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阶段总结的研究报告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能的研究方正县综合高中---杨立华内容提要:我校在2010年承担了市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效能提高研究”》的实验任务,我们语文组经过一阶段的研究与实践,按照课题实验方案,对照实验计划,已经较好的完成了现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教学效性研究策略一、课题自然情况1、课题总名称:《农村高中课堂教学效能提高研究》(方正县“十二五”规划课题)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高中阶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不断提高教学效能,优化课堂结构,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3、本人在课题中的角色本人承担了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能的研究工作,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这也是所有高中语文教师所关心并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的问题。
实际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许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已作了大量的实践,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丰硕的研究成果。
4、研究的策略和方法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我实施了三个策略,一是来自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总结,二是来自于与同行就这个问题的探讨,三是来自于对本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内容、形式及效果等方面的反思。
我以为,要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要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二、研究过程(一)、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课堂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建立独立的阅读学科理念。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习得阅读能力,包括收集、选择、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鉴赏评价、怀疑探究作品的能力,为他们具备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形成创造性应对社会的能力打下基础。
(二)树立五种新的教学观念一是“主体教学观”。
这是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得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是“民主教学观”。
教学要民主,要尊重学生,不搞独断专行,不搞一锤定音,让学生消除压抑感,体会和谐感,产生能动性。
三是“大语文教学观”。
语文教学要大视野、大渠道、大容量、全方位,要解放学生学习的时间,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四是“思维教学观”。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是“分类教学观”。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实施分类教学,让学生相互积极影响,相互促动,形成“能走的就走,能跑的就跑,能飞的就飞”的局面。
(三)尝试建立以“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1)自学辅导式。
以自学为主,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加强辅导。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为:自学—质疑—讨论—点拨—自结。
例如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自学辅导式学习为特征的“四环八步学习法”。
这种教学法强调:学习过程自动化,即学生在学法的指导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步骤。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质疑,参与讨论和总结,自始至终做学习的主人。
学习知识规律化,即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遵循知识本身的科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的心理规律。
这既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两件“法宝”,也是教师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案的两件“武器”。
学习步骤程序化,即“四环八步”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逐步达成目标。
知识体系结构化,即让学生学会整理归纳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板块。
“四环八步”分别是:第一环:预览(第一步)定向(第二步),第二环:自学(第三步)质疑(第四步),第三环:讨论(第五步)答疑(第六步),第四环:测试(第七环)小结(第八步)。
(2)质疑探究式。
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思路,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宗旨进行教学设计。
课堂结构设计为五个步骤:设置问题—探索问题—讨论问题—归结问题—问题迁移(由一个问题引入另一个新的问题)。
(3)分层递进式。
课堂教学中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实行分层教学。
教学贯穿一个基本思想,即“承认差异,适应差异,面向全体,分类推进”。
教学设计实行“四分”:①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差异,将学生分为a、b、c动态的三类。
②目标分类。
教学目标的制定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③训练分层。
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类训练。
④评价分层。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如a层学生90分为优,b层学生85分为优,c层学生80分为优。
(4)点拨导引式。
对学生相机诱导,进行点拨教学。
教学中注意“启发诱导,拔开迷雾,画龙点睛,开启思维”。
点拨教学的操作结构设计为“六步”:①吃透两点,摸清障碍(重点、难点、学生心理障碍);②认清方向,选准“口子”;③相机诱导,适时点拨;④讨论交流,理解消化;⑤双向反馈,总结提高;⑥迁移训练,举一反三。
(5)学教结合式。
让学生先自学,然后由老师来教,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教结合”的课堂结构设计为五个阶段:①准备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②自学阶段。
学生围绕目标自学。
③议论阶段。
让学生自我表现,相互质疑,相互交流,启发理解。
④点拨阶段。
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让学生心领神会,豁然开朗。
⑤延伸阶段。
这一阶段是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升华。
延伸阶段要做到“三化”,一是知识的深化,二是知识向能力、技能的转化,三是学习方法的固化,即演练巩固,牢固掌握其方法。
以上五种新型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的实施,打破了分析式教学法、串问式教学法和练习式教学法的传统结构模式,促进了教学思想的转变,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尝试,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过去以教师的分析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由过去以教师信息单向传递为主转变为以师生的双向传递或多向传递为主;由过去以面向少数尖子学生为主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
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主体性教学”的特点,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依循层级实施训练,进行分步教学依循层级实施训练,进行分步教学的具体操作要求是“依循层级,分步进行,突出重点,兼及其它”“依循层级”,即在宏观上按能力层级进行有目的地阅读训练;“分步进行”,即在单篇阅读中按“通读,整体把握”,“精读,品味鉴赏”,“研读,扩思质疑”三步进行,“突出重点,兼及其它”,即在阅读的三步中不面面俱到,只突出学习该年段应习得的能力。
如《季氏将伐颛臾》,编排在解析能力年段,则重点学习“能否整体感知本文内容”、“能否读懂句子含义”、“能否理清三告三对的结构”等;编排在鉴赏能力年段,则应在通读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赏析三告三对是如何层层推进的”、“设想冉有闪烁其词、推诿责任时的神态”、“揣摩孔子晓之以理、喻之以害、言之以本时的心态”;进而提出“你对孔子的政见有何看法?”“今天应不应‘陈力就列,不能则止’”等。
三、研究反思(一)、深入开展教材研究有效课堂教学首先要深入解读教材,有效的教学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细致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
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
既要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又要在细节上学会推敲。
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
只有“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得心应手。
(二)、认真把握学生的学情。
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把握学生主要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认知风格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解。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提出以“教学日记”“师生对话”等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教师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明确树立教学目标。
有效的教学还必须树立良好的目标意识,教师只有从观念、态度上慎重对待教学目标的制订,才能做到教学前心中有数。
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不同方面,教师对每节课的目标有了自己独特的把握与准确的理解,才能不断引导课堂教学向着预期的目标前进。
(四)、细化练习设计。
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习题训练的机械、简单、重复与随意性。
为此,我们要求,教师每节课必须留足十五分钟让学生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决不允许拖到课后;精心设计练习题,备课中必须写清楚当天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内容和题型;练习方式也作了调整,变集中大量的训练为“小剂量多循环”的作业,巩固加深了练习效果。
(五)、加强集体备课。
备课时我们注意到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采用个人分单元负责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自己的强项,主备的某单元或章节,并在组内先说课,分析自己的备课思路,讲明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再由全组共同探讨,使教案渐趋完善。
然后,在统一基本思路的情况下,全组教师均以此教案为蓝本,进行教学活动,并及时进行教学后的反馈交流,对此教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典型课例,对其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探讨,形成精品课,我们将这些优质典型的精品课例设计上传至学校网站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六)、总结为了增加研究教学效能,需要不断反思总结。
我组完成了课题阶段研究任务,制定了课题实验方案、课题实验计划、召开了课题开题会,全体实验教师按照方案要求,进行了初有成效的实践工作。
在这一研究阶段中,有关课题研究的教研课活动,开展了三十多次。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反思成败,使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高的研究工作落到了实处,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教学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教师的研究意识不断加强,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王国辉、刘淑丽等老师的数篇教学研究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多位老师的论文在市论文评比中获奖。
回顾总结过去的研究过程,我基本感到满意。
为了获得更大的研究成果,我正信心百倍,投入更大的智慧和汗水,更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课题阶段总结研究报告《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能的研究》方正县综合高中杨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