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宜昌市八中:张永玲
合作学习是一种主体性教学组织形式,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小组合作学习使用得当,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达以教与学的最佳组合,形成教与学互动的最佳境界。
我的体会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适当的环境、要求下通过合作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即通过“小组自主学习”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一、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一个误区,即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将所有设计的问题都交给小组讨论解决,其实并非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越多就越能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这样也会使学生失去宝贵的独立思考的机会,使他们对自主学习失去信心。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因视情况而定,在英语课堂中,对需要合作的对话练习,可多次进行小组活动,而对于问题的思考解决,则要视问题的难易程度,对于通过独立思考大部分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则无需小组讨论,而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依靠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无法解答的问题,则交由小组讨论解决,我们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部分教师或者在讲台上忙碌着,准备下一个教学环节,或者在黑板上板书着什么,而没有去关注学生们在活动中有没有困难,有没有认真参与,有没有兴趣等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没有起到良好的中介作用,而中介作用是为学习者提供苟价值的学习经验,使学习者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因此,教师在学生们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给他们良好的建议,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纠正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解答他们的一些问题等等。
这样才是认真履行了中介者的职责。
而且,只有有了教师的关注与适时的指导,学生们才能认真而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否则,只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三、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通过学生们热烈的讨论,一般都会有结果产生,这是学生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几乎所有小组都渴望有机会发言,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时间紧的缘故,只让很少的几组学生发言,或者干脆采用自问自答或集体回答的形式解决问题,这样其实已经失去了小组讨论的真正意义,也打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
为了能尊重学生劳动成果,充分关注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实现:准备小组讨论记录本,组员每人负责一天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记载,教师定期查看并在第二天课堂上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给予恰当的评价。
可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园地,即利用教室内黑极报或墙壁上的某个地方开辟一个园地,将课堂中来不及交流的优秀的小组讨论记载张贴出来,供学生相互交流学习.
四、进行合理评价
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结果进行合理评价,由于初中生还处在少年期、心理素质发育还不很健全,因而学习的自觉性还不够强,因而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对学生要进行引导和鼓励,还检查和督促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因此,教师应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应健立相互检查机制,并进行阶段性的评价。
具体可采取由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或小组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独立运用或相互结合、科学、民主、客观地进行评价。
及时有效、客观公正的评价不仅是最好的检查,而且还能抓信有利进机,充分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评价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过于简单,如不能简单地对学生的学习结说“Yes/No”“Right/Wrong”这种种评价只能暂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个初步的了解,而不能直正了解合作学习的成果,久而久之,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指出“好”在哪里,并加以保持;“不好”在哪里,应如保改正等。
公正科学的评价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了如指掌,才能作出公正的、科学的评价,才能激励越来越多的学生认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