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了行使其职能,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料,而国家机 器本身又不进行物质资料 的生产,不能创造物质
财资料,只能通过征税来取得财政收入,以保证 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税收的无偿性, 使得国家
可以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统一安排使用。
归纳总结:
税收的“三性”是区别税与非税的重要依据, 它作为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是客观存在, 不以人们 的意志为转移的。税收的“三性” 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相辅相成,缺一 不可,其中,无偿性是核心, 强制性是保障, 固定性是对强制性和无偿性的一种规范和约 束。
我国税收的产生 1.我国税收的雏形阶段—— 夏商周时代的贡、助、彻 2.工商税收的出现 周代以前在市场上交换物品不征税,经过关 卡的物品,只进行检查也不征税。到了周代, 为了抑制商 业,开始征收“关市之赋”“山 泽之赋” 、 ,即对经过关卡或上市交易的物 品,以及伐木、采矿、狩猎、捕 鱼、煮盐等
都要征税。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工商税收。
1.税收与国家存在直接关系,两者密不可分, 是国家机器赖以生存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 础。
2.税收是一种分配形式,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 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 主要形式。
3.税收是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分 配关系,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因而 税收的性质 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分类。
一、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划分,税收制度可 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税类、财 产税类和行为税类五大 类型。
1.流转税类。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 税等。流转税是我国税制体现中的主体税种, 其中又以 增值税为主。
2.所得税类。如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3.资源税类。如资源税。 4.财产税类。如房产税、契税。 5.行为税类。如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车 辆购置税、车船税等。
税收的特征: 税收作为一种凭借国家政治 权利所进行的特殊分配,必然有它自己鲜 明的特征。其特征通常概括为强 制性、无 偿性和固定性。
(一)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以社会
管理员的身份,凭借政治力量,通过颁布法 律或法规,按照一定的征收 标准进行强制征
税。负有纳税义务的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 都必须遵守国家强制性的税收法律制度,依 法 纳税,负责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初税亩”的实行 为了抑制开垦私田,增加财 政收入,当时的主要诸侯国之一的鲁国于公 元前 594 年,开始实行对私田 征税,宣布无 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征税,颁布了“初税亩” 的法令。
“初税亩”是我国税收从雏形发展到完全形 态的重要标志。
税收制度的分类是根据税制构成的基本要 素,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税种归为一类。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 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标准
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 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 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 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二、按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划分,税收制 度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地方共享 税。
1.中央税属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由国家 税务机关或海关征收管理, 如消费税和关税 等属于中央税。
2.地方税属于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则由 地方税务机关征收管理,如房产税和城镇土 地使用税等 属于地方税。
3.中央地方共享税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 共同收入,目前的增值税就属于中央地方共 享税,由国 家税务机关征收管理。
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 按税收与价 格的关系划分,税收制度可分为价内税和 价外税。
1.价内税就是商品税金包含在商品价格中, 商品价格由“成本+利润+税金”构成。如 消费税和营业税。
2.价外税是指商品价格中不含商品税金, 商品价格仅由“成本”和“利润”构成, 商品税金只作为商 品价格之外的一个附加 额。如增值税。
“简税制、 宽税基、 低税率、 严征管” 。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第一次修正
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 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 定》第二次修正
培训人:白雪燕 二零零六年四月
1 2
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经济学概念,税法则是法 学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满足 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政 治权利,按照法律 规定强制、无偿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 形式。它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税、纳税 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一定社会 制度下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但税收负担不能随价格高低而增减。如我国现行 资源税、 车船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都属于这一 税类。
我国税收制度的沿革 我国的税收制度先后进行 了五次重大的改革1950年 1 月,建立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新税制。
1958 年简化税制 1973 年简化税制 1984 年普遍实 行国营企业“利改税”和全面改革工商税收制度 1994 年全面改革工商税收制度 2003 年以来, 现 阶段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的 12 字基本原则是
四、按计税依据划分,税收制度可分为从 价税和从量税。
1.从价税是以征税对象的价格或者价值为计量标准 的税类。其应纳税额随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能 充分体现合理负担的税收政策,因而大部分税
都采用这一计税方法。如我国的现行增值税、营 业税和关税 等都属于这一税类。
2.从量税是指以征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积或体 积、面积等为计量标准的税种。其应纳税额随征 税 对象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具有计税简便的优点,
(二)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
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和征收比例, 便于征税双方共同遵守。税收 的固定性既 包括时间上的连续性, 又包括征收比例的
限度性。
(三)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
其收入就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 也不支付任何报 酬。从税收的产生来看,国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