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精选课时练(含解析):必修一 4.1 硅酸盐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黄色说明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B.含有铝元素的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C.水玻璃可用做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D.SO2和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其原理相同【答案】C【解析】A中H+与NO3-形成稀硝酸,具有氧化性也可以氧化Fe2+,所以A错误。
B,NaAlO2显碱性,所以B错误。
D中SO2使溴水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而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二者原理并不相同,所以D错误。
2、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⑤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④⑤【答案】C【解析】解: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析出晶体碳酸氢钠,不会出现先沉淀后溶解的现象,故①符合;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偏铝酸钠和盐酸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后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铝,所以看到的现象是“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所以不符合条件,故②不符合;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继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会溶解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现象是先沉淀后溶解,故③不符合;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盐酸和硅酸钠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硅酸,硅酸和盐酸不反应,所以不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故④符合;⑤AgNO3和稀氨水反应,生成AgOH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形成[Ag(NH3)2]+络离子,沉淀溶解,所以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故⑤不符合;故选C.3、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仅月球表层5cm厚的沙土就含铁单质有上亿吨,月球上的主要矿物有辉石CaMgSi2O6、斜长石KAlSi3O8和橄榄石(Mg或Fe)2SiO4等,下列说法或分析不正确的是()A.辉石、斜长石及橄榄石均属于硅酸盐矿B.斜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K2O·Al2O3·3SiO2C.月球表层沙土中有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的表面几乎没有氧气D.橄榄石中铁为+2价【答案】B【解析】A.辉石[CaMgSi2O6]、斜长石[KAlSi3O8]和橄榄石[(Mg,Fe)2SiO4]的成分均属于硅酸盐类,均属于硅酸盐矿,故A正确;B.硅酸盐的氧化物表示方法:先写活泼金属氧化物,然后是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再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最后是水,所以斜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K2O·Al2O3·6SiO2,故B错误;C.月球上有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环境中没有氧化金属铁的物质或者条件,所以月球的表面几乎没有氧气,故C正确;D.橄榄石中,镁元素化合价是+2价,硅元素化合价是+4价,氧元素化合价是﹣2价,所以铁元素化合价是+2价,故D正确;故选B.4、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③【答案】C【解析】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小于碳酸钠的溶解性,原碳酸钠溶液是饱和溶液,生成碳酸氢钠后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所以会析出部分碳酸氢钠晶体,所以不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故正确;②向NaAlO2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偏铝酸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难溶性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溶液,所以氢氧化铝和盐酸能继续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铝,所以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故错误;③AlCl3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AlCl3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氢氧化铝可以溶解于过量氢氧化钠中,所以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故错误;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盐酸和硅酸钠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硅酸,硅酸和盐酸不反应,所以不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故正确;故选C.5、青石棉是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其化学式为Na2Fe5Si8O22(OH)2.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石棉是一种硅酸盐材料B.青石棉中含有一定量的石英晶体C.青石棉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Na2O·3FeO·Fe2O3·8SiO2·H2OD.1 mol青石棉能将含1 mol HNO3的稀硝酸还原【答案】B【解析】A.硅酸盐指的是硅、氧与其它化学元素(主要是铝、铁、钙、镁、钾、钠等)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所以青石棉是一种硅酸盐产品,故A正确;B.硅酸盐中不含二氧化硅,所以青石棉中不含石英晶体,故B错误;C.硅酸盐写成氧化物形式的先后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所以青石棉的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Na2O·3FeO·Fe2O3·8SiO2·H2O,故C正确;D.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所以青石棉中含有二价铁离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相等判断青石棉与硝酸的关系式,所以青石棉与硝酸反应的关系式计算得:Na2O·3FeO·Fe2O3·8SiO2·H2O﹣﹣HNO3,所以1mol青石棉能使1mol硝酸被还原,故D正确;故选B.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 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制备Fe(OH)3胶体B 将CO2通入水玻璃溶液中证明C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SiC 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浓溴水,充分反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应后过滤D 淀粉与稀H2SO4共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验证淀粉水解产物有无还原性【答案】B【解析】A.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应滴加到沸水中制备胶体,故A错误;B.CO2通入水玻璃溶液,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可知,酸性为碳酸大于硅酸,则非金属性C>Si,故B正确;C.溴、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分液来除杂,故C错误;D.淀粉与稀H2SO4共热,发生水解反应,但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没有加碱至碱性不能检验,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故选B.7、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选项甲乙丙A SO2Ba(OH)2NaHCO3B Na2O2H2O CO2C Na2SiO3NaOH HClD Al H2SO4NaOH【答案】C【解析】A.SO2与Ba(OH)2反应生成亚硫酸钡和水,SO2与NaHCO3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二氧化碳,且Ba(OH)2与NaHCO3反应生成碳酸钡,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故A不选;B.Na2O2与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且H2O与CO2反应生成碳酸,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故B不选;C.HCl与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Cl与Na2SiO3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硅酸,但NaOH 与Na2SiO3不反应,则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故C选;D.Al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且H2SO4与NaOH反应生成Na2SO4和水,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故D不选;故选C.8、以下六种饱和溶液①Ba(NO3)2②Ca(OH)2③Na2SiO3④Na[Al(OH)4] ⑤Na2CO3⑥ NH3和NaCl,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是()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①Ba(NO3)2饱和溶液持续通入CO2,最终不会产生沉淀,错误;②Ca(OH)2饱和溶液持续通入CO2,少量时会产生沉淀,过量时沉淀溶解,因此最终不会产生沉淀,错误;③Na2SiO3饱和溶液持续通入CO2,无论是否过量都会产生硅酸白色沉淀,正确;④Na[Al(OH)4] 饱和溶液持续通入CO2,最终会产生氢氧化铝白色沉淀,正确;⑤Na2CO3饱和溶液持续通入CO2,会产生溶解度小的碳酸氢钠白色沉淀,正确;⑥ NH3和NaCl饱和溶液持续通入CO2,最终会产生溶解度小的碳酸氢钠白色沉淀,正确。
因此有白色沉淀的是包含③④⑤⑥的选项C。
9、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OH)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④C.①②③ D.②③【答案】B【解析】①碳酸比盐酸弱,CO2与CaCl2溶液不会反应,无沉淀生成,故①错误;②碳酸比硅酸强,过量的CO2与Na2SiO3溶液反应:2CO2+Na2SiO3+2H2O═2NaHCO3+H2SiO3↓,产生硅酸沉淀,故②正确;③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过量的CO2与Ca(OH)2 反应:Ca(OH)2+2CO2═Ca(HCO3)2,无沉淀生成,故③错误;④过量的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发生反应:Na2CO3+H2O+CO2═2NaHCO3↓,因为碳酸氢钠溶解度比碳酸钠小,所以有NaHCO3晶体析出,故④正确;故选:B.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黄色说明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B.含有铝元素的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C.水玻璃可用做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D.SO2和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其原理相同【答案】C【解析】A、不能排除硝酸根离子的影响,应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故A错误;B、含铝的盐可以是含铝离子,也可以是偏铝酸盐,偏铝酸根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故B错误;C、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可用做木材防火剂,故C正确;D、SO2具有强还原性,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乙烯是不饱和烃,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故原理不同,故D错误.11、混合下列各组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加热蒸干产物并高温下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残留固体为纯净物的是()A.向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FeCl3与KI溶液混合C.等物质的量的NaHCO3与Na2O2溶于水D.在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答案】D【解析】A.向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一定生成硫酸亚铁,无论Fe是否过量,产物均为混合物,故A不选; 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FeCl3与KI溶液混合发生反应:2Fe3++2I-=2Fe2++I2,高温加热,碘升华,氯化亚铁水解、被氧化,最后固体有KCl、氧化铁或氧化亚铁,故B错误; C、等物质的量的NaHCO3与Na2O2固体混合,发生2NaHCO3=Δ=Na2CO3+H2O+CO2↑,过氧化钠再与二氧化碳、水反应,蒸干灼烧后的固体为碳酸钠和NaOH,为混合物,故C不选;D、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生成碳酸钠和硅酸,加热蒸干、灼烧,硅酸灼烧分解生成二氧化硅和水,残留固体为碳酸钠和二氧化硅,故D选.故答案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