝琛却莫名其妙,随后被喜鹊用作腌制泡菜的坛子。
(P212)秀米出狱三年后,再次看到瓦釜,在临死前终于看到了父亲与人对弈的冰花图。
注释全书出现了10处注释,从《桃源图》至谭功达,分类有真人真事,真人假事,假人真事,假人假事。
这里的注释言之凿凿,似是在证明文中所言非虚,但有的却对上号,如关于喜鹊的注释,如果作者所写属真人假事,那么有的事件也作了注释却是为何?真真假假混杂其间,只当消遣读过也就算了。
注释的出现并不新鲜,当年贾先生在《废都》中已有精彩演绎,我认为本书的注释实属画蛇添足。
人物提到人物,我觉得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虚写的焦先,焦先其人主要由墓碑文字作简介,他是明代道人,明亡归隐,属于“羲皇以来,一人而已”的隐士。
由墓碑文引出追随者王观澄,出身仕途,却好道隐逸,然而又为作起土匪来了?由王观澄的花家舍的总规划,联想到陆老爷的发疯和《桃源图》,还有那个瓦釜(不定就是焦先所炼制,不然秀米听了瓦釜声音后为何会飘浮至孤岛荒坟?)以及“蜩蛄会”的“大同”。
焦先隐藏在许多人的内心,在现实中追求美好生活无果而只能以出世来维护其内心的桃花源,在隐逸中痛苦的求索着变革之路,他可以说是隐逸者精神的化身。
父亲父亲陆侃是一个封建知识分子,进士出身,官至扬州府学,官场失意,寄情诗文花草,终因心有不甘,因《桃源图》的启发,设计了一系列理想化的社会蓝图,但在现实中实施不了,想要反抗却没有出路,想要避世没有门路。
父亲对于“蜩蛄会”应该有所耳闻,不然在《李义山集》之《无题》诗中“金蟾啮锁烧香入”一句下为何批注:“金蝉,凡女子虽节妇烈女未有不能入者。
张季元何人?”这说明母亲和张季元此前已有所接触,父亲对此有疑心并为之痛苦,以府学教授之职不可能分不清“金蟾”和“金蝉”,但他偏要固执己见说是“金蝉啮锁烧香入”,后升级至拳脚相向,甚至不惜与丁树则绝交。
甚至问翠莲“你看我,像不像个乌龟?”到后来赤身裸体走下楼来,火烧阁楼,被认为疯了,为了治疯,母亲用尽了各种办法毫无起色,三年后他竞若无其事地下楼来,离家出走不知所踪。
父亲留下仅仅是个剪影,一个落魄失意,理想化色彩极浓,面对现实却无可奈何的一个读书人,一个失败的男人。
母亲母亲就是一个世俗的妇女形象。
作为官太太荣光了一段时间,后来丈夫官场失意,寄情诗文花草可能会冷落了她,四十多岁时,不知为何与张季元(四十上下)认识。
骨子里既有冷酷保守的一面,也有开明仁慈的一面。
在小老虎撞破她与张季元的约会后先是说“这孩子真该好好管教,再不听话,哪里来的,就请他回哪里去!”逼得宝琛往死里打,过后又给他做鞋子,这透着她的机心。
收租时有佃户缺斤少两,甚至翠莲偷卖粮食的事也宽大处理了。
对着张季元的裸尸,号啕大哭,厚葬,体现她大胆仗义的一面。
面对秀米的种种变化她无法接受但仍然慈爱地宠着秀米的“排子枪”儿子小东西。
她的一生在等待和惶恐中度过。
翠莲原藉浙江湖州,父母早亡,八岁时被舅舅卖到余杭,十二岁逃至无锡,栖身尼姑庵。
先后嫁过四个男人,其中还有一个是太监。
后被父亲陆侃从青楼赎身的时候,她已经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最远到过广东的肇庆。
她是个胸大屁股大脚小有一些姿色的女人。
她骨子里透着野性难驯,却又特别地迷信,因听信算命人言自己命运悲惨,除非找个属猪的嫁了,后被来普济弹棉花(实为卧底)的属猪的龙守备勾搭上,于是诱卖土地,逮捕秀米,连带小东西在混乱中中枪身亡。
因被老虎撞到她和龙守备厮混,怕泄密又因为老虎也属猪(14岁)就引诱老虎上床,也许是下了龙守备这个赌本又拉上老虎来保险吧。
在内疚时叫老虎折磨她,骂她千人插,万人骑的婊子。
妓女生涯的习性使她很快忘了咒骂,还弄起让老虎吃冰糖的“行活”来,更为冷血的是抓捕秀米时拉住老虎自顾自躲避之事。
然而龙守备玩厌之后不到一年就被赶了出来,连妓院都不收留她,真还应了她乞讨流浪的命运。
秀米出狱三年后,丁树则去世时出现,一年后干旱施粥时被喜鹊认出,但因羞愧难当不愿回到普济,流亡去了。
她经历过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污秽的社会把她变得多疑,油滑,世故,自私,为一己私欲不惜卖主求荣。
她处心积虑,时时处处想着扭转命运,但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属猪的男人)身上,只落得个被人利用,供人玩弄,她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一个社会底层的悲剧人物。
喜鹊同样是身世凄惨的女人,年幼时父母因土地争取事件被人投毒身亡,从此听不得“砒霜”二字,她是旧社会农村少女的一个缩影。
推测其生于1883年,比老虎大13岁,1943年夏已是六十左右的人了。
十多岁来到陆家作丫头,任劳任怨,逆来顺受,反应迟钝,对主人家忠贞不二。
她是作为与翠莲对比的一个典型。
秀米出卖土地后,宝琛父子回乡,她自力更生过日子,1911年秀米出狱装哑,她尽职尽责地侍候秀米,甚至为交流之便,忍受丁树则的肮脏和搔扰去学识字,以她的连“鸡三足”的笑话都听不懂,到后来竟然能作对吟诗,其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她没有新思想,却并不守旧,只依靠着人最本分的品质,靠自己而活,但并不把自己的命运附着在别人身上,这一点与翠莲有着本质的区别。
宝琛一个忠顺护主,勤恳守旧的管家。
为主人办事尽心尽力,精打细算。
也有一己私欲,如在梅城逛窖子,在村里与娼妇孙姑娘来往。
她老婆在家乡,有这些事不足为奇,这也可算是封建时代的烙在他身上的一方小印。
而在大的原则问题他不会犯错误,更不会卖主求荣,因为十二岁时就跟随陆老爷。
他一门心思为主人工作,忠诚他的主人,就算陆老爷失踪后秀米买枪回来他也只是受了惊吓,害怕,但并不敢有所反对。
老虎由农村小童的顽皮,到青少年的迷茫(困惑),他展现了朴实与机敏的一面。
写他关联着新生力量的成长,经受诸如被翠莲引诱,被利用的考验,直到后来成为革命战士。
孙姑娘一个虚写人物,着墨不多,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当然宝琛等人应该知道),丁树则在撰写墓志铭大摇其头:“细皮嫩肉,可叹可惜。
”生在农村,与老父相依为命,不知是生计所迫还是怎么样的,也种桑麻,兼做暗娼,并可赊账,老父守门看风。
这本是一个可笑的画面,虽然畸形、变态,然而在当时的农村却合理地存在着,这是有着极深的社会根源的。
但娼亦有道,当孙姑娘在地里遭遇上大金牙强暴时,拼命不从,被草塞喉咙窒息而亡。
她是时代的悲剧,悲惨的命运和长洲媳妇(被大金牙伙同别人轮奸)不想死却最终自杀的事件集中起来反映了封建妇女的集体命运。
丁树则及其老婆赵小凤丁树则读书数十载,不要说一官半职,连个秀才也不曾中过。
老来设馆授徒,收些俸例,以供椒水之需。
教书规矩极严,背错写错要打,背诵默写全对也要打。
常爱管闲事,最爱与人争辩,被村人当作无用的书呆子看待。
思想古板守旧,满口仁义道德,暗里贪小便宜夹带抄袭,常讲礼义廉耻,背里趁火打劫浑水摸鱼强暴大金牙的娘,年老心不老,色迷心窃,为孙姑娘写墓志铭直叹:“细皮嫩肉,说没就没。
呜呼!奈何奈何!”秀米是唯一的女弟子,又漂亮,尽管她是陆老爷的女儿,他还是按捺不住用他那油手摸摸她的脑袋,摸摸她的脸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