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检验溯源性和标准化ppt课件

医学检验溯源性和标准化ppt课件


准确度的定义为:检测结果和被检测物/分析
物真值间的一致性。(VIM93-3.5)。注:a)
作为结果,在真值和该值间的差异,通常表
示为相同的计量单位;此时,表示差异的更
确切的词为“不准确度”。b) 可以使用
“可接受的参考值”替代“真值”。
(ISO3534-1,3.11)c)特别是对每个标本
只作一次测定时,差异不仅包括分析过程的
• 参考实验室的所有参考方法是手工方法;
或使用参考品校准的方法,在实现参考 值的传递上非常烦琐。在日常检测中, 无法使用这样的参考方法或参考品进行 大量病人标本的检测,出报告。
编辑课件
5
溯源性
• 现实问题是:是否可以让常规的检测系统,
对病人标本的检测,在计量单位一致的前提 下,得到和参考系列相同的检测量值。这就 是通过一条不间断的比较链(方法学比较), 使检测结果或检测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 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或 和参考方法检测值联系起来。为此,生产厂 商必须对完成检测涉及的检测系统各组分 (仪器、试剂、校准品、和操作程序)进行 严格的标准化程序,实现溯源性。
理解校准品
2.标准品
• 传统的临床检验,要使检验结果可靠或
有依据,往往有一个标准品(Standard)。

CU
AU AS
CS
• 标准品的定值由称量和容积计算确定。
检定不合格即报废,决不可将实测值替
代修正。
编辑课件
20
理解校准品
3.校准品和定值 为了克服因纯标准液和病人样品间 的基体差异,对检验结果的严重误 差,20年前开始引用具有与病人样 品基体相似的校准品替代标准品, 用于日常工作。
• 使用了自动化分析仪,日常检验的精密度
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优良试剂盒的配合 下,病人结果的可报告范围也可以满足临 床要求;大多常规检验项目没有对极低浓 度的临床要求。这样,结果的可靠性的关 键是准确度,即对校准品值的调节。因此, 实现新鲜病人标本结果的溯源性,成为使 校准品值实现溯源性。
编辑课件
19
病人标本检验结果 的溯源性和标准化
编辑课件
1
一、基本概念
编辑课件
2
溯源性
• 溯源性 traceability • 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
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 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 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VIM:1993, 定义6.10]
编辑课件
3
溯源性
编辑课件
6
标准化
• 1972年,由ISO出版
T.R.B.Sanders主编的《标准化的 目的与原理》一书对标准化下的定义是: “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 特别是为了促进最佳的、全面的经济并 适当考虑到产品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 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有秩序 的特定活动所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 程。”
指导和规范
媳儿 妇子
培育出具有长辈血缘的
孙 孙 孙孙 孙孙 子 女 女子 女子
校准品
校准 试剂 仪器 按检测程序
检测 病人标本检验结果
具溯源性和可比性
理解校准品
1.衡量一个检测系统(检验方法) 的基本分析性能有4点: 不精密度、 不准确度、 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 分析灵敏度。
编辑课件
18
理解校准品
编辑课件
21
理解校准品
• 可是,尽管校准品的主要来源是人
的血清,为了使校准品内的一些分 析物水平达到某个程度,而且形成 稳定的产品,所有的校准品、控制 品、室间调查品等都是处理过的血 清。和原来的天然血清间又产生了 新的基体差异。
编辑课件
22
理解校准品
(1)校准值随方法而异 校准品中被检分析物的含量无法由 称量法和容量法确定,只能倚赖于 分析方法。校准品的校准值必须取 决于分析方法或检测系列。
编辑课件
9
理解临床检验的特点
2.临床检验的习惯是对每份病人标本只 做一次检测,就发出报告;而且,每个 标本内究竟内含多少分析物无法知道。 因此,度量检验的分析质量不能以工业 上的多次采样、多次检测或测量、取均 值和预定标准比较等方式来观察。
编辑课件
10
理解临床检验的特点
3.病人结果可靠性的含义是准确度。国际上
• 临床检验的目的:
对病人新鲜标本检验报告可靠的结果。
• 临床检验的传统:对收集的患者标本只做
一次检验,就发出报告。因此,发出报告 的可靠性必须体现两个基本要求:
精密度:重复性好;
准确度:和参考方法具有可比性。
编辑课件
4
溯源性
• 临床检验公认:在参考实验室内,由具
有认可资格的操作人员使用参考方法、 或以参考品为标准,对新鲜标本进行的 检测结果是参考值结果。
编辑课件
13
理解临床检验的特点
6.完成检验所需要的仪器、试剂、校准品、 和操作程序的组合为检测系统。
• 只有使检测系统的组合固定下来,才能使
检验结果具有明确的性能。
• 实现检验结果溯源性的重要前提,也只能
在检测系统中予以体现。
编辑课件
14
检测系统的要素标准化的各要素源自校准品试剂编辑课件
分析仪
15
父或公 母婆
编辑课件
7
标准化
• 和临床检验的实践和需求结合起来,
可以简单理解为:为了实现临床检验 结果的溯源性,检测系统的生产厂商 的所有努力,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 所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为标准 化。
编辑课件
8
理解临床检验的特点
1.检验的检测对象是病人标本,而且一 定绝大多数是新鲜的标本。实验室使临 床和病人满意的是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现结果可靠性的质量管理有许多内容。 在保证收集和处理的标本质量、在检验 后不存在处理检测数据和发出报告的差 错前提下,获得可靠结果的主要阶段是 分析过程的质量。
不准确度,也包括了分析过程的不精密度。
〔NCCLS〕
编辑课件
11
理解临床检验的特点
4.检验质量的首要问题是分析过程 (即检测的)精密度。定义为:各 个重复检测值间的一致性。度量精 密度的指标是不精密度。也即:临 床要求结果的重复性好。 自动化分析仪的推广应用,极大地 改善了检验中不精密度的水平。
编辑课件
12
理解临床检验的特点
5.自动化在临床检验的应用,极大地提 高了检验的效率和质量
• 非常显著地改善了重复性,即精密度的
水平。
• 认识到保持检验必需的自动化仪器、试
剂、校准品、和操作程序的固定组合, 是实现溯源性的前提。否则,一事无成。 因此,要使检验结果的量值和参考系统 结果一致,也就是对涉及检验的检测系 统各组分的标准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