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早操活动的设计与编排

幼儿园早操活动的设计与编排

幼儿园早操活动的设计与编排
早操是锻炼幼儿身体,增进幼儿体质的有效手段,它能够增强幼儿运动系统和心脏器官的功能,发展幼儿动作的节奏,协调性,准确性和控制力。

尤其对养成幼儿良好的身体姿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态度,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几年来,我园在幼儿早操的编排与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早操的历史回顾
过去,幼儿园的早操同小学一样,只有单纯的口令。

为了克服只有口令的早操的许多避短,激发幼儿参与早操的积极性,1981年,我园首创了幼儿园配乐早操,即用乐曲代替了口令,改变了以前早操单调、枯燥和呆板的现象,同时增加了舞蹈、律动,这样一来,幼儿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但是,由于当时过多地从舞蹈形式方面进行考虑,忽视了早操的健身效果,因而削弱的早操的质量,造成了运动量偏低,未能真正发挥早操的锻炼价值。

1990年,在泉州幼师黄克明老师的指导下,对照当时颁布的《规程》精神,我们对幼儿园的早操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从早操的科学性、有效性、趣味性出发,针对各年龄班幼儿的不同实际,进行了探索和验证。

1991年,我们根据人体运动量进展的曲线规律,首创了“早操运动负荷强度曲线心率表”,为全省幼儿园早操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指出了方向,提供了的依据。

同年我们的阶段研究成果在全省幼教年会上作现场汇编,受到了省内外专家和与会代表的肯定和赞扬。

至此,我园的早操改革初具雏形。

在以后的几年,我们继续从内容、形式、时间、密度和运动量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探索,努力使早操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十几年来,早操成为附幼孩子每天不可或缺的活动内容,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游戏,愉快地舞蹈、开心地交流,不断提高动作自己技能,勇敢地通过了一个个的
动作障碍,愉快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释放,坚强的意志品质在这里得到了培养。

可以说:在早操的改革中,我们已经从实践和理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早操改革的领头雁。

二、早操的内容结构:
为真正使早操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途径,提高早操的趣味性和科学性,经过几年的反复论证,我们认为:幼儿园早操的内容应该包括操节、基本动作训练、队列练习、游戏、律动,歌表演、舞蹈等方面的内容,以避免了单纯动作练习那种生硬、呆板和枯燥的弊端。

下面逐一进行介绍。

1、操节:
操节是早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锻炼幼儿身体各部分动作的重要内容,它一般包括: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测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小不同的年龄班又有一定的差别:小班挑选其中的4,5节,大班则可以增添扩胸运动、全身运动等,但这些内容的编排也不是绝对的,主要要考虑本园、本地的实际而有所不同。

例如:农村和城市,各年龄班的各个不同时期等,都应该有所不同。

这些动作的编排顺序是:从上肢——下肢——全身,从运动量小的动作到运动量大的动作。

2、基本动作训练
一般地,幼儿园为了提高幼儿的动作技能,要求幼儿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动作,这些动作可以在早操中进行自然地渗透,让幼儿在愉快的早操中,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练习,提高幼儿动作练习的兴趣。

在实施过程中,又可分为有器械的动作练习和无器械的动作两类。

以无器械的动作练习和容易搬动的器械动作练习为主,(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确定)。

无器械的动作练习如:单脚站立、自转、钻圈、直线两侧行进跳等;带器械练习的如:钻过铁圈、跨过平行线或矮栏、走过平衡木等。

3、队列练习:
在早操中渗透简单的队列训练,是非常必要,也是可行的,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变换各种动作,积极性远远超过单纯的口令练习,同时,在队列训练中,幼儿置身于一个团体中,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根据各年龄班幼儿动作发展的不同,可在早操中渗透不同内容的队列练习,小班:主要是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中班:可以进行简单的队形变换。

如:切段分队,从纵队变为走圆圈等,还有立正、看齐、原地踏步、齐步走等。

大班:则可以练习左右分队、并队走,原地向左右转等。

4、体育游戏:
由于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远远超过其他活动,因此,在把游戏渗透在早操中,能够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早操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早操的锻炼价值。

早操中的游戏,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也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运动量大,情节简单的音乐游戏,但是要求做到:密度大、时间短、趣味大、器械少。

动作简
单、运动量大等,可通过集体、小组等不同的游戏形式进行。

5、歌舞表演
律动、歌表演和舞蹈是早操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增加早操的表演性,激发幼儿的兴趣。

应该明确:在早操中,这些的内容不应为表演而表演,而应该现突出体育运动,为幼儿的动作发展服务,在激发幼儿的兴趣的同时,发展幼儿的动作。

避免过多的舞蹈表演,以免削弱体育运动的运动量。

三、早操的不同形式:
从组织形式看:在一套早操中,应该将集体练习、小组游戏、个别活动等形式
整合起来,让幼儿根据需要有自由选择的机会,避免早操活动的大一统的弊病。

如:操节部分可以全年段集中做,游戏则可以个别的,自由结伴或打破班界的,而队列训练则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做到个人、小组、集体相结合。

让幼儿在早操中既
体验到了自由自愿,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愉快,并在集体的愉快氛围的感染下,积极投入到早操中去。

从早操的形式看:有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徒手操包括:模仿操、韵律操,武术操、健美操;器械操从特有的器械看:有棒操,绳操,圈操,乐器操,椅子操,大刀操,筷子操,花操,球操,帽子操,以及利用废旧物品做成的各种轻器械操。

对于轻器械操,还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器材要做到美观,但不要花费太多的钱。

2、器材可以利用一些无毒的废旧物品,主要考虑器材是否有利于幼儿动作的发展,要避免因为使用了器材而限制了某些动作要素和运动量
3、材要做到多功能,要求所提供的器材的特点,尽量使器材具有一定的重量,增加运动量,另外,尽量能发出声音,尽可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从早操的内容看:又可分为主题式早操和综合式早操。

主题式早操是以一定的主题统整整套早操的所有内容,如:“四季的歌”、“交通警察”、“奥运精神”、“天线宝宝”。

另一类是综合式的早操,它没有主题统整,但是却按一定的要求将早操的所有内容进行编排。

四、早操的时间安排:各部分内容的时间和整套操的时间
(详见扫描表格)
五、早操的编排:
1、内容的编排:
早操内容的编排,必须根据人体运动量进展的曲线规律,即:曲线上升、波形进展、曲线下降,这样才能体现早操的科学性,符合幼儿动作发展的需要,达到预定的锻炼价值。

根据运动量进展的曲线规律,以及幼儿运
/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发展特点,各年龄班幼儿早操的平均强度应有所不同,具体参数为:大班:140,150次分,中班135——145次/分、小班130——140
次/分;按照幼儿的机体特点,早操的各内容的运动负荷强度必须有三种,就是高、中、低三种,高心率要求达到160/分以上,中心率达到145,160/分,低心率则在130,145/分,各年龄班应有所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高心率持续的时间不要超过40’,1分钟。

(展示曲线表)
各年龄班老师在编排过程中要根据“幼儿早操运动负荷强度曲线心率表”,初步编排内容和动作,把运动量大的放在曲线的高峰,运动量小的则放在低谷上。

再根据三种心率,把可能出现高强度的内容安排在中间和后半段,把低强度的内容安排在开始的第一、第二和结束以及波折进展中的低谷之处。

当幼儿学会后,采用热能消耗值的间接测量法,对所编排的早操进行测试,再对照“幼儿早操运动负荷强度曲线表”进行分析调整,使早操活动的整过程符合运动量进展的曲线规律,做到科学,有效。

2、音乐的选择:
早操的音乐必须符合每一种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如:操节适合选择节奏明快,速度符合动作的音乐(各年龄班有所不同),队列练习要选择进行曲风格的音乐,基本动作训练则要选择符合动作性质的音乐(快跑、转圈、左右跳等应各有不同),放松运动则适合采用舒缓柔和的摇篮曲风格的音乐。

如果是主题式早操,还应根据整套操的主题需要,选择内容一致的音乐。

另外,音乐音频的高低、性质要相对一致,以免出现不协调的现象,让幼儿在早操中同时受到音乐的熏陶。

3、动作的设计:
动作的设计要从合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简单、大方,容易到位、有一定的强度,可以由成人编排,也可以让幼儿进行部分的创编。

切忌从成人的角度去设计幼儿早操的动作,另外,操节的动作一般为四八呼。

六、早操的运动量测试
1、测试方法
脉搏手测法:用一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按住幼儿任何一手前臂外测靠近手腕的动脉,用秒表或有
秒针的手表计算时间,测试幼儿的脉搏次数。

听振法:用医生使用的听诊器放在孩子胸部,测听孩子的心跳,计算的方法和手测法一样。

2、测试的步骤
(1)选择动作技能适中的男女幼儿,
(2)每次每个内容结束后各测一个孩子,(操节部分在第三节和第六节结束后各测一次) (3)用2,3天的时间,每个内容测试3,4名幼儿。

3、计算负荷量。

(1)、每次测试以10”为单位,以脉搏次数X6,该内容幼儿运动负荷量
(2)、将3,4名幼儿运动负荷量相加/人数,该内容平均运动负荷量
(3)将所有内容平均运动负荷量相加/内容数,整套早操的平均负荷量。

相关主题