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8《计算机原理》复习提纲

08《计算机原理》复习提纲


Hale Waihona Puke 《计算机原理》试题样题二 填空题 1. 运算器的核心部分是__________。 运算器的核心部分是 。 三.判断题 1. 一个外设接口中至少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端口。 ( ) 四. 计算题 1. X=-0.1100 Y=-0.1000,求 X+Y=? 2. 设x=2010×(+0.11011011), y=2100×(-0.10101100),求x+y
《计算机组成原理》
复习提纲
2010.06.15
第1章 概论
了解部分
存储程序的概念 系列机和软件兼容的概念 计算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 实际机器与虚拟机器的概念
理解部分
五大基本部件的功能 总线概念和总线的结构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计算机中主要性能指标 基本字长、数据通路宽度、存储容量、 基本字长、数据通路宽度、存储容量、运算速度
掌握部分
取指令周期的微操作序列(公共操作) 取指令周期的微操作序列(公共操作) 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区别 取指令周期的策操作序列
第7章 外部设备
了解部分
外部设备的分类和作用 硬盘的分区域记录技术 光盘存储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键盘的类型 打印机的特点和分类 显示器的特点和分类 字符显示和图形显示的区别
第6章 中央处理器
理解部分
微程序控制器的有关术语:微命令、微操作、微指令、 微程序控制器的有关术语:微命令、微操作、微指令、 微程序、 微程序、微周期 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两个层次- 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两个层次-传统机器层和微程序 层 各种微指令编码法的特点 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 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熟悉其特有部件的作用 流水线技术
《计算机原理》试题样题
五.简答题
1.简述 .简述程序中断和调用子程序的区别。
六.综合题
现有1024×1的存储芯片,若用它组成容量为 × 的存储芯片 的存储芯片, 现有 16K×8的存储器。试求: 的存储器。 × 的存储器 试求:
(1)实现该存储器所需的芯片数量。 实现该存储器所需的芯片数量。 实现该存储器所需的芯片数量 (2)若将这些芯片分装在若干板上,每块板的容量为4K×8, 若将这些芯片分装在若干板上,每块板的容量为 × , 若将这些芯片分装在若干板上 该存储器所需的地址线总位数是多少?其中几位用于选板? 该存储器所需的地址线总位数是多少?其中几位用于选板? 几位用作片内地址? 几位用作片内地址?
第2章 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
掌握部分
原码、补码、反码表示法和 种机器数之间的区别 原码、补码、反码表示法和3种机器数之间的区别 定点数的表示范围 浮点数的表示范围 汉字国标码、区位码、 汉字国标码、区位码、机内码和字形码的特点和区别
8421BCD码的特点 码的特点
奇偶校验位的形成方法
第3章 指令系统
2.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
A. 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B. 进行主存与 进行主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 之间的数据传送; 之间的数据传送 C. 进行 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和 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D. 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 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
理解部分
I/O接口和端口概念的区别 接口和端口概念的区别 中断的基本概念
第8章 输入输出系统
理解部分
程序中断和调用子程序的区别 进入中断服务程序的方法- 进入中断服务程序的方法-中断向量法 开中断、 开中断、关中断的时机 DMA方式和程序中断方式的区别 方式和程序中断方式的区别 通道控制方式与DMA方式的区别 通道控制方式与 方式的区别 3种总线判优和仲裁方式的区别 种总线判优和仲裁方式的区别
第4章 数值的机器运算
了解部分
常见的舍入操作方法 溢出产生的原因 运算器的基本结构
理解部分
进位产生和进位传递的概念 原码一位乘法运算方法 浮点加、 浮点加、减法运算方法 补码的左移、 补码的左移、右移运算方法
第4章 数值的机器运算
掌握部分
并行加法器不同进位方法的特点与区别 定点加、 定点加、减法运算方法 3种溢出检测方法 种溢出检测方法 补码一位乘法 补码加减交替除法运算方法
第7章 外部设备
理解部分
硬盘上的信息分布形式 非编码键盘的工作原理 字符显示器的显示缓存VRAM和字库中存储信 和字库中存储信 字符显示器的显示缓存 息的特点
掌握部分
磁盘地址的安排 硬盘存储器技术参数的计算
第8章 输入输出系统
了解部分
接口的基本组成和接口的类型 外设的识别和端口寻址 各种I/O信息传送控制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各种 信息传送控制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程序查询方式的特点和工作流程 程序中断的基本类型 中断现场的保护和恢复方法 通道的类型和结构
立即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 立即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 变址寻址、 变址寻址、相对寻址
存储器堆栈的概念和进、出栈操作 存储器堆栈的概念和进、
掌握部分
扩展操作码指令的格式设计 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变址寻址、 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变址寻址、相对 寻址中有效地址EA的计算 寻址中有效地址 的计算 进栈、 进栈、出栈时栈指针的修改和数据的压入和弹出
掌握CPU和主机这两个术语的含义
第2章 数据的机器层次表示
了解部分
无符号数与带符号数的区别 真值和机器数的概念 汉字的表示方法 二——十进制编码原理 十进制编码原理 循环冗余校验码
理解部分
定点数的表示 浮点数的表示及规格化浮点数的概念 IEEE 754 浮点数标准 常见的字符编码方法( 常见的字符编码方法(ASCII码) 码 奇偶校验码、 奇偶校验码、海明码检错的原理
如补码加、 如补码加、减法计算
简答题
主要是有关概念、比较等 主要是有关概念、
综合题
如P104[例4-3]计算操作的有效地址 例 计算操作的有效地址
《计算机原理》试题样题
一 单选题 1.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__________。
A、运算器、存贮器、控制器 B、外部设备和主机 、运算器、存贮器、 、 C、主机和实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 、 、 系统
第5章 存储系统与结构
了解部分
存储器的各种分类方法 存储系统的两个层次: 存储系统的两个层次:cache-主存层次、主-辅层 -主存层次、 次 主存储器的基本结构 SRAM和SRAM的存储原理 和 的存储原理 并行交叉存储技术 虚拟存储器的概念
第5章 存储系统与结构
理解部分
主存储器的有关术语: 主存储器的有关术语:位、存储字、存储单元、存储 存储字、存储单元、 体 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各种不同ROM的特点 的特点 各种不同 主存储器和CPU的读写操作 的读写操作 主存储器和
时间安排
答疑时间
2010年6月30日(18周星期三) 年 月 日 周星期三) 周星期三 下午3: 下午 :00-5:00 : 31号楼四楼教师休息室 号楼四楼教师休息室
考试时间
2010年7月2日(18周星期五) 年 月 日 周星期五) 周星期五 上午9: 上午 :00-11:00 : 教室: 教室:330302
了解部分
指令的基本格式 数据寻址的最终目的 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 和 的基本概念
理解部分
不同地址码双操作数指令的区别 定长操作码、 定长操作码、扩展操作码指令的特点 指令中地址码的位数与主存容量、 指令中地址码的位数与主存容量、最小寻址单位的关 系
第3章 指令系统
理解部分
常见寻址方式的特点
掌握部分
CPU响应中断的 个条件 响应中断的3个条件 响应中断的 中断隐指令的特点以及它所完成的3个操作 中断隐指令的特点以及它所完成的 个操作 中断屏蔽的概念, 中断屏蔽的概念,通过改变中断屏蔽字实现中断升级 DMA传送方法和 传送方法和DMA传送过程 传送方法和 传送过程
考试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计算题
掌握部分
主存储器容量的各种扩展方法, 主存储器容量的各种扩展方法,使用若干存储芯片构 成存储器 存储芯片的地址分配和片选信号的产生
第6章 中央处理器
了解部分
CPU的主要技术参数 的主要技术参数 控制器的基本组成 微程序控制器执行指令的工作过程 微程序设计技术
理解部分
CPU的功能 的功能 CPU中的通用寄存器和专用寄存器的设置和作用 中的通用寄存器和专用寄存器的设置和作用 时序系统中指令周期、机器周期、 时序系统中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时钟周期的概念 不同的控制方式-同步、 不同的控制方式-同步、异步和联合方式 一条指令执行的基本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