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代服饰介绍PPT课件
•明代官服排斥元代异族服饰,禁胡服、胡语、胡姓。但朱元璋文化低,无能力另创新 的服制,于是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于是明代官服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出现了 历代官服之集大成现象,成为封建社会末期官服的典范。
•周汉以及唐宋官服较为繁褥,明代朱元璋指出礼服不可过繁,祭天地、宗庙只需戴通 天冠、穿纱袍,一品至五品官服紫,六、七品官服绯。使官服制大为简约。但是官服制 内容的简约并不代表朝服规定不严格。相反,由于朱元璋特殊的出身背景,明皇对全国 施行极端专制性的统治。对朝服的严格规定甚至影响到民间服饰,使其简约素净(明初 期)。
弁(biàn):古代一种尊贵的冠,为男子穿礼服时所戴。吉 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
舄(xì):重木底鞋(古时最尊贵的鞋,多为帝王大臣穿)。
•鲁王皮弁图 此为亲王皮弁,从图中 可以看出为九缝,每缝缀五彩玉珠九颗。
文武官服是明代官服最有特点的服饰,也是封建社会官服的典型,几千年汉族官服中的各种文 化符号都在明代官服中积淀成熟而外化。它在承袭周汉唐宋的传统官服制基础上,突出地表现 了明代对服饰符号的象征功能的充分挖掘,使明代政治、伦理观念在服饰上展现无遗。
公服吸收了唐代品色服的特点,但删除了 紫色袍。朱元璋以朱色为正色,又因孔子 曾说过“恶紫之夺朱也”,从此紫色在服 中废止。明代还修改了唐代以花径大小和 几何纹来品级的服装纹饰,一律改为以花 径大小来区别。这既简化了服装的分级形 式,也突出以花别品的功能,是一种继承 和发扬的服装形式。
穿织金蟒袍的明代官员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中国明代服饰介绍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历史背景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寒微,当了皇帝后内 心潜藏着一种不是贵族出身的自卑感,因而 十分忌讳有文化的知识份子,并对朝野间人 们的言论过于敏感,于是采取高压政策,大 兴文字狱,禁锢思想,灭绝异端,在思想文 化领域进行专制,这一明初的政治背景直接 影响了服装的变化。由于明皇对全国施行极 端专制性的统治,所以对朝服规定也十分严 格,并延及民间服饰,这也就是明代初期民 服趋向简约素净的一个原因。
一 官服类别
明代官服的制定前后花了约30年,从皇帝冠服到皇 后、皇子、文武官员,逐渐完善,也不断修定。
皇帝官服一般承袭汉唐旧制,在形制、色彩、饰物 等上大同小异。冕服自皇太子、亲王、郡王用之,其他 公侯以下品官都不用,在使用人的范围上大大缩小了。 至于皮弁(biàn)服、武弁服、通天冠等则在限制人的基 础上扩大了皇帝的着服范围。如皮弁服,用乌纱帽之前 后十二缝,每缝缀五彩玉十二,服用绛(jiàng)纱衣, 蔽膝、革带、大带、白玉佩、白袜黑舄(xì),皇帝御殿 里服之,其他为谢恩、策士、传胪(lú)亲征、四夷朝贡、 朝觐(jìn)典礼时也服之。这种扩大了皮弁服的使用范 围的做法,既是冕服制从简的表现,也是一种便于统治 群臣的措施。
明《大学衍义补遗》卷九十八载:“我朝定制, 品官各有花样。公、侯、驸马、伯,服绣麒麟白 泽,不在文武之数;文武一品至九品,皆有应服 花样,文官用飞鸟,象其文采也,武官用走兽, 象其猛鸷(zhì)也。”常服由各级官员按自身品 级根据规定款式自制,而不同于唐宋由中央统一 制作定时分赐。常服的穿用,高品官可穿下品服, 而下不得越上。文官能遵此制服戴,武官却常下 越上,穿公侯伯及一品之服,而低品常服少有人 穿。文武官常服中补子图案使用见表1-3。
•从服制改革的思想上看,明代倡导恢复汉族 古老的传统服制,是一种趋向于守旧和复古 的落后思想。但由于生产力有了更高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商品经济开始活跃, 于是在守旧复古的内核上包裹了新的外衣, 进而动摇了复古的基座,为明中后期服装的 新局面铺平了道路。
明代官服
•明代最有特点的服装当属官服
表1-2 明代公服表
品级
一品
袍色
绯色
二品
绯色
三品
绯色
四品
绯色
五品
青色
六、七品
பைடு நூலகம்
青色
八、九品
绿色
袍花径大
大独科花5寸 小独科花3寸 散答花3寸 小杂花1.5寸 小杂花1.5寸 小杂花1寸
无花
腰带
玉带 履带 金荔枝 金荔枝 乌角 乌角 乌角
3.常服
文武官员日常处理公务时穿的官服为常服,初时 与公服相同,乌纱帽、团领衫、束带。至洪武六 年(公元1373年)规定了新的服饰标准。之后继 续修定,日益完善,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 定制后基本稳定。这次修订的最大创新就是在袍 服上增加区别品级的补子,即一种方形绣有鸟纹 兽纹图案的丝织物,补缀在服装胸前和后背,其 符号象征意义更强了。
1.朝服
朝服以袍衫为代表,戴梁冠,着云头履。朝廷的服制对佩绶、笏(hù)板也做了规定 (如表1-1所示)。 朝服为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颂诏开读、进表、传制时百官穿服,实际上是 一种庆典礼仪服,以冠和革带来区别官品高下。袍服俱为赤罗衣,白纱中单,青饰领缘, 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赤白二色大带,革带,佩绶,白袜黑履。这种一律赤色的袍衫, 齐聚于盛会之中,十分耀眼,喜气洋洋,对比唐代的五色交映的场面,又是一种气派。 明代取法先秦的服色按五德之说,夏尚黑、殷尚白、周尚赤、秦尚黑、汉尚赤、唐尚黄, 明自认为以火德王天下,色仿周汉而尚赤,是以有赤袍为朝服之制。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因朱即赤色,即以赤色为国家政权的标志。这种以色彩象征某种政治和思想的观念,远 承周秦,近取唐宋而由明代再次表现出来。其中也掺入了民间对红色表示喜庆的习俗观 念,二者巧妙地糅合在朝服之中。
佩:身上的玉饰,绶:用来悬挂印佩的丝织带子。佩绶用来区分地位尊卑。佩绶制度在华夏衣冠里为等 级尊卑的一显著特征。
2.公服
公服用于早晚朝奏事、侍班、谢恩、见辞 等活动中,是一种面见皇帝时的礼服。衣 用盘领右衽袍,袖宽三尺。袍上的花纹以 大小来分品级。戴幞(fú)头有漆、纱二等, 展角各长一尺二寸。服带以质分品,着皂 靴。具体分品表如1-2所示。
左图为通天冠,云头履,方心曲 领赤色朝服。
表1-1 明代朝服表
品级
梁冠
一品 二品 三品
七梁 六梁 五梁
四品 五品 六、七品
四梁 三梁 二梁
八、九品
一梁
革带
玉带 犀带 金带 金带 银带 银带 乌角带
佩绶
云凤四色织成花锦 云凤四色织成花锦
云鹤花锦 云鹤花锦 盘雕花锦 练鹊三色花锦 二色花锦
笏板
象牙 象牙 象牙 象牙 象牙 槐木 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