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总137期 第6期山 东 经 济SHANDONG ECONOMY N ov.,2006G en.137 N o.6 [作者简介]赵静怡(1981- ),女,山东青州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05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研究。
试论团队建设的困境与出路赵静怡(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摘 要] 打造高效团队,是当今组织为适应时代潮流提高工作绩效而进行的必然改革。
理念上我们已然认识到团队在组织中的巨大作用,然而现实中,团队建设往往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团队作用的正常发挥,不利于团队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文主要从目前我国团队建设的主要困境入手,讨论团队管理者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来建设和有效管理自己的团队。
[关键词] 团队;团队精神;团队建设[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1X (2006)06-0060-03 “团结就是力量”。
在一个组织之中,如果没有团队合作精神,个人的计划再精彩,可能也难以圆满实现。
目前,团队管理、团队建设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提高组织绩效的“法宝”之一。
随便翻开国外一本商务周刊,你都会读到,在通用电气公司、惠普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强生公司、3M 公司等等企业中,团队方式都是他们的主要运作形式,不采用团队方式的企业已经少之又少了。
因此,能否拥有一支优秀而高效的团队,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一、团队含义及构成要素美国学者乔恩・R ・卡曾巴赫认为,团队是指一定的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以群体和协作的优势激励团队成员间的合作意识,营造一种增加工作满意度的氛围,从而赢得竞争的主导地位。
团队不同于群体,二者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
一个群体有明确的领导人,并且群体目标必须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而团队则可能不同,尤其当团队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团队成员共享决策权。
此外,团队除了组织目标之外,还可以制定自己的目标。
从群体发展到真正的团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的磨练。
任何团队都有几个重要的构成要素,简称“5P ”要素,即:目标(Purpose )、人员(People )、定位(Place )、权限(P ower )与计划(Plan )。
这五个要素对一个团队来说缺一不可。
二、我国目前团队建设的几个困境目前,我国团队建设的主要几个问题是:1.责任不明确,授权不到位。
团队管理过程需要一定程度的授权。
从根本上说,团队工作的主旨就是委托与放权。
团队负责人授权就是要给队员更多的权限和权利,让他们决定自己的工作,并为之负责的过程,这意味着要让队员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权衡工作中的一些利害关系。
正确的授权不但可以让“领导者干自己的事,不干别人能干的事”,而且对于团队成员来讲,可以增加他们对团队的归属感、成就感,使他们拥有独立思考并采取行动的自由,从而使潜在的能力得以发挥。
但是,在实际的团队建设中,有的领导者却不愿授权,把权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不信任下属,担心队员们对团队事务不能很好地应付,事必亲躬,结果往往是“抓了80%的工作,只获得了20%的效果”。
有的领导者虽然乐于授权,却并未给予团队成员以明确的任务和职责,也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量化考核方法,存在授权不到位的现象。
2.对团队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每时每刻都有新事物不断涌现,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团队学习。
学习是团队活动之源,是团队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通过团队学习,可・06・以提高团队成员间相互配合并实现共同目的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团队中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的有效性,促进团队整合,使团队运行更加有效,促进团队目标和共同愿景的实现。
在目前的团队建设中,一些组织却并不重视成员的教育培训,或在教育的方法上仅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
在心态上,又担心员工素质提高后离职离岗,为他人做嫁衣裳,不愿加大员工的教育投入。
于是形成一方面渴求高素质人才队伍,组建团队,另一方面却又根本找不着出路的局面。
3.激励机制建设不足。
激励是管理者采取有效方法,来激发工作动机,提高团队成员工作绩效及工作满足的过程。
在一个激励性团队中,大多数人是自我激励的,这是激励的最佳状态,即激励的主体与激励的客体分别在自身实现了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的内在统一,这时,激励主体与客体就不再需要他人的激励,这是管理激励的最佳境界。
但在目前的许多工作团队,离实现这一步还有遥远的距离。
团队领导者在对成员进行激励时,并非针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不同的激励,在激励方式上也片面强调金钱的作用,认为金钱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忽视个人不同的工作动机,很难真正达到激励的目的,因此,迫切要求加强团队激励机制建设。
4.轻视团队精神的建设。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为了实现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与作风。
团队精神是高绩效团队的灵魂,是成功团队的特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团队凝聚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团队士气的高昂。
在团队建设中导入团队精神,不但可以营造人才成长氛围,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聚合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而且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推动团队有效运作和发展。
忽视团队精神的建设,团队便会如一潭死水,没有一点生机,不但不会产生1+1>2的结果,甚至可能导致人心涣散,出现1+1=2甚至1+1<2的后果,不利于团队工作的进行。
三、团队建设的出路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科学确立团队目标,并使之在团队内部充分渗透。
建立高效团队,首要的任务便是确立团队目标。
目标是团队存在的理由,也是团队运作的核心动力。
团队目标是团队决策的前提,是团队发展的一面旗帜。
一个没有目标的团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处于投机与侥幸状态之中,风险系数极大,如同汪洋中的一条船,不仅会迷失方向,还有可能会触礁。
在确立团队目标时,必须与团队愿景联结起来,两者方向保持一致,同时要避免高不可攀的目标,因为这样的目标不但不会激励员工,反而会使员工士气低落。
目标的最佳位置是“适当偏高”。
好的目标就像“跳起来够树上的柿子”,使劲努力一把就能够得着。
一般来说,制定团队目标时要遵循S MART原则,即明确性(S pecific)、可测量性(Measurable)、可接受性(Acceptable)、实际性(Realistic)和时限性(T imed)。
2.正确合理的授权。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团队负责人要使自己的领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维护权力系统的有效运转,就必须在抓住主要权力的同时,合理向下属授权。
领导者在授权时首先要克服恐慌心理,充分信任下属,支持队员,给他们自信,保证授权的充分性,让队员们觉得自己对团队的目标有直接的贡献。
为此,领导者与队员之间要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队员对所参与的事情,应该比领导者有更多的认识;队员与领导交谈时,必须感到自在,能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贡献智慧。
领导者在授权队员后,必须放手让他们去干,但要小心翼翼地检查进度,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
3.组建学习型团队。
社会环境以及组织自身的变化要求团队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团队。
一个学习型团队具有高度的柔性,适应性强,能不断调整、更新和再造自我,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
学习型团队中的个人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能力,队员们能摒弃原有的思考方式及解决问题或执行工作的标准规程。
成员喜欢变革,善于创新。
每个成员都有自我发展的机会,团队也允许一定程度的失败。
要想构建学习型团队,领导者首先要在团队内部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每个成员充分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有能力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应对不断增长的团队绩效的需求。
其次,领导者应率先垂范,成为下属的教练,为下属提供知识和指导,致力于开发下属的技术和能力,当团队成员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在工作中的时候,领导者要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以强化学习效果。
第三,根据团队需求、绩效需求以及队员的个人需求来确定各种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员工加以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队员扩充经验的成长乃至倍增价值的成长。
4.建立良好的团队激励机制。
激励是将个人动力导向企业团队目标的过程,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评价团队激励政策有效性的标准就是“是否使核心・16・人员满意”。
建立激励型团队时,要针对团队成员的个人需求,识别激励因素,对不同类型的成员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激励共分为三种,即威胁激励、奖励激励和个人发展激励。
当合格员工的数量多,而工作机会少的时候,威胁激励的方式用得比较多,例如裁员就是典型的威胁激励。
奖励激励是对表现好的员工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激励,包括加薪、升职或是口头的表扬。
奖励激励对员工向新的目标冲击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会养成人们的依赖心理,一旦把奖励内容取消,员工就会失去工作的动力。
个人发展激励则是从长远角度考虑采用的激励方式,它将员工追求个人自我发展的目标与公司目标融为一体,是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的方法。
团队建设中,团队领导者应该认真分析队员的不同需求,找出激励因素,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方式,不要过分重视金钱的激励作用,较多地运用个人发展激励,明确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给他们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便利条件,搭建一个有利于他们发挥能力的有效平台。
5.切实加强团队精神建设。
团队精神是凝聚团队的核心因素。
团队凝聚力的强弱关系到团队的成败。
塑造向上的团队精神,无疑就成功了一半。
培养团队精神,首先要营造互信的合作氛围,团队领导者要带头鼓励合作而不是竞争。
“前进的最佳方式是与别人一道前进。
”成功的领导者总是力求用合作来消除分歧,达成共识,建立一种互信的领导模式。
同时,也只有在团队成员都具有与实现目标相关的知识技能及与他人合作意愿的基础上,团队合作才有可能成功。
其次,要提高团队士气。
拿破仑说过:“一支军队的实力四分之三靠的是士气。
”其实团队亦是如此。
培养团队士气,就是要培养团队成员的归宿意识、责任意识和自豪意识,使团队成员认识到自己的命运与团队休戚相关,自己有责任为团队的兴旺发达尽职尽责,并时时为自己所在团队的进步感到自豪。
团队凝聚力是针对团队与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只有当团队和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共为一体,彼此间形成一种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团队成员士气高昂,个人的目标与团队目标一致时,团队的凝聚力才能深刻地体现出来。
6.提高团队领导者的水平。
打造高绩效团队对团队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成功的团队领导者的目标是团队的业绩成果,而不是个人的成功。
领导者一开始就要与团队成员一起树立“共成败”的信念,同时还应明确目标,建立信任和自信,强化团队的集体技能和方法,扫除各种障碍,为他人创造机会。
更重要的是,团队领导者自己也要像团队成员一样干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