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六 岩相古地理
• A、岩石学资料:a、岩石的物质成分;b、岩石 的结构构造,如颗粒大小、磨圆度及层面和层理 特征(波浪、泥裂、盐类假晶、各种交错层理 等);c、新生矿物及有用矿物,特别是一些指相 矿物,如海绿石等;d、岩层的相变及厚度变化情 况;e、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 B、古生物学资料:a、化石的种类及生态特征; b、化石的埋藏情况,原地埋藏的生物组合、异地 埋藏的生物碎屑特征及排列方向和完整程度;c、 生物遗迹及生物扰动构造,如爬迹、钻孔、掘穴、 潜穴等。
实习六 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 1 掌握岩相古地理图编制的原理。 • 2 学会编制岩相古地理图的方法。
二、实习方法
• • • • 1编图准备工作; 2收集野外资料; 3参考阅读文献资料; 4编制实际材料图及实际材料卡。
• • • • • •
陆源区的分析 古水动力条件分析 水体深度及在地形分析 古气候条件的分析 水介质物化条件的分析 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的编制
• • • • • • •2、查明古陆地形起伏特征 3、古河流体系的恢复 4、物源区母岩性质的确定 1)砾岩的成分分分布 2)砂岩的成分 3)重矿物组合及分布 4)物源综合图
二)、古水动力条件分析
• 1、根据定向构造 • 2、根据结构成分的变化 • 利用碎屑的粒度、圆度、球度和成分的变 化 • 碎屑组分的分散晕也是古水流方向的标志 。 • 3、根据孢粉资料 • 4、编制水流体系图
• 当我们对一个地区某一地质时期的沉积物 分布及岩相类型进行详尽地分析以后,就 会对当地的海陆分布、地形特征、沉积环 境及气候条件等自然地理环境有所认识。 如果我们把这些资料用不同的符号或图例 恰当地表示在地理底图上,便形成一幅过 去某一地质时期的地图—古地理图。由此 可见,古地理图是反映某地质时期的自然 地理景观图。
海盆地中不同岩相类型的圈定
• 即区分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及它们 内部的不同岩相类型,例如滨海砂砾岩相、 浅海砂页岩相、浅海灰炭相……
对陆地上的剥蚀区和沉积区及沉积 区内不同沉积类型进行划分圈定
• 如湖泊沉积、漂流沉积、山麓堆积、冰川 堆积等。
• 值得注意的是古地理图与今天的地图是很 不相同的。古地理图反映的是某一较长地 质时期的综合沉积特征,现代地理图表示 的是现代“一瞬间”的自然地理景观。它 们二者的关系是一部电影和一幕镜头的关 系。例如一条河流似一条细长的绳子,而 古代的河流相沉积则呈很宽的带状分布, 它是古代河流在某一个地史阶段内留下的 遗迹。同样,现在的滨海带很窄,而地质 时期的滨海相沉积分布则比较宽。
• 但是古代的自然地理特征已经不复存在, 我们不能直观地看到它,只有通过对古代 沉积物进行岩相分析而间接地认识。所以 为了研究工作的需要,人们往往在古地理 图上加入沉积岩相的内容,这样便成了岩 相古地理图,在一定程度上,它既反映古 地理特征,又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各种沉积 环境下的沉积物面貌。
• 根据研究目的、任务和研究程度的不同, 可编制概略、小比例尺和大比例尺的岩相 古地理图。
• 其次岩相带的分布特征要有一定的共生组合规律, 要符合瓦尔特相律,即成因上相近且相邻的相在 横向上或纵向上依次出现,而截然不同的两个相 绝不可能毗邻。如广海陆棚相中不可能突然出现 河流相沉积。 • 此外,还应考虑到大地构造分区和区域的长期构 造发展规律以及相邻地质时代的古地理面貌等。 • 只有这样在一定的地质理论指导下,对一个地区 的历史构造发展有了深入的理解,并且慎重地客 观地利用和分析资料,才能编出一幅较为理想的 岩相古地理图。
五)、水介质物化条件的分析
• • • • 1、确定还原程度的标志 2、确定酸碱度的标志 3、古盐度的确定 另外间接查明的方法以古生物法为主。
三、实习内容及步骤
1、岩相古地理图的概念和类别 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工作是一项重要 的基础地质工作。目的在于通过再造沉积 环境,研究沉积作用和了解地质历史的演 变,总结各地史阶段的海陆分布、古气候 变化,分析不同沉积环境中沉积特征及其 分布规律。进而研究沉积及层控矿床的形 成和分布规律,以指导矿产预测和成矿远 景区划工作。
一)、陆源区的分析
• 1、判断古陆或侵蚀区的存在
• 侵蚀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向沉积区供给陆源 碎屑或可溶性物质的剥蚀区。稳定 的侵蚀又称为 古陆。
• • • • • • • 1)某时代地层的尖灭和较新地层的超覆 2)海进组合的下伏地层的顶部为古风化壳 3)沉积相变 4)同时代的岩相组合中陆源碎屑矿物含量和粒度的变化 5)沉积尖灭线 6)特殊的岩屑、重矿物组合等 7)根据指向沉积构造进行古流向分析
• 根据编图的比例尺大小和目的的要求,在 收集资料过程中应编录详细的实际材料卡。 对所收集的资料经过充分研究后,进行地 层对比,选出所需要的地层单位,用适当 和简明的图例符号分别表示出来,再把这 些资料所在的剖面点进行编号标在底图上, 这就成为编制岩相古地理的要、基础图 件—实际资料图。
• 完成上述的准备工作以后,即可着手编制 岩相古地理图,在此过程中一般要解决以 下几个问题: • 海陆界线的确定 • 海盆地中不同岩相类型的圈定 • 对陆地上的剥蚀区和沉积区内不同沉积类 型进行划分圈定。
2、编制岩相古地理图的方法步骤
• 可分为两个阶段:准备工作阶段和岩相古 地理图编制阶段。 • 编图的准备工作就是首先了解编图区所属 大地构造分区和区域构造背景,进行资料 的收集、分析和整理。资料的收集包括文 献资料和野外实际资料两部分。
• 野外资料的收集首先要测制控制性岩相剖 面和若干条短的辅助性岩相剖面,并根据 所选比例尺的精度要求布置一定的观察点 和观察路线,从而由点到面掌握编图区的 岩性、岩相纵向上的沉积特征、演变规律 及空间展布情况。具体资料收集,最基本 的内容包括:
三)、水体深度及古地形分析
• 1、根据沉积物的分布规律
• 一般情况下,从岸线的浅水到广海的深水,沉积 物呈有规律的分布
• • • • •
2、根据沉积构造 3、根据古生物和痕迹化石 4、根据自生矿物 5、根据地球化学标志 6、古地形与相的特征,沉积中心,沉降中 心
四)、古气候条件的分析
• 古气候直接影响各种地质作用及沉积物和沉积矿 产的形成,特别是古气候的再造有助于发现和评 价煤、铁、锰、铝土矿和盐类等矿产。目前恢复 沉积区古气候条件大致有以下途径 • 1、根据岩性特征 • 2、根据古生物和古生态 • 3根据稳定同位素 • 4、根据黄土及湖泊沉积 • 5、古地磁法
海陆界线的确定
• 在地质时期中由于大陆的沉积物保存零散 而不完整,又常遭到剥蚀,所以在确定海 陆界线主要依赖对海相地层特别 是滨海相 地层的研究来确定海岸线的位置,在有滨 海相地层的区域海岸线应划在靠古陆的一 侧,若无滨海相沉积时,则应该根据岩相 分布规律在浅海与古陆之间作出判断,海 岸线一般应位于浅海相与古陆之间。
图3-1
琼州地区上泥盆统柱状图
作业
• 编制琼州地区岩相古地理图 • 1、根据所给的琼州地区晚泥盆世地层柱图,进行岩相分 析和岩相类型的划分。 • 2、按所给岩相图例,将各柱状剖面的岩相类型标在各点 上。 • 3、作琼州地区岩相古地理图:A、画出海陆界线;B、画 出海相中不同岩相类型的界线;C、划出陆地上的剥蚀区, 沉积区;D、在各岩相带内填绘各自的图例符号。 • 4、根据柱状剖面图所给地层厚度,将各点厚度标在图3-2 中的右上方,用等值线法和内插法画出等厚线。 • 要求用AutoCAD2007及以下版本绘图,提交电子档,十 五周以前以各班为单位提交给我。 • E-mail:lwjyan03@/34814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